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夜中行走,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無冕之王——《白夜行》
唯人心與太陽不可直視,這句話想必許多人都曾聽過,它的出處就是讀者在看完《白夜行》后的感慨。
作為問鼎國外作家富豪榜的作者,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在國內(nèi)知名度是最高的。解憂雜貨鋪、嫌疑犯x的獻身、惡意等一系列優(yōu)秀作品都讓人贊不絕口,但要說代表作,大部分人還是會想起了白夜行。

直到現(xiàn)在還有人在爭論白夜行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推理?人性?社會?愛情?犯罪?這些都是它所涵蓋的標簽,作品是否優(yōu)秀這點無可爭議,但不同人的看來,故事又是不同的味道!
男主桐人亮司殺父、偷竊、強暴,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人。女主西本雪穗放在現(xiàn)在更可謂是一個妥妥的茶藝大師,但偏偏就這樣的兩個人卻讓人對這個故事深深著迷。
西本雪穗幼年就被母親當做賺錢工具,每天面對的就是有著戀童癖的“大人”,而桐人亮司的父親就是其中的顧客之一。
當兩人孩子相互認識,締結(jié)了友情,而這時幼小的桐人亮司目睹了父親的行為會發(fā)生什么呢?

自此兩人再也無法行走在陽光下,成為彼此最依賴的人。
為了錢、為了自己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所有手段都是向上的途徑,西本雪穗是走在道路上前進的人,桐人亮司就是那一個保駕護航的黑暗騎士。
偷竊、威脅甚至去強暴有可能影響到西本雪穗計劃的人,殺人掩蓋罪行。這些似乎都是西本雪穗指揮桐人亮司去做的,但在書中,兩人全篇沒有一句對白。如果定罪需要證據(jù),所有的一切都西本雪穗無關。

為了自己,為了他人,人究竟可以做到什么地步?這個問題在這里得有了答案。
文中有的只是兩個人的生活狀況,身邊之人遭到的傷害。全文沒有任何直接寫出亮司犯罪的行為,都是通過猜想或回憶。但偏偏就是有一種“是他們做的”猜想,兩人的生活和警察笹垣潤三的調(diào)查,都是在一步步驗證這個猜想。
當一切真相在警察笹垣潤三持續(xù)19年的追蹤調(diào)查下得到結(jié)果時,男主從幕后走向了臺前,自殺死在了西本雪穗和笹垣潤三面前

桐人亮司背負了14起案件和所有罪孽死去,西本雪穗從此可以沒有后顧之憂的走在陽光下。
故事結(jié)束,留下的只有我們的疑惑和猜想,兩人到底有沒有在一起?他們是否相愛?
《白夜行》最大的特點就是東野圭吾沒有用任何一個人的身份來講述這個故事,我們的視角總是在變化的。隨著故事的推進,讀者從一步步的猜想到笹垣潤三這個視角解開謎題,東野圭吾將故事拆開給了讀者,而讀者憑借著一步步的線索,比故事中所有人更早發(fā)現(xiàn)真相。
時間線的跳躍讓人摸不著頭腦,可回頭一看,滿滿的細節(jié),整個故事就像烏洛波洛斯一樣,從頭到尾互相連接。

故事鋪開后,讀者最想知道的不再是一路過來產(chǎn)生的案件,而是桐人亮司與西本雪穗的關系。是對父親所做所謂的愧疚彌補、還是因為牢牢捆在一起,不可分離,亦或者.....愛情?
整本書看完除了驚嘆東野圭吾的文筆和巧妙構(gòu)思,就是對人心的感慨,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中背脊發(fā)涼。在白夜行中,讀者看到的不是惡人的令人厭惡,反而是他們在做出一件壞事時無所謂善惡的“天真”,為追求目標的韌性。越是思考,越覺得這本書更想讓觀眾知道的是犯罪背后復雜的人性。
或許從一開始,《白夜行》就不是傳統(tǒng)意義的推理偵探小說,誰是犯人看到最后其實已經(jīng)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曾經(jīng)兩個單純的孩子在他人的惡意和社會環(huán)境催化下,下一步步走向無法回頭的犯罪之路。
如果你是帶著看推理小說的想法來看這本書,你可能會失望。

可如果你想看一本能給你心靈帶來沖擊和震撼的書,這本絕對是其中之一。
有人說看東野圭吾的作品,要把《白夜行》放在最后,因為如果先看白夜行,你會感覺其它作品都略遜一籌。
東野圭吾必讀小說,也是最能震撼人心的作品。如果是還沒看過這本書的書友,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