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版 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 場刊 鼎談采訪劇本歌詞部分
劇場版場刊的其他部分都已經(jīng)有大佬翻過了:
Starlight劇本:?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464276?
鼎談采訪音樂部分:?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464633
以下正文:

---- 完全新作的劇場版的故事, 是怎么創(chuàng)作出來的呢?
古川: 三年前(2018)TV完結(jié)后不久就收到說要做這次的劇場版了. 在和腳本會議的各位談"做點什么好"的時候, 就聊到想做愛城華戀的故事了.
樋口: 在制作TV試著讓各個角色得到喜愛的過程中,? 華戀是主人公=故事的發(fā)動機(jī) 所以不可避免的有著較大的作為裝置的側(cè)面. 所以, 在TV中把能做的東西都做過一邊后思考"那, 還有什么沒做盡的?"時, 剩下的就是愛城華戀了. 故事上要講成為三年級后的事情也很關(guān)鍵, "大家都會畢業(yè), 那愛城華戀要從什么中畢業(yè)呢?"這樣的主題在劇場版的結(jié)構(gòu)中一定會在正當(dāng)中的位置.
中村: 從作詞的角度來說, 如果要為不是revue曲的那種全員共唱的歌分每個人的歌詞的話, 華戀可以唱任何一段的. 其他人都會有各自最適合的言詞或是位置, 但華戀能唱的地方有很多. 這種“能唱適合任何人的地方”的部分和上面說的華戀是共通的. 反過來, 就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沒有對"正是華戀才能唱"的部分有所意識.
古川: 飾演華戀的小山百代桑自己也常說"抓不住華戀醬的感覺". 因為是過于一目了然的主人公, 以至于難以明確作為角色的搖擺不定. 哪怕存在那也只在面對神樂光的時候. 這樣想的話, 小山桑在演出華戀時"無法理解華戀醬"的搖擺不定, 正成為了愛城華戀所缺少的細(xì)節(jié). 劇場版正是我們把這份動搖從小山桑那里接過來再交給了愛城華戀.
中村: 我印象里的華戀是非常無敵的.
樋口: 在對劇本的時候說過"華戀是super darling呢". 對誰而言都是完美的男朋友. 因為是這樣的立場, 所以借用監(jiān)督的話的話, 劇場版是"讓華戀成為人類"的故事. 雖然監(jiān)督也常這么說, 少女歌劇其實是沒有故事的. 不是故事本事, 而是通過角色的感情在前進(jìn). 以這些感情為起爆點再有了revue, 如果只是要簡述故事的的話, 那"她們畢業(yè)了.以上" 就講完了(笑). 在這樣的簡述中填充越多演劇學(xué)校的的細(xì)節(jié), 就越能提高映像的密度, 但舞臺少女的感情和戲劇性的密度也會隨之下降, 這方便的兩難監(jiān)督一直在小心的平衡.
古川: 也有這些原因, 所以常常在腳本和分鏡都好了之后再回頭調(diào)整臺詞. "這里華戀不像是會這么說, 能不能換句好臺詞?"這樣. 事后再請樋口桑補(bǔ)充臺詞的情況很多, 真是給他添麻煩了.
中村: 做TV和RondoRondoRondo的時候我參加了會議, 了解整個腳本產(chǎn)生過程的前前后后, 但這次也是因為這個現(xiàn)狀, 沒有能夠按照之前的做法來. 所以, 這次是腳本和分鏡先完成了, 再拿給我作詞的. 比對了完成了的腳本和分鏡, 最先驚到我的是"嗯? 臺詞這么少嗎?". 但是, 理解了臺詞簡練是因為角色已經(jīng)心領(lǐng)神會后, 我覺得將這些消失了的臺詞提取成歌詞, 應(yīng)該就能夠得到監(jiān)督或是樋口桑贊同的revue曲.
---- revue場景是這么做的呢?
古川: 首先, 我覺得少女歌劇是運動競技作品. (譯注: 原文"スポ根", 引用米澤嘉博在戦後史大事典中的記述“在運動競技的的世界里以毅力和努力戰(zhàn)勝對手的主人公的故事”)
中村: 我聽說這次已經(jīng)超過運動競技變成不良故事了.
古川: 用響亮的聲音和有力的言語來讓對手接受自己的主張, 我覺得這和不良漫畫的構(gòu)造差不多(笑). 那也就是以"角色", 即"演者"為中心的作品. 在有限的時間里, 感情被壓縮以致產(chǎn)生異常的速度感, 這一點上也很類似.
---- 居然說少女歌劇和不良漫畫一樣...?
古川: 錄音時都對演員正經(jīng)說了"這是不良故事"了的哦.
中村: 錄revue曲時也是往這個方向做的.
古川: 純那和nana的revue曲完全就是那種感覺了.
中村: 對小泉桑說了"來點煽動性", 做的真好. 感覺演員們相比TV時磨合的更好了. 這次的revue曲相比以往的曲子都更上了一個臺階. 光是唱就很難了, 她們還在這之上表現(xiàn)許多其他的細(xì)節(jié), 真的很拼, 總是能超出我的預(yù)想. 純那與nana的曲子的也是, 最后的重復(fù)"活著, 無法活"的那句話, 那幾個"活著, 無法活"每一個都請她用不同的感情唱的, 結(jié)果, 小泉桑一口氣就全部唱出來了, 令人起雞皮疙瘩. 香葉的親和性也更上了一層, 生田桑的表現(xiàn)力變得非常有帥哥味, 而香子的包括性感的部分在內(nèi)都以超出了角色的本人的聲質(zhì), 卻又以不脫離角色的方式演繹了出來, 成為了有著絕妙平衡的revue曲.
---- 雙葉與香子的revue, 是哪來的靈感呢?
古川: 那當(dāng)然是想看裝飾卡車?yán)?笑). 恐怕是動畫史上, 描繪的最精密的裝飾卡車, 做的最細(xì)致的電飾了. 負(fù)責(zé)3D的人說了"要做到十年內(nèi)無法超越". 另外對于每場revue都是共通的, 有了具體的母題后再配上中村桑的歌詞, 效果就會倍增. 最終而言, 畫面可以說是被中村桑的歌詞和樋口桑的臺詞給牽引出來的. 有作為基礎(chǔ)的畫, 也有很多根據(jù)樋口桑的描述作的畫, 這就是做原創(chuàng)動畫有趣的地方.
樋口: 那是在沒有原作那樣的正確答案情況下, 尋找盡可能接近正確答案的過程.
古川: 這次請TV時就參加了的動畫師畫了許多revue的印象版一類的東西. 有部分內(nèi)容就是從這里延展而來的, 幫大忙了.
樋口: 有一段時間, 開腳本會議的準(zhǔn)備室的墻壁都被小出桑和設(shè)計師的畫掛滿了的.
古川: "做劇場版就是要在墻上貼畫"我覺得是存在這種規(guī)矩的(笑). 我所憧憬的動畫制作現(xiàn)場, 墻壁上就是貼滿畫了的. 那可壯觀了.
樋口: 感覺就是那些東西被壓縮成了電影.
古川: 但是, 真的拍進(jìn)去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哦. 80%的點子都被廢棄了.
樋口: 不過, 劇場版是在一長段時間中制作的, revue曲中存在的爆發(fā)力, 我認(rèn)為正是因為有著堅實的基礎(chǔ)才得來的. 監(jiān)督說的白費的的八成, 其實是發(fā)射臺.
古川: 但是, 讓mayakuro起飛是小出君的主意.
樋口: 確實小出桑對于mayakuro的要求很詳細(xì), 很有熱量呢(笑).
古川: 因為小出君為了將角色的感情傳達(dá)給觀眾, 用謎樣的速度感和熱量將信息壓縮了(笑). 當(dāng)然, 每場revue我和小出君的是全力投入制作的, 但那場也確實是從心底覺得很厲害. 誒呀, 那天我也就是隨口和樋口桑"mayakuro是一同墜落的火焰啊"這么一說. 沒想到就被樋口桑改進(jìn)腳本, 還被小出君做成那樣...!
中村: 我也是拿到分鏡的時候就覺得真美啊. 也覺得非常難以化成言語. 而且, mayakuro和其他的revue不同, 最初完全是在真正的演戲. 這時候真矢還沒有表露本心, 那可以用的歌詞也只能是來自正在演的劇. 雖然最后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但念出演劇的臺詞的同時, 歌詞也是同樣的內(nèi)容, 這樣會不會使人感到腹脹呢. 我這么糾結(jié)過.
古川: 順便一提, 所有的revue都有用作母題的繪畫或是致敬的電影鏡頭. 作為一種樂趣特意這么搞的.
樋口: 要一個個全部說明可再多時間都不夠.
古川: 所以, 請大家享受自己尋找細(xì)節(jié)的樂趣. 另外, 關(guān)于真晝醬, 她在觀眾間被認(rèn)知為TV第五話后成長了的角色, 果然是理解了立于舞臺之上的恐怖的, 而要描繪這種恐怖, 選擇了日式恐怖主題. 但是, 我看不了恐怖電影對日式恐怖其實完全不了解. 膽子不夠所以研究不足(笑).
中村: 錄音時也挺有意思的. 想要在聲音里表現(xiàn)恐怖感是很困難的, 要是普通的唱的話不是一下子就變得可愛了嗎.? 所以就請她面無表情的唱. 不過, 和真晝高同步的巖田桑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了.
---- 裝點結(jié)尾的, 是華戀與光的revue
古川: 在mayakuro的revue后的最后的revue是什么呢. 我覺得那應(yīng)該是和這部作品的結(jié)構(gòu)有很深關(guān)系的東西. 也就是說, 對于自已一無所有的持續(xù)站在舞臺上一事所產(chǎn)生的類似恐怖的感情, 愛城華戀是否能夠?qū)⑵浣邮? 我希望將觀眾卷入到此事中來. 這個作品從舞臺開始, 演者為觀眾所見, 和角色共有同樣的不安. 但是愛城華戀是主人公, 是super darling, 是沒有意識到那份恐怖的角色. 為什么沒有意識到呢, 那是因為在與神樂光同行. 在要迎來畢業(yè)的階段同行的小光離開的時候, 她會思考什么. 我很想和觀眾一起目擊這個. 將影院的屏幕看作舞臺, 觀眾作為"舞臺裝置", 完成送角色前往下一個舞臺的"wi(l)d-screen baroque". 光交給華戀的"番茄"也是觀眾給出的...雖然是概念上(笑).
---- 用畫面來表現(xiàn)這種概念, 就變成那樣了呢.
古川: 所以我個人是希望在看完劇場版后會覺得小光的像是變了個人的.
中村: 確實, 雖然不知為何我不太能用言語表述, 但最后光成為了和以往不同的角色很不可思議.
古川: 那個印象, 是被三森桑拉了一把. 三森桑是一個能為他人帶來精神, 有很強(qiáng)的一直勇往直前的印象. 在制作的過程中感到這部作品的細(xì)節(jié)是和角色共有的, 也是和觀眾共有的. 演員自己是角色的同時, 也在與追逐那個角色的觀眾并肩探尋故事, 這樣的的細(xì)節(jié)比比皆是. 要是能讓人這么覺得就好了. (譯注: 最后這段話翻的非常不確定和混亂, 原文如下: この作品のディティールはキャラクターと共にありつつ、お客さんとも共にあるというのは作りながら思っていることで、キャスト自身がキャラクターであると同時に、そのキャラクターを追いかけているお客さんたちが並走することで物語を追えるようなディティールが各所にあるので、それを感じとってもらえるとよいかなと思っています。)?
---- 話說回來, revue曲中也有能感受到魄力的場景呢.
樋口: 腳本, 分鏡, 畫面. 印象和主題在一步步提取后在revue曲中成了型.
古川: 而且, 音樂這個形式有個好處, 那就是不用反復(fù)再演動畫也能在日常中帶著走. 歌詞也是印象性的段落可以留在腦袋里, 這樣在就算在和作品無關(guān)的時候, 也會突然想起角色, 作品或是演者. 順著這個, 要是能回想起樋口桑的腳本, staff的畫那就太好了. 這果然還是音樂組和中村桑的成果足夠豐滿, 能夠成為各位生活的一部分的緣故.
中村: 不敢當(dāng). 就今天, 在路上再確認(rèn)成品的曲子時, 感到了監(jiān)督所說的效果. 果然希望revue曲能是"便攜版少女歌劇", 在車上聽到時能有"那個場景畫的真好啊"或是"那個場景那句話印象最深"的感想, 成為回家后再看看少歌的契機(jī). 這是在給revue曲填詞之上我還想要做到的, 現(xiàn)在更確信了.
古川: 和便攜版類似, 這次的劇場版確實"想要貼近觀眾". 也是因為各位演員都是能做到這個的人. 那九人有著站在舞臺上也不令人感到遙遠(yuǎn)的氛圍, 就是有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 如果不是她們的話, 可能會成為完全不同的作品. 而她們?nèi)珕T, 都很會為觀眾著想...不對, 不是"著想". 是自然的朝向觀眾. 正是一直看著觀眾的的這九個人在一起, 才把大家都拉到了一起.
樋口: 這部作品是舞臺在先, 演者在那里作為角色行動, 所以我們一直都很重視演者. 因為, 也一直都在避免為了制作方的方便來讓她們做什么. 她們自己也是和各自和舞臺有著命運的相遇, 是各自人身舞臺的主演. 我認(rèn)為這次劇場版主人公愛城華戀最后成為空殼前往下一站, 是因小山桑演盡了愛城華戀而看見的結(jié)局, 也是"愛城華戀這個人類"所一定會抵達(dá)的新的起點.
---- 順便一問, 為什么要讓電車登場?
古川: 那是因為"大家都坐過". 大家每天都坐電車前往下一stage. 劇場版里出現(xiàn)的電車, 是故意用的日本隨處可見的型號. 希望觀眾回程的路上坐上同樣的電車時會"啊...", 看見番茄時會心跳一下. 這次的劇場版將成為為大家的日常帶來未曾有過的含義的舞臺裝置. 和舞臺少女一樣, 觀眾也每天都站在名為人生的舞臺之上. 所以我是故意用平平無奇的畫面表現(xiàn)像是普通人的日常的. 要是放飛自我的話就會變成謎之物體跑在沙漠上了(笑), 但概念上可各位的日常通勤/通學(xué)是一回事. 這個舞臺上有著許多共演者, 比如一起去影院看的朋友, 海外的愛好者, 作為制作者的我. 每天在坐電車的時候, 如果能想起這些, 讓各位覺得日常快樂一些的話就太好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