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守立講論語第94講:13年花費800多萬,告訴你一個學習的秘密!
關注#公眾號:天第書院
輸入關鍵詞“論語”
?免費領取價值299元的【吳守立院長講《論語》200講合集】,手把手教你如何從零開始學《論語》。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論語· 公冶長第五》
這是我過往13年,花費800多萬,在“如何有效學習”這件事上總結出來的最寶貴的4條經(jīng)驗,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啟發(fā)。
001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自己,而不是去改變別人。
人的本性是老想著改變別人,老覺得問題出在別人身上,所以需要提醒自己:我的任務是改變自己。
而我經(jīng)常就會犯這個毛病,這讓我周遭的人很痛苦,因為他們不想改變,也讓我很痛苦,因為他們沒有照我說的去改變。
最后,我還是決定,改變自己比較好,盡管過程有點不舒服。
002學習一定要“遷移”,也即舉一反三。
怎么遷移?不管學什么東西,都要遷移到自己身上:我該怎么用?
003 要有效學習,必須做有效輸出。
無論看書,聽課,或向牛人請教,一結束,就要將剛剛看到、聽到、想到的整理成自己的語言進行文字或口頭輸出,同時逐條去踐行。
很多人光顧著輸入,從不輸出,導致越學越迷糊,越學越焦慮。
要解決此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輸出,以輸出倒逼自己輸入。
輸出的三種最佳方式:寫出來,講出來,用出來。
004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睍r刻提醒自己:我是個“無知的人”,所以需要虛心學習。
人的本性總認為自己很聰明,特別是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所以認為自己是個“無知的人”是需要提醒的。
“我是一個‘無知的人’”提醒自己:我還有很多東西不知道,我知道的東西很可能也是錯的,最多就是個參考答案而已。
“虛心學習”提醒自己:不要自以為是,不要不懂裝懂,不要落入這些人性的弱點,要謙虛,要像巴菲特、查理?芒格一樣學習,成為“學習的機器”。
寫到這里,不覺汗顏,我真的不太謙虛,不太會學習。
與你共勉!
一人行之成模范,眾人行之成風氣。
我是種子,我分享!歡迎將此文分享轉發(fā)給身邊的3個有緣人,一起加入到“讓3億中國人讀《論語》”的行列!
關注#公眾號:天第書院
輸入關鍵詞“進群”
申請加入“0~18歲好父母修煉群”,群里每天都有教子、個人成長等干貨分享,和10萬+父母一起共學國學智慧,沉淀自我,蓄積能量,點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