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一色扁平化設計的車標,車企真的只是隨便更換嗎?
近年來,很多車企都紛紛更換車標,力求車標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這一期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車企為什么紛紛換標。

每當我們提起一個汽車品牌,第一時間想起的不是哪個具體車型,也不是它的獨門技術,往往首先想起的是它的標志,例如:奔馳“三叉星”、奧迪“四個圈”、寶馬“藍天白云”。
近些年車企迎來了一股換標潮,而且更換的LOGO也頗為相似,都是扁平化,從3D設計向2D設計過渡。實際上,不只是車企,就連微軟這樣的IT巨頭也先后以扁平化設計取代原先設計。

大眾在我國是一個不得不說的品牌,作為最早進入國內市場的合資車企,它在國人心中的位置是無可撼動的。1937年至今,大眾已經(jīng)完成了12次換標。
全新的大眾LOGO則徹底拋棄了原先的設計風格,取而代之的是目前最為流行的扁平化設計。目前,大眾全新LOGO還沒有全面推廣使用,現(xiàn)在主要使用在大眾電動概念車上。對于此次LOGO的升級,大眾首席營銷官Jochen Sengpiehl說,換標是為了適應新時代汽車發(fā)展及宣傳的需要。

很多人就會好奇,不就是更換個車標嗎?能有多費勁?如果你是這么想車企換標,那就大錯特錯了。對于任何一家車企來說,更換車標就是一段新的開始。
也正如大眾首席營銷官所說,扁平化的LOGO更容易被移動端用戶接受,大眾只不過是順應趨勢所為,并且大眾在更換車標前曾經(jīng)表示,大眾當時受“排放門”的影響,銷量銳減,更改車標也是在樹立全新形象。
一、數(shù)字化
現(xiàn)在移動端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日益增加,傳統(tǒng)電視端的汽車廣告正在逐漸減少。新媒介的日益增多,已經(jīng)逐漸替代傳統(tǒng)媒介。2019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報告指出,我國凈增1.49億移動端用戶,手機上網(wǎng)流量在總流量中占到了98.7%。移動端用戶數(shù)量快速增加和占比增大,車企扁平化的LOGO也更容易在移動端宣傳,更適合數(shù)字化年代。

二、電動化
2019年,禁售燃油車成為了熱門話題,不少歐洲國家已明確指出禁售燃油車的時間?,F(xiàn)在電動車就是大勢所趨,“極簡主義”的LOGO更適合體現(xiàn)電動車。例如大眾等車企的新logo首先都是在電動概念車上呈現(xiàn)出來的。
10年前,立體車標在消費者眼中更代表大氣、有質感。所以,原先有質感、3D設計的車標用在傳統(tǒng)燃油車上,顯得一點也不違和,但如果把它貼到電動車身上,就會顯得不太搭。

三、年輕化
我國年輕消費者群體占到了45%,以后年輕消費者的比例還會進一步上升,更換車標也能更好的俘獲年輕消費者的心。
無論是大眾的新能源汽車還是寶馬的i4 Concept概念車,都是“極簡主義”的電動車,都是用最簡單的線條來勾畫車身,創(chuàng)造出年輕感和未來感,也更加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需求。

車企更換LOGO,都有各自的解釋,但原因大多集中在電動化、年輕化、數(shù)字化等詞匯上面。不單是汽車行業(yè),其他行業(yè)也是如此,但歸更到底車企換標都是為了提升品牌形象,從而達到更好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