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庭的橫穿美國之旅——《最后的生還者》劇評
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還是一個瘋狂的,饑渴的“玩家”,在那個我還使用e5200,2GB ddr2加HD 3450的年代,我就聽說過三個我一直想玩,但是我卻在網(wǎng)絡上難以找到相關資源的游戲——美國末日,戰(zhàn)神,以及神秘海域3。每一部都讓當時連牛頓三定律都不懂的我感覺無比渴望。
等我再次關注到這款當年的年度游戲的時候,是在2020年。薄紗第一部主角的游戲并不少見,比如我小時候經(jīng)常拿出來玩的《虐殺原形》,《GTA5》中崔福薄紗《GTA4》DLC中的主角,《使命召喚9》中哈里森 (存疑,忘了)狙殺7代主角梅森,《刺客信條3》拉頓哈給頓殺前期主角他爹等等,至于不是主角殺的,在續(xù)作中以各種方式死亡的前代主角,我能數(shù)出一麻袋。為啥這個喬爾之死就能掀起如此軒然大波,當然,當年虐殺原形2黑哥薄紗一代主角也是引起了很大的輿論,結(jié)果就是IP冷藏(現(xiàn)在動視不知道還握沒握著這個IP),工作室解散。如果讓我說的話,最讓我難以理解吧,接受我倒是都可以接受,就是《孤島危機3》中的最后,脫下納米服后的竟然是先知,而不是阿克特茲,這在某種程度上代表阿克特茲死掉了。雖然后邊我查到資料,阿克特茲意志已經(jīng)在崩潰邊緣了,所以讓納米服儲存的先知的意識接手了。
當時我看了純黑的游戲解說視頻,感覺當時喬爾之死并沒有網(wǎng)上傳的那么可惜,unbearable,但是依然有很多網(wǎng)友難以接受,我當時就很好奇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了,為什么反應會如此激烈。甚至因為當時網(wǎng)上輿論太瘋狂了,做個解說視頻的純黑都被沖慘了,所以那個系列的視頻也不了了之了。所以美國末日2后邊發(fā)生了什么,也就不太清楚了,不過當時我自身難保,生活學習處于最令我惡心的時期,也沒有太過關注。直到最近,最后的生還者的劇集出現(xiàn),才重新讓我關注這個最典型美國的故事。
如果你讓我給我認為的美國設定一個刻板印象,那我肯定說是“家庭”。不過大家怎么嘲諷范迪塞爾的“家人俠”,家庭這個概念在老美那里就是顛簸不破的共識,一個高于國家民族社會的概念??梢岳斫庠谀菢右粋€民族熔爐的環(huán)境之下,維護好自己的家庭才是所有人的生存之道,漸漸成為一種最普遍共識。你說“民主”,我覺得都會有反對的人,但是你談“家庭”,那么絕對是幾乎所有人都認同的觀念。除了家人俠的例子,在絕命毒師上,當時拉已經(jīng)有200萬的老白下水的時候,炸雞叔也是說了一句“A man must provide”。最后的生還者的劇情的核心也在于此,一個巧妙的“家庭”故事。
最后的生還者不是第一個這種反差公路電影,兩個性格迥異的人因為一些必要的原因上路,然后互相理解,從不認同到認同,我小學的時候就看過好萊塢四大天才演員之一的經(jīng)典電影《雨人》了。但是最后生還者的巧妙的地方是“破鏡重圓”,從失去到擁有。喬爾的設定值得玩味,在災變開始之前,他是一個參加過海灣行動的老兵,只有一個女兒,一起生活的還有弟弟,這是他的家庭,做著沒有什么前途的工作,家庭的核心在他的女兒身上。她是希望,是未來。災變開始,在人禍的作用之下,失去了自己的女兒,家庭隨之破碎。難以接受破碎的家庭的喬爾選擇了自殺,卻自殺失敗。用劇集中的話就是“我準備好了,但是自殺那一瞬間,我遲疑了”。這可能也是“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的一種寫照吧。雖然身體茍存于世上,心已經(jīng)死了。生活變成了生存了,為了活下去,喬爾可能做了很多壞事,如他自己所說,他在這邊,也在那邊過。他和弟弟的對話也說明,他們兩個參加過沙漠風暴行動的老兵為了生存剝奪了許許多多人生存的可能。破碎的家庭中的弟弟成了喬爾的唯一一個牽掛,后邊泰絲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溫暖了喬爾的心。直到遇到女主角艾莉,家庭又一次處于破碎的邊緣,失聯(lián)的弟弟,而泰絲的死更是擊穿了喬爾被時間縫補好的心。就算沒有艾莉,只是描述喬爾的心如何融化,如何接受,然后做出改變,都可以寫出一篇特別好的小說。
艾莉,無父無母的孤兒,在災變爆發(fā)后出生,一時的不小心導致自己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加戀人,因為在軍事化管理的環(huán)境中成長,有著類似男孩子一樣的行事風格(和喬爾文靜懂事的女兒完全不同)。這樣兩個形象強行放到一起,橫穿美國,兩個有著可以彌補對方的存在,然后一個重新完善家庭,一個不在被當作異類,獲得陪伴,很難想象在這樣的設定下可以編織出腐爛的故事。更不用說,最后的生還者有著我見過的最優(yōu)秀的游戲背景之一。我玩過的游戲,沒有一千部,五百部肯定是有的,但是說實話,游戲的編劇都是一幫好萊塢二流作者。什么生化危機,刺客信條,使命召喚這些游戲的劇本,如果寫成小說,完全不值一哂。一方面是游戲的特殊交互性,導致劇本只能呈現(xiàn)一種龍傲天之感,并且為了一些畫面劇情上的沖擊,各種無下限的劇情崩壞,角色破碎,強行反轉(zhuǎn)等等比比皆是。大部分也就是網(wǎng)文水平,甚至也有像生化危機這種還不如網(wǎng)文的存在。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游戲的劇本讓我感覺,寫成小說,也是一流小說的存在。但是這樣的故事往往主角是一個旁觀者,或者一個無害的觀察者,這樣可以把游戲的交互屬性降到最低。這樣的劇本很少,更多的是有著無敵的背景設計的游戲劇情,但是很難編織出優(yōu)秀的故事(點名死亡空間,前段時間把重制版通了,又通了2,通關還得說一句,什么玩意?。6艺J為最后的生還者可能占了兩個,優(yōu)秀的劇本,優(yōu)秀的背景。
最后的生還者沒有把時間放到災變剛開始的時候,那個渾水摸魚的時間段也是最容易寫故事的時段,但是編劇偏偏放到了塵埃落定的20年后,因為混亂則意味著生存的法則碾壓過道德,不利于主線劇情對于兩個主角的刻畫,而20年后,穩(wěn)定下生存已經(jīng)不再是第一要義了。第二巧妙的是,沒有使用病毒這種最常使用的菌種,而是使用了真菌。難以研發(fā)解藥,自然界存在控制宿主的例子,孢子的傳播性廣,先前被文藝作品使用較少,僵尸的造型可以更加獨特等等。當然最后的效果,也沒有出現(xiàn)啥大不同,還是那幾個,甚至逃不出求生之路里特殊感染者的幾個范本,令人失望。不過既然時間段設定在20年后,那么感染者就不再是最核心的問題了,而是人,這樣更能涉及到道德,家庭等觀念,更好的講故事。不過說起來,這些外國的末世故事里(我看的比較少),除了《我是傳奇》的原著小說,我從來沒有見過哪個作者能正視人類這種生物的偉大之處,以及在文明的遺產(chǎn)存在的情況下重建文明的效率。20年足夠以色列從無到有,重建美國不是不可能,當然缺少像我黨一樣強力的組織結(jié)構,可能也確實最后只是混亂。
至于劇集本身,除了最后三集稍顯慌張,劇情推進過于劇烈,我認為整體是完美的,不管是表演,還是服化道,都是比較頂尖的水平,整體故事也沒有什么穿鑿之感。說起來,我本來對于小熊女的選角非常不滿意,但是她在第五集里的表演征服了我。黑人小哥殺了他弟的時候,只是驚訝,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然后黑人哥們自殺,就是尖叫失聲眼淚流下來,眼神里三個變化,整個表演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簡直無敵。還是非常期待下一部的,雖然可能意味著我最愛的演員之一佩德羅帕斯卡的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