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兩次IMO金牌的韋東奕到底是什么水平?
最近號稱“北大掃地僧”的數學天才韋東弈走紅,韋東奕獲得了兩枚IMO金牌,這在IMO歷史上或者在中國是啥水平?接下里會用詳實的數據回答這個問題。
IMO是五大學科競賽最為重要的比賽,只能以中學生身份參加;而要參加IMO比賽,是有非常嚴格的篩選機制的,首先會從全國篩選60名中學生進入到國家集訓隊,這60名學生基本都可以保送到清華北大,然后再從這60名學生中挑選6人進入到國家隊代表國家出戰(zhàn),全球每年大概有600名參賽者。能夠進入到國家隊本身就是榮譽的一部分了。
IMO滿分是42分,基本上只要大于31分就能拿金牌,也就是600名參賽者會有50名左右的人拿到金牌。IMO已經舉辦50多年,產生的金牌數也有1500多枚。近幾年中國隊的整體實力都是碾壓其他國家的,每次參賽基本都能拿五六枚金牌,中國隊參賽30多年,總共拿到了162枚金牌。
這162枚金牌,韋東奕就貢獻了兩塊。我們再來看韋東奕的參賽成績,他是以高中生的身份參賽了兩次,兩次不僅獲得了金牌,而且都是滿分。這50多年來,全球只有259人拿過滿分。其中龍泉寺傳奇數學家柳智宇就拿過一次滿分。

那這在中國是啥水平呢?中國拿過兩次滿分的選手有3人,韋東奕、付云皓、羅煒,這三個人都去了北京大學,柳智宇也是北大的,可見北大數學的實力啊。
就IMO這個很能代表智力的競賽來說,韋東奕的成績在中國可以排在前三,那放在世界上呢?全球拿過兩次滿分的選手有25人。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選手通常都是在高中時參加IMO,比如韋東奕參加IMO時,年紀是17歲左右。而國外不少學生在初中時就開始參加IMO了,比如IMO榮譽成就最高的是華人宋卓群,在13歲時就開始參加IMO,總共參加了6次,獲得了5次金牌,一次滿分。

華人里還有一位天才數學家,那就是菲爾茲獎獲得者陶哲軒,他參加過三次IMO,是IMO賽事最年輕的金牌、銀牌、銅牌得主。因為他參加三次,金銀銅各拿了一枚,拿金牌時只有13歲。
作為智力上最為頂尖的賽事,背后還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以后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