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鼎51宗論,蔡邕琴歌
? ? ? ? 早上好,四月底前,把白沙子的內(nèi)容整理了七個章節(jié)。如下:https://member.bilibili.com/platform/text-read-list?id=400834
在與張東白的探討當中,更仔細的討論了不同階段的感發(fā)體會,並且發(fā)現(xiàn)了白沙子與蘇子神似的超然蹤影。也就把蘇軾的超然臺記,和蘇轍的超然臺賦,整理了一下??v然時空轉(zhuǎn)換,人事更迭,個人的虛實感應稍有不同。那豐富的精神盛宴,得以明亮身心。那清楚的條理節(jié)度,得以行事得宜,就是一直以來的主題。
歷代賢儒也多有復述。
歐陽修,醉翁亭記。
李白,夜宴桃李園序。
蔡邕,琴歌。
對於自己,對於自然,或是五倫道義等等繁華事物。無一不有描述,無一不有聽聞,其中的生機活潑,自然流轉(zhuǎn)順遂。後人學習,可以談古論今,以身力行。雖然不能重頭再來,但是可以不斷流傳。? ? 在嶺南儒峰,白沙子之後,更有若水名流,接續(xù)弘揚,深挖土根。
嶺南名流 湛若水 01。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117248
相關主題,都要列入學堂教材,教師例會,或是讀書會的常軌。
因為,文化傳續(xù)會有效,更多的是心有戚戚焉的感應。在這塊土地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那樣的事情,同樣一塊田地中,氣息相差無幾,會開花結(jié)果的情形,因此會有道路可循。會知己的就只有知音,有所意識的就必定是清晰的,質(zhì)能時空中都有氣息。萬物可觀形,內(nèi)容可聽聞,識相與知音,交會到點了,世事就容易推進。請事先預覽,以利安排。
補充:蔡邕,琴歌。?
練餘心兮浸太清。滌穢濁兮存正靈。和液暢兮神氣寧。情志泊兮心亭亭。
嗜欲息兮無由生。踔宇宙而遺俗兮眇翩翩而獨征。
說明大意:
(一)隨著絲弦響聲,撓動心神,清澈意識,心境的運行也能體會太清。
(二)琴聲禁也。曲調(diào)符應天心,聲響切中人情,多餘的不起感應,常道的確實進行。
(三)倘佯無礙,氣力充滿,精神和氣息,會因此感到安心。
(四)對人不能無情,無情不能成理,無理不能規(guī)矩,人事來往不好放縱無禮。
(五)要對自己有所了解,偏好的癥結(jié)會有所緣故,來龍去脈是會一直運轉(zhuǎn)的,當人們知道,得失進退是一樣的意思,那麼就不會停滯在苦樂上了。
(六)就此邁開腳步,對話古今,忘卻名利,綻曉光明,悠悠然的前進。
如此不由聲響體萬物乎?隨處不能有乎?
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豈不有超然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