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帶你了解強迫癥的成因、癥狀及治療方法
完美主義的朋友總愛開玩笑說自己有“強迫癥”,但真正的強迫癥其實是焦慮癥的一種,可大可小。
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或許難以想像被強迫重復行為或想法的感覺,更無法體會患者的日常生活如何受到強迫癥長期困擾。而且,一項針對強迫癥患者進行的心理學研究發(fā)現,強迫癥的發(fā)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升。

什么是強迫癥?
美國心理學會將強迫癥定義為一種會使患者反復出現不想要的想法或感覺,并讓患者感到被迫重復地行動的一種精神疾病。這種精神障礙的特點主要是“執(zhí)念”及“強迫行為”,強迫癥患者亦需要面對腦海中難以抗拒、多余的思想。
強迫癥主要由執(zhí)念和強迫組成?!皥?zhí)念”是指一種持續(xù)的想法和沖動,這些想法可能會導致焦慮?!皬娖取眲t指一些患者覺得無法抗拒、必須執(zhí)行的行為,這些強迫行為有助患者減少焦慮。大部分的強迫癥患者都會表現出強迫行為,并通過這些行為減少因為執(zhí)念引起的焦慮情緒。
強迫癥的成因
我們可以利用強迫癥心理模型解釋強迫癥的成因。簡而言之,模型提出強迫癥患者一般渴望執(zhí)行強迫行為,因為這些行為能緩解他們焦慮和緊張的情緒。模型中的執(zhí)念與強迫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倘若沒有得到適切的治療,患者將難以擺脫這個惡性循環(huán)。
強迫癥的四步過程
首先,當令人困擾的想法入侵患者的思想時,患者就會產生執(zhí)念。這種執(zhí)念會引致焦慮的情緒。
當患者希望減少因執(zhí)念而起的焦慮時,他們就會建立與該焦慮類型相對應的強迫行為。
通過執(zhí)行強迫行為,患者可以減輕焦慮,從而獲得短暫的緩解。
過一段時間后,執(zhí)念又會再次入侵患者的思緒,使患者感到焦慮。最后,患者不得不重復強迫行為以緩解及減少焦慮。

強迫癥的癥狀
強迫癥患者的執(zhí)念通常與特定主題相關。常見的執(zhí)念包括污垢、污染、攻擊性心理(Aggression)、身體機能(BodilyFunctions)以及對平衡和對稱的強烈需求。 除此之外,強迫癥患者亦會表現出強迫行為,以作為減少焦慮情緒的應對機制。
常見的強迫行為包括:1、害怕被其他人或環(huán)境污染 。2、腦海中出現令人不安并和性有關的想法或圖像 。3、害怕脫口而出臟話或侮辱 。4、極度關注秩序、對稱性或精準度。5、反復出現對聲音、圖像、單詞或數字的想法 。6、害怕遺忘或丟棄重要的東西。
如何診斷強迫癥?
如果執(zhí)念與強迫行為占據了你生活中的大多數時間,你可能需要考慮尋求心理輔導或精神健康專家的幫助?;旧希睦韺W家或精神科醫(yī)生會運用《精神疾病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DSM-5)上明確規(guī)定的診斷標準對有可能患上強迫癥的人士進行診斷,并通過分析病史和臨床評估的結果,判斷其是否患上強迫癥。
其中一個臨床評估的例子為
Obsessive-CompulsiveInventory(OCI)。此量表測量患者的:1)洗滌的頻率;2)檢查的頻率;3)懷疑別人的頻率;4)將物品整齊地擺放的頻率;5)強迫性的想法的強度;6)強迫性儲物的程度;7)心理調和的頻率。
下列是一些在臨床評定量表中常見的問題,患者會被要求對以下陳述進行同意程度的評分:
1、不愉快的想法充斥著我的腦海而我無法擺脫這些想法。
2、我癡迷于清潔。
3、即使我很仔細地做某件事,我也覺得它總感覺不太對。

如何治療強迫癥?
坊間有多種治療強迫癥的方法。一些常見能夠治療強迫癥的方法如下:
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能夠幫助患者識別他們的思維模式以及相關的情緒和行為。具體來說,其中一種特定類型的CBT為暴露和反應預防治療(ERP)。
ERP分為“暴露”及“反應預防”兩大部分。首先,治療師會讓患者直接接觸導致焦慮情緒和強迫癥的想法、圖像、物體和情況等,使讓患者反復體驗恐懼直到這些想法消退。然后通過反應預防,消除強迫行為緩解焦慮的效果,最終停止強迫行為。
藥物治療
藥物是強迫癥的常見治療方式。精神科醫(yī)生通常會使用抗抑郁藥如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和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治療強迫癥。這些藥物可以增加大腦中血清素的濃度,從而降低強迫癥的癥狀。
生物治療
對于情況相對較嚴重的強迫癥患者,生物治療通常與其他治療強迫癥的方法結合使用作為其中一種生物治療,手術是一種極其罕見的治療方法,一般用作治療強迫癥的手術則是腦深層刺激術。然而,基于這種治療方法涉及很高風險的副作用,手術治療一般只適用于重度強迫癥患者。在尋求治療師的幫助之前,患者必須評估不同的治療方法是否適用。
原文原創(chuàng)自榮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轉載,請取得許可并標明出處。有任何疑問,可以點擊頭像私信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