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見過《秋鴻》琴譜最完整的一次(上篇)
古琴曲秋鴻圖譜冊

明/縱41.4厘米,橫71.9厘米
圖絹本/縱24.3厘米,橫62厘米
譜紙本/縱19.3厘米 橫58.1厘米
明宮舊藏浙派徐門所傳古琴曲《秋鴻》圖譜冊,圖先譜后,為繪圖與曲譜的合裝本。共分四冊,冊面裝五色仿宋錦,素絹簽,題楷書“琴譜”二字,并分別注序號為“平”、“沙”、 “落”、“雁”四字于其下。因其為琴譜故未收入《石渠寶笈》之中。琴曲為紙本楷書,每段一開并有標題,圖為絹本水墨工筆畫,亦每段一開皆按標題內容繪制,無作者名款。每冊封面后一開與最后一開上方鈴“乾隆御覽之寶”大印。

乾隆御覽之寶
第一開為“清商調”和“夾鐘清商意” 兩首練習曲,第二開為序曲“飛冥吟”,其下進入“秋鴻”主題,圖先譜后依次排列。一般“秋鴻”譜自“渡江”開始“聲斷楚云”止,共三十六段,在主題“秋鴻”二字下,有兩行小字注明:“妙品夾鐘清商曲,世謂清商楚望譜,瓢翁、曉山翁累刪?!北砻髯V經二人刪節(jié)。按“瓢翁”乃南宋浙派名古琴家徐天民別號。其孫徐夢吉號曉山,夢吉子徐和仲,世為浙派大家。徐和仲系洪武元年“文華堂”名琴家之一。據(jù)《琴史初編》載:“明成祖朱棣在藩邸時,曾召見徐和仲,并給以賞賜。”此譜或系徐和仲當時所進,故宮中藏有此譜。

清商調譜夾鐘清商意譜

飛冥吟譜
本圖譜前端的兩首序曲為浙派徐門琴譜的特點,圖譜中的兩行小字注疑似徐和仲之所為。圖畫結合的琴譜僅此一件,據(jù)《明畫錄》稱明初浙派畫家朱芾畫“蘆洲聚雁,極瀟湘煙水之致”。本圖是否為其所作,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渡江圖

渡江譜

賓秋圖

賓秋譜

依渚圖

依渚譜

呼群圖

呼群譜

呼蘆圖

呼蘆譜

悲秋圖

悲秋譜

聚沙圖

聚沙譜

宿蘆圖

云中孤影圖

云中孤影譜
更多有關《秋鴻》琴譜內容
持續(xù)更新,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鄭珉中《故宮古琴圖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