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宗開創(chuàng)仁宣之治:一生充滿謎團,至今仍未解開!
記得之前有一部熱播歷史劇,叫做大明風華,里面有一個設(shè)定很精彩,那就是朱棣一家人的故事,號稱大明王朝版的我們仨。
里面有親情的溫暖,也有一絲滑稽搞笑,當然了,里面必然充滿著宮廷斗爭和陰暗。在這諸多因素的摻雜下,大明王朝時期的故事似乎變得更加鮮活起來,而且里面捧活了一個人物,那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五個皇帝朱瞻基。

編輯
這個皇帝被稱為好世孫,之后被稱為明君,去世前還帶著部隊去砍過蒙古人??梢哉f,此人是歷史上難得的全面型人才,但是在這個人的身上,卻隱藏著一個秘密,這個秘密時隔600多年都沒人能看破,那么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關(guān)于朱瞻基的故事,最早的時候,他是被當做他父親和叔叔斗爭的工具。正如史書所記載,漢王朱高煦和太子朱高熾一直都在進行博弈,由于朱棣一直在打壓太子,所以漢王朱高煦始終甚囂塵上,而且越來越囂張。

編輯
在那艱難的歲月里,太子一度以為自己要被廢了,
不過,面對這種危機局面,也有一些聰明人在力挽狂瀾,其中就包括了解縉等人,他們請出的第一個武器就是好世孫。

編輯
因為當時的朱瞻基雖然年齡很小,但是卻和朱棣非常的親近,而且小的時候又非常聰明。有諸多史書記載,朱棣不止一次評價這個孩子很像我。甚至,在鄭和下西洋這部劇中,朱瞻基把朱棣當成馬一樣騎著玩,這個朱棣老爺爺還呵呵笑個不停。
由此可見,朱瞻基登場的時候,雖然還年齡小,但發(fā)揮的作用可不小。

編輯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朱瞻基已經(jīng)不再是昔日的工具人,而變成了一個非常聰明而且具有攻擊性的皇子。
記得在一些史書中有記載,早在朱高熾還是太子的時候,當時兩兄弟斗得很激烈,但是太子朱高熾?yún)s始終很隱忍,而漢王則是得寸進尺。當時年輕氣盛的朱瞻基已經(jīng)被封為皇太孫,因此,他對自己叔叔的行為非常不滿,每當叔叔嘲諷自己父親的時候,他都會陰陽怪氣的反駁,甚至還會埋怨他的父親太過于低調(diào)。

編輯
例如就有這么一個事件,當時,朱棣要求朱高熾,朱高煦,還有朱瞻基等人去祭拜朱元璋,結(jié)果在路上,朱高熾太胖了,所以摔了一跤,漢王等人帶著周圍的官員哈哈大笑,使得太子出了一個大丑。誰知道太子還沒說什么,結(jié)果皇太孫卻是勃然大怒,可以說,這個世界是公開撕破了臉皮,已經(jīng)表明了黃太深注定不會和他的叔叔善了。
不過接下來的發(fā)展,確實讓人目瞪口呆,雄心勃勃的漢王,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他輸給了文官集團,所以被趕離了京城。

編輯
離開了京城,就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中央一旦出現(xiàn)問題,他在地方上反應(yīng)很遲鈍。史書記載,漢王在中央和地方上安排了很多的密探,每天都有用千里馬來回傳遞消息的探子,有的時候還要累死好幾匹馬,由此可見,漢王的尷尬處境。
事實上,漢王的延遲性還真的讓他錯過了很多東西,首先,自然是朱棣的去世。史書記載,朱棣第五次出征的時候,死在了半路上,這本來是漢王的機會,但是太子朱高熾非常聰明,他直接封鎖了消息讓大軍正?;貧w,等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兩個月之久,而他也順利的登基稱帝。

編輯
這件事情深深地刺激了漢王,這也給他留下了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做事情必須要以情報為先,而且做事情必須要絕對的果斷。
眼看著哥哥當了皇帝,漢王沒了機會,所以他只能蟄伏起來。有趣的是,歷史似乎給了他一個機會,新任皇帝朱高熾身體不好,結(jié)果他為了朝廷平衡又把太子打發(fā)到了南京。這時候就很微妙了,皇帝那邊身體不太好,太子和漢王同時遠離京城,這就意味著漢王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而且他還可以直接攔截太子登基。

編輯
按理來說,漢王之前失敗過一次,那么這一次絕對會全力以赴。但讓人驚愕的是,新任皇帝只活了一年時間就突然駕崩,而從史書記載來看,漢王朱高煦花費的大價錢投在情報上,應(yīng)該算是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甚至有歷史學者認為,從朱高煦去世漢王正式行動,前后不過三天時間。
我們有理由認為,朱高煦這次極有可能成功,而他也準備趁著時間差,直接將太子攔住,然后將其斬殺。

編輯
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遠在南京的太子居然搶在了漢王的前面,提前登基稱帝。
這件事情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謎團,甚至就連當年明月先生都感慨,這件事情背后可能大有陰謀。為何這么說呢?要知道,漢王本身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而且他拿到的是第一手的資料,并且快速做出了攔截的準備。但他的攔截卻沒攔到人,對方的速度比他還快。

編輯
要知道,從南京到北京這個距離可不近,皇帝去世,這個消息傳遞到南京,那也需要很長的時間,請問太子朱瞻基是怎么做到這一切的?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從朱瞻基得到消息并且動身,他至少也要用三天時間,畢竟那個時代沒有電話。然而,他整個過程可能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所以才打了漢王朱高煦一個猝不及防。這是怎么做到的?這簡直是匪夷所思呀!

編輯
針對這一現(xiàn)象,漢王朱高煦到死都沒想明白,后來的歷史學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過,現(xiàn)代學者能夠看到的資料更多,因此也有人進行過推論,可能有兩個可能。
第一個可能是,朱高熾的身體不好,太子朱瞻基一直都在做準備,他不知道皇帝什么時候死,但他卻一直蓄勢待發(fā),隨時準備取代皇帝。然而,這種說法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有太多的漏洞,因為他不可能那么快去京城登基稱帝,最多只能做到有備無患。

編輯
第二種可能是,朱高熾可能是死于謀殺。要是這樣就很好理解了,朱高熾身體不好,結(jié)果太子直接暗殺皇帝,并且才好了點回到京城。這一切都只是為了順利接班,讓漢王又一次失敗。這種說法最為恐怖,那么,這位明君的身上有可能要增加污點。
當然,以上也只是猜測,但可以肯定的是,歷史上的朱瞻基,身上的謎團到現(xiàn)在都沒有解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恐怕也只有朱瞻基自己才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