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考研參考書經(jīng)驗真題分數(shù)線
考試科目:

參考書目:
1.《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郁賢皓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國文學史新著》,章培恒、駱玉明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4.《中國文學史》,游國恩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5.《中國文學史綱要》,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等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6.《中國文學十五講》,周先慎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7.《中國文學史參考資料簡編》,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8.《中國文學概論》(增訂本),袁行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9.《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褚斌杰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10.《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錢理群,出版社;(1998年版)
北京大學歷年復試分數(shù)線:
2022年:總分370、政治55、英語55、專業(yè)課90/90
2021年:總分350、政治55、英語55、專業(yè)課90/90
2020年:總分360、政治55、英語55、專業(yè)課90/90
2019年:總分350、政治55、英語55、專業(yè)課90/90
北京大學歷年錄取信息:
2022年錄取
進復試:5人(最高分391、最低分381)
2021錄?。?/p>
進復試:3人(最高分395、最低分393)
最終錄取2人(最高分395、最低分377)
2020錄取:
進復試:5人(最高分396、最低分370)
最終錄取3人(最高分396、最低分373)1名中國語言文學雙學位碩士研究生班(新加坡)373
2019錄?。?/p>
進復試:3人
最終錄?。?人(最高分369、最低分366)
復試基本內(nèi)容和錄取規(guī)則:
1、復試以專業(yè)能力面試為主,外語測試在各專業(yè)復試小組內(nèi)根據(jù)專業(yè)特點進行,計入面試成績。
2、專業(yè)能力面試中,考生應(yīng)按照面試小組的要求回答問題。專業(yè)能力面試考核評分采取百分制,60分及格
考研真題
一、名詞解釋:每題30分
《毛詩大序》、潘江陸海、平話、河岳英靈集、春江花月夜
二、論述題:共120分
1.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說:“離騷者,詩之變;史記者,春秋之變?!闭埥忉屵@句話的意思,并說明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為什么?!疚捏w變遷類,開放性,分別指向敘事性和抒情性文學的流變】
思路提示:《離騷》和《詩經(jīng)》的傳承關(guān)系,當主要從儒家精神上去講,但也可在藝術(shù)上聯(lián)系《離騷》的“美人香草傳統(tǒng)”和“象征”手法其實和《詩經(jīng)》中的“比興”之運用有相當?shù)穆?lián)系——在思想上,我們可以舉《黍離》為例,而在藝術(shù)上,我們最好舉《蒹葭》為例。
至于《史記》對《春秋》之繼承,可從敘事手法、人物描摹等方面著手,然而,畢竟從《春秋》到《史記》,變化非常大,《春秋》粗陳梗概、微言大義,《史記》極盡繁復,與其說《史記》是學《春秋》,不如說《史記》學《春秋左氏傳》更多。
所以,梅香認為,這一題表面是考察“流變”,其實暗中希望考生能有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同時也在考察考生是否能夠區(qū)分《春秋》和《左傳》兩個互有關(guān)聯(lián)但實則不同的史書。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聯(lián)系王世貞本人的學術(shù)立場,對他的“偏見”之由來予以說明:王世貞是明代后七子之一,是典型的“復古派”,在探討問題時,難免陷于一偏,總是要找一個較為古老的源頭來。
2.古詩、樂府、絕句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考察的是詩歌這種文體的橫向關(guān)系】
思路提示:古詩、樂府、絕句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這個題目的隱藏考點是“樂府屬于古詩”,“絕句屬于格律詩”,也就是說,你必須先會分辨“古體詩”和“近體詩”(格律詩),知道誰從屬于誰,誰和誰二元對立,由此才能把這個問題回答清楚。當然,這樣也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舉例說明三者之間在藝術(shù)上的區(qū)別——非樂府類的古詩一般是五言文人詩,以《古詩十九首》為代表,一般是抒情詩,情感表達較為含蓄,善用比興手法;樂府詩在最早并非文人詩,而是民間創(chuàng)作,由文人整理,只不過,后來文人也參與到了主動的“新題樂府”創(chuàng)作中,譬如杜甫,樂府詩的藝術(shù)特點是主要是雜言性、敘事性、社會關(guān)懷性、情感強烈;絕句則在唐代發(fā)展迅速,是格律詩的一種,有五言絕句也有七言絕句,要求在短小的體式內(nèi)寫出雋永不盡的意味,在唐代一般是抒情寫景詩,而在宋代,絕句則也更多地被用來說理。
3.請結(jié)合主題和藝術(shù)兩個方面評價金圣嘆“腰斬水滸傳”的做法。【綜合性問題】
思路提示: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懂得金圣嘆到底對《水滸傳》做了什么,簡言之,這個題目的隱藏考點是《水滸傳》的版本系統(tǒng)——明末金圣嘆將 120 回本“斬”成 70 回本,砍去了大聚義后的內(nèi)容,而以盧俊義一夢作結(jié)(盧俊義夢到一個叫做嵇康的人把梁山好漢一網(wǎng)打盡,于忠義堂前處斬諸人,之后,他從夢中驚醒,看到堂上有一塊“天下太平”匾額),名《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由于它保存了原書的精華部分,在文字上也作了修飾,且附有精彩評語,遂成為清 300 年間最流行的本子。?
在了解這個知識的基礎(chǔ)上,我們可以對金圣嘆腰斬水滸的“效果”進行思考:
首先,在主題上,梅香提供三個思路——金圣嘆刪減掉“招安”情節(jié),而以盧俊義的“噩夢”作結(jié),對主題的影響,其實可以有三種不同向度:①金圣嘆在否定“招安賊寇”的可行性,拒絕同情梁山好漢,以“天下太平”四字為結(jié)尾,是為宋王朝粉飾太平;②金圣嘆是在反諷世事,哀嘆梁山好漢無有善終;③以“夢”結(jié)尾,似乎傳達了“人生如夢”、“世事如夢”的佛教空幻人生觀。(我們既可以說這會引起解讀的多義性,也可以推測一下金圣嘆可能是什么意思。)
?作者:考博小貼士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5015942 出處: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