什么網(wǎng)紅ins風裝修,都打不過全國老家統(tǒng)一的大黃柜子風

最近點開手機,刷到的視頻十有八九是和年輕人回到縣城老家相關。
什么大學生不想走親戚被爸媽從被窩里揪出來,什么媒婆上門張羅著要安排相親。
它們明明拍攝于天南海北、完全不一樣的地點,但我卻越看越覺得熟悉親切——
“救命,為什么你的老家和我的老家長得如此一致?”
門框必是木頭包邊、屋子里必有整面墻的定制柜,天花板與踢腳線總有一個是實木。

我不禁開始懷疑,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會,中國裝修界是不是出過什么“業(yè)內秦始皇”之類的大人物。
不然真的很難解釋,為什么所有人的老家臥室,都有著完全著統(tǒng)一風格的大黃柜子!

01
你的老家我的老家
好像都一樣
這兩年裝修領域被吐槽最多的風格,原本是色調單一的奶油風、ins風,嫌棄它們變成網(wǎng)紅潮流后已經(jīng)爛大街了、千篇一律。
一眼望去都是深深淺淺的白色,沙發(fā)、地毯、電視柜等等家具的樣式與擺放位置都基本一致。

誰能想到,原來裝修風格爛大街這事也是個圈。
如今的年輕一代捧紅奶油風,爸媽們年輕時捧紅的則是黃油風。
屋子里一眼望去倒不是深深淺淺的黃色,而是色調統(tǒng)一、濃郁至極的土黃實木。

抖音上的一位跳舞博主@ff yuan,原本都是在室外錄視頻。
后來或許是因為冬天到了氣溫降了,他把錄制地點改成了自家臥室內,結果突然爆紅。
因為大家刷到他視頻后大為震撼:
“在?你什么時候溜進我家跳舞的?”

正躺在臥室床上刷到視頻的網(wǎng)友,甚至當場一個鯉魚打挺坐起身來,確認一眼臥室門口沒有陌生男子在舞動。

不確認一下真的無法繼續(xù)安睡,倆屋子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這位博主定位江蘇,一開始江蘇人誤以為這是省內統(tǒng)一臥室標配。
沒過多久就發(fā)現(xiàn)大錯特錯,土黃實木風何止是綁架了臥室,明明是綁架了全屋。
也不只是席卷江蘇,而是席卷了全國上下90年代到世紀初的不少房子。

就仿佛有那么一位裝修師傅,扛著仿佛永遠也用不完的木板,在二十年前包攬了全國商品房的裝修活計。
為當年還是小年輕的父輩們,送來了土黃色的震撼。

在仔細觀察這種土味實木風裝修之前,你永遠也猜不到,實木可以用于多少領域。
抬腳走進家門,所有窗框門框,都被實木包裹得嚴嚴實實。

抬頭望向天花板,實木的吊頂與拱門靜待您的光臨。

許多人家會在客廳裝上頂天立地的木柜子或博古架。
它們和爸爸穿的皮鞋、媽媽背的包、小孩子領回家的獎狀一樣,都曾是家庭排面的象征。
以簡單粗暴的木料耗材數(shù)量,直觀地向每一位走入屋子的人傳遞重要信息——
這戶人家在裝修上,花了老鼻子錢。

而無聲炫富的最高境界,莫過于把整個墻面都用木材包裹覆蓋起來。
光滑的黃木板上閃爍的已經(jīng)不只是陽光、燈光,還有金錢的亮光。

普通人家最多整個一米高的木質護墻板,與只裝踢腳線相比已經(jīng)算得上體面。

整棟房子里,倘若存在唯一與黃色調格格不入的木制品。
那只可能是父輩們最愛的紅木沙發(fā)。

via @櫥窗里的小豆豆
這套裝修風格在全國范圍內的高度統(tǒng)一,可不只是體現(xiàn)在黃木板的使用上,還體現(xiàn)在細思恐極的細節(jié)當中。
譬如臥室門頂上的懸空儲物柜,一致;進門拐角處的弧形置物架,一致;置物架有三層,一致。
甚至連天花板邊緣的木式吊頂,寬度與色澤都完全一致。

而陽臺與臥室之間,永遠是用一道類似吧臺的L形柜來分隔。
北方房子的暖氣片會藏在里頭,直接打在墻上的柜子非常便于置物。

不少年代劇都會特意在場景里布置這種土黃色家具,它堪稱年代感利器。
那抹熟悉的黃色會瞬間喚起你的潛意識:
“大黃柜子,哦,這是90年代?!?br>

02
原木風鼻祖但卻不是流行
發(fā)現(xiàn)土黃裝修風格全國統(tǒng)一后,一個緊隨而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便是——
這到底怎么實現(xiàn)的?
如今奶油風裝修被詬病千篇一律,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大家都在社交平臺上“抄作業(yè)”,模仿流行的網(wǎng)紅風格,家居色調也就相通類似。
90年代沒有社交平臺、互聯(lián)網(wǎng)也不發(fā)達,普通人山水相隔,怎么交流流行風格的呢?

溯源探究,你會發(fā)現(xiàn)答案或許十分簡單粗暴——
對90年代的普通人來說,其實根本不存在如今的“流行風格”概念。
大家只是單純的“我沒得選”。

就拿這套裝修風格最顯眼的特征土黃色調舉例:
如今人們會根據(jù)想要的裝修風格不同、選擇深淺不一的木板,但爸媽們當年選擇黃色木板的重要原因很可能只是因為它便宜。
中國最常見、常被用于家居裝修的國產木材,是杉木、松木等等。
杉木是中國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樹種,成材期僅為4-6年,分布很廣,產量高價格低,還有防蟲耐腐、加工容易的優(yōu)勢。
松木的產量也不小,南方產馬尾松,東北產樟子松。
而這些便宜木材,經(jīng)過最基礎的處理、刷上防潮清漆后,呈現(xiàn)出的色彩就是黃色。

如今我們走進家具店能對著木材色卡大挑特挑,從深褐選到純白,又在不同深淺的黃色中仔細挑選比對。
一是因為現(xiàn)在市場更成熟、處理技術多元,提供了多樣的審美選擇。
二是因為中國目前已經(jīng)成為了木材進口大國,人們的挑選范圍不再是國產木材,還有顏色更豐富、來自其他洲際的特別樹種。

在莫得選擇的90年代,一戶人家為了裝修走進木材廠選材料,大概率選中的只可能是杉木這類國產常見木材。
不只是因為它們單價低,也因為裝修所需的木材量確實太大。
現(xiàn)在門窗材料、踢腳線吊頂、茶幾等小家具都有多種材質可選,比如金屬門、石膏線、玻璃茶幾。
可當年裝修市場并不發(fā)達,材料可選范圍有限,是牢固而實用的木材撐起了裝修界的半邊天,
電視柜、沙發(fā)、門窗、吊頂、隔斷……哪哪都需要用實木,普通人家也只能在那些常見、基礎處理的木材范圍中挑選。

復古潮中,人們總愛用泛黃濾鏡去懷念90年代。
我強烈懷疑,那泛黃濾鏡中的黃,就是從這裝修風格里滋生的。

不少家具剛制作完成時色澤還沒有如此蠟黃,只是偏黃的原木色。
在無印良品的日式原木風流行之前,它們才是最早的原木風。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漆面氧化,再加上老房子的通風散味功能薄弱、廚房油煙長年累月的附著損害,顏色才越來越黃、越來越深。
電視劇《喬家的兒女》中,為了還原90年代的家庭場景,裝修上模仿了當年的實木門窗框與柜子。
這些未經(jīng)歲月沉淀的木材裝修,看起來便是普通的淡黃原木。

相似款式的衣櫥柜子,同樣也是缺乏選擇背景下的必然結果。
90年代還是家裝行業(yè)在中國剛剛起步的階段,沒有裝修整體服務的概念、沒有系統(tǒng)化平臺、也沒有足夠細分的工種。
業(yè)主需要裝修,很多時候需要自己到街頭找等活干的工人,工種也只有木匠、泥瓦工、水電工這種粗糙的分類。
現(xiàn)實市場環(huán)境直接限制了發(fā)揮個性審美的空間,一切都只能簡便至上。

櫥柜書架們與其說是款式相同,不如說都是最基礎的版本。
柜門毫無設計,只是最簡單的方正版型。
為了滿足儲物需求就把整面墻都打滿柜子,為了滿足一點置物需求就在轉角處做三層置物架。

因此你會發(fā)現(xiàn),這套被廣泛應用在臥室的柜子+置物架設計,有時也會出現(xiàn)在客廳里。
只要同時有儲物與置物兩需求的地方,都可能會被安排上這么一套。

只有家庭條件富裕一些的人家,才有余力請更好的師傅在這上頭發(fā)揮設計才能。
比如網(wǎng)紅@小咸同學曬出過家里一套95年的老房子,被網(wǎng)友們羨慕地評價為“和我家好像、又好不一樣”。
因為這套房子雖說也是黃澄澄的實木風格,卻有特別設計的屏風、壁爐形置物臺,櫥柜造型也和常見的款式大不相同。
再一次證明了裝修界的那句話:
沒有絕對難看的裝修風格,只有不夠到位的資金。

03
爸媽們的老式審美,是一個年代的貧乏記憶
甭管這套土黃實木風過去有多常見,如今在社交平臺上,與它緊密掛鉤的關鍵詞已經(jīng)變成了“改造”。
許多家庭為了滿足新一代的住房需求與審美需求,對實木櫥柜、吊頂?shù)妊b飾進行了全面拆除,完全裝修成新房子。
和印著大紅牡丹的搪瓷臉盆一樣,它也在成為一種遠去的時代記憶,拆一套少一套。

也有不少人舍不得拆除,就連裝修工人們都惋惜好材料,如今很難再見到那么大面積的實木木料。

坦白說,當年能給家里整出一套黃木裝修的普通人家,很多都是省吃儉用、才湊出一筆足夠的裝修費。
買實木也是圖它堅固,期盼著能長遠地把日子過下去。

對年輕人來說,這些大塊頭的實木裝飾的確有些老土。
它們大部分時候只能滿足實用需求,譬如整面墻大小的電視柜,為的是裝下一家人的雜物,美觀上有所欠缺。
且笨重的柜子占地面積太大,讓客廳與臥室顯得面積逼仄,也已經(jīng)無法適配當下大屏幕的智能電視。
為了儲物,有的柜子甚至橫貫了床頭的墻面。
東西是放得下了,可就是整個房間看過去不夠寬敞明亮。

之前很多人都調侃過父輩們的審美,稱之為中華鄉(xiāng)土田園風。
有時按照自己的方式執(zhí)著地追求實用,譬如熱衷于各種實木家具。
許多家庭都有一套紅色硬木沙發(fā),質量看起能用到下輩子,現(xiàn)在成了新家改造問題中的老大難。
扔了可惜,不扔又覺得豬肝紅太丑。

有時又會迸發(fā)一些你意料之外的審美靈感,嘗試土洋結合。
一大堆中式家具里塞一個浮夸的西式燈、墻角立一根羅馬柱,墻上卻又貼著大紅大紫的十字繡,風格混亂不堪。
過去我們偏向于把這一切歸因于父輩缺少審美,但如今卻能看到,它所根源的是90年代物質水準的相對貧乏。
那時雖然行業(yè)整體向好,蓬勃發(fā)展,可大部分普通人也不過是努力奔小康的水準。

如今我們熟知的套餐整體裝修模式——把房子整體包給一個專業(yè)裝修團隊,按平米計價。
是直到2010年前后,才開始在國內廣泛流行開來。
當時北京的一家裝修公司推出“兩萬八千八,精裝搬回家;五萬九千九,家具家電全擁有”的口號,一時風靡全國。
在現(xiàn)代化的家居市場豐富起來之前,父輩們能做的,確實只有依照著延承下來的老習慣,添置一些實木家具。
那是他們在市面上能接觸到的、認為最好的物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著手老房改造,也有不少人發(fā)現(xiàn),父母審美的可貴之處。
大黃柜子其實只需要重新刷個漆、修整安裝一下把手,就能變成簡潔現(xiàn)代風。
實木大柜子是真的結實實用,粉刷加固一遍后看著還能再戰(zhàn)幾十年。

就連豬肝紅的硬木沙發(fā),重新刷漆后也有了點小清新ins風的意思。
再配上淺色的軟沙發(fā)墊,又收獲一套傳家家具。

珍惜好家里那些爸媽最愛的實木家具吧,說不定多年后,它們會成為下一代年輕人眼中的“中古風”。
而我們當下熱衷的奶油風ins風,也終有被嫌棄老土過時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