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山昆弋臉譜》全記錄
侯玉山先生勾臉流程 (封面為侯玉山先生授課) 全書由陳家讓先生拍攝編撰,拍攝了幾十個侯玉山先生一生中出演過的昆腔弋腔戲臉譜,有的與京劇大同小異,有的則是難得一見的孤品,即“無雙譜”,初次觀賞令我大開眼界。秉著我“不吃獨食”之原則,現(xiàn)重新轉(zhuǎn)拍發(fā)布b站,有些我以前寫專欄時已經(jīng)用過,也一并發(fā)出。對一些生僻冷門劇目,我會單獨提出,盡我所能完成簡單講解或周邊信息采集。
昆曲凈行臉譜有“七紅八黑,三僧四白”一說,但是具體是哪二十多個角色說法莫衷一是。光是“三僧”說法就不一,這三個角色在《虎囊彈?山門》魯智深、《西廂記?惠明》惠明,《祝發(fā)記?渡江》達(dá)摩和《昊天塔?五臺》楊五郎四個人中選擇,專門收集昆曲凈角主戲的曲譜《昆曲集凈》更是以這八個字為綱,列出了上下兩冊五六十出整戲,“臉譜”本就是中國戲曲的特色產(chǎn)物,而這五十多個人物五十多出戲,更是昆曲舞臺上不可多得的財富!可惜這些爺們兒戲現(xiàn)在能留存在舞臺的不到十分之一。近年來昆曲凈行衰落,“搞對象”戲自昆曲誕生起就一直占上風(fēng),但我不希望人們一提起昆曲就是情情愛愛,他也有其他劇種比不上的黃鐘大呂,國家興亡,天下大事,而這其中尤以昆曲花臉最具代表性。
此臉譜集作為侯先生一生臉譜藝術(shù)的集大成之作,應(yīng)有更多的未知等待愛好者發(fā)掘。我權(quán)當(dāng)“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討論。
《草廬記?花蕩》張飛
《草廬記?花蕩》張飛
《西川圖?三闖》張飛
《西川圖?三闖》張飛
《西川圖?三闖》張飛
《西川圖?負(fù)荊》張飛
《西川圖?負(fù)荊》張飛
《西川圖?負(fù)荊》侯玉山飾演張飛,陶小庭飾演關(guān)羽,馬明森飾演劉備,白士林飾演趙云
《天下樂?嫁妹》鐘馗
“官衣扮相是抓袖式表演,現(xiàn)在改做分給小鬼兒彩花兒,因此表演已經(jīng)廢除多年”(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天下樂?嫁妹》鐘馗
《嫁妹》擔(dān)子鬼臉譜
《嫁妹》燈籠鬼臉譜
《千斤閘》李元霸
《千斤閘》李元霸
《千斤閘?揚威》李元霸(未描金)
《千斤閘》為明代清初才子李玉《麒麟閣》衍生劇,摘出原《麒麟閣》“遇英”“大考”“托閘”“賺關(guān)”幾折連綴而成。敘述楊林為昏王楊廣獻(xiàn)策擺下“揚州擂”一事。明是擺擂,實則是楊林定下十條絕戶計,企圖將天下英雄一網(wǎng)打盡趕盡殺絕。與評書和小說情節(jié)不同的是,最后力托千斤閘“揚威”之榮耀并未給天下第六英雄雄闊海,而是給了天下第一的李元霸,那自然也沒有“托閘被壓死”的感傷?!鞍s”變成了“威風(fēng)”。再有就是舞臺版本又加了“沙陀國郡主”作為守閘大將?!逗钣裆嚼ミV》收有其中“大考”一節(jié)曲譜。
注:原來的“李元霸”實為“李玄霸”,演義小說和歷代說書人相傳李玄霸之名源自其出生地,李玄霸出生于道觀,出生時吼叫聲聲震屋瓦,老道斷言此子“乃玄門之一霸”,故起名“李玄霸”。改“玄”為“元”實際是清初為避康熙之名“玄燁”之諱。
“這是昆弋經(jīng)典武凈戲,表演與《撞幽州》不同,用雙錘卻是是雙刀程式,耍錘不準(zhǔn)出手炫技,因李元霸是飛出雙錘砸死自盡。此劇以看功架和唱念表演,其中亦有些詼諧成分。全黑色勾白露出骨骼的臉譜難度極大,腦門兒點一個佛爺痣,意味天生有神通。此侯玉山先生師父邵老墨古法譜式,今二百年傳留無疑”
“侯玉山先生早年學(xué)武丑,后拜邵老墨為師改花臉。民國六年跟榮慶社搭班進(jìn)北京,后到祁州安國昆弋班擔(dān)任主演。經(jīng)過不斷實踐,對李元霸臉譜有自己的發(fā)展,選用套色方式顯得孩童般的俏麗,略點金色也是符合富有神通人物。后來京劇臉譜的李元霸亦有如此添加金色,有時還加上深藍(lán)色套勾使得更加飽滿”(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九蓮燈?火判》火判
《九蓮燈?火判》火判
《西廂記?惠明下書》惠明
《西廂記?惠明下書》惠明
……這是架子花臉唱、念、做、舞極吃功力的一出單邊子戲。每字每句都有舞蹈身段配合,另外筋斗、旋子、劈叉、下腰、小翻、飛腳、搶背以及鷂子翻身、烏龍絞柱等等表演程式,也幾乎是應(yīng)有盡有。曲牌方面更是<端正好>、<滾繡球>、<白鶴子>、<叨叨令>、<耍孩兒>、<倘秀才>等等,一應(yīng)俱全。唱念的節(jié)奏感與動作的舞蹈性和目的性,又都十分強烈,十分鮮明,每一舉手投足和移步換形,都無一不是圍繞著塑造惠明這個人物性格,雕鏤惠明這個秉性特色而設(shè)的。尤其唱念間雜運用,做舞嚴(yán)密配合,處處都得在曲調(diào)節(jié)奏之內(nèi),確實是一出不好學(xué)更不好唱的“刁戲”,邵師當(dāng)初整整教了我七個多月,才敢讓我初試鋒芒。而我自打演出后,又一直是專門的笛師鼓師配套,才能演得嚴(yán)絲合縫。民國初年,我在正定府寶山合搭班時,那里有兩位打鼓的師傅,一位叫裴榮慶,另一位叫黃榮達(dá),他們都是醇親王府恩榮班出科的老把式,舞臺經(jīng)驗很豐富,但對這出戲也不敢問津,水牌點出《惠明下書》之后,二位鼓師都作難了,相互推讓了半天誰也不敢應(yīng)這出戲,最后還是請多面手徐廷璧出來代替司鼓,才勉強把《下書》對付下來的……(摘自侯玉山《優(yōu)孟衣冠八十年》)
《撞幽州》楊七郎
《撞幽州》是弋腔戲,與京劇《金沙灘》不同。楊七郎的一筆虎臉譜很特殊,表演上還有耍牙的技巧。一般沒有演《十面》霸王的基本功就不能學(xué)此戲,除了大槍以外還多了馬鞭和令旗,僅這幾樣?xùn)|西運用起來就不是一般花臉可以承應(yīng)的啦!只看圓場、蹉步、跺泥兒、翻身等功夫,再加上嘴里的哇呀呀……(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昊天塔?激良》孟良
侯玉山《昊天塔?激良》飾演孟良
《昊天塔》為大才子李玉加工元雜劇劇本重新編纂而成,其中《激良》《五臺》為昆腔凈行重頭戲,整體結(jié)構(gòu)與京劇《洪羊洞》大致相符,但具體情節(jié)卻又不同:起因都是老令公托兆于楊六郎,但昆曲劇本交代老令公死后情景更加悲壯(番兵將令公的尸體焚燒,把骨殖吊在幽州昊天寺塔尖上,每日讓軍士們當(dāng)成箭靶子去射)而且楊六郎在昆曲劇本中無病倒之情節(jié),也無焦贊誤殺孟良之慘烈,更無焦孟楊“三星歸位”之結(jié)局。其中“激良”一折技巧繁難唱段多,運動量足可頂上兩出《鐵籠山》,戲中還有大量的特殊身段唱法,如邊走橫蹉步邊打“哇呀呀”,聲音不可短更不可小,而且蹉步還要均勻,本折為昆曲凈行當(dāng)之無愧的代表“七紅”之一。
《通天犀?坐山》許起英
《通天犀?坐山》許起英
侯玉山《通天犀?坐山》
《反五關(guān)》黃飛虎
《反五關(guān)》陳桐
“《反五關(guān)》為昆弋《封神天榜》中一出,一般連演四出,以老生黃飛虎為主的故事,后戲班舞臺刪節(jié)為《反關(guān)》,曲牌連套以敘述為主,成為“三字名”的武戲。陳桐因被黃飛虎一掌擊斃,故在臉譜畫手掌做識,扮相別致,紅髽鬏耳毛子,紅扎戴頜下(原圖以黑代替),紅扎巾大額子翎尾,紅硬靠,手使雙錘,見黃時表演以跌撲摔打技巧取勝”(改自張衛(wèi)東微博)
《反五關(guān)》殷郊
“此劇是昆弋《封神天榜》中一出,后逐漸俗演不重情節(jié)套曲之大武戲。此譜拍攝顏色不太清楚,應(yīng)是青藍(lán)色或是青綠色花三塊瓦。卷眉毛意為英勇過人,眼窩兒刀棱寓意善戰(zhàn)。侯玉山先生此譜端正古雅,并未按碎臉風(fēng)格繁復(fù)勾畫。眉心畫眼,登場前金箔開光。在眼右加雙勾柳葉兒,乃是舊譜細(xì)膩之處。”(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千金記》項羽
壽眉陽世短,天庭黑喻剛。重瞳悲歌樣,太史本紀(jì)揚。玉山寶利社,千金楚霸王。小樓綺霞演,別姬畹華芳。百年氍毹展,虞姬舞劍忙。今朝幾經(jīng)改,臉色異彩光?!保◤埿l(wèi)東作)
《千金記》項羽
……第二是臉譜的特點,昆曲凈行的重頭戲按臉譜的形式和顏色主調(diào)區(qū)分,有“七紅、八黑、三僧、四白”之說。項羽是“八黑”之一,臉譜當(dāng)以黑色為主,自腦門向下的黑色帶勾得很寬,至鼻窩黑色也很寬。不似皮黃班為突出項羽剛慎自用,正中的黑色帶已縮成很窄的一條線,臉譜以襯底白色為主要色調(diào)了。昆曲項羽勾梯子眉、眼窩彎度并不大。這種譜式是北方高腔系統(tǒng)流傳下來的,昆弋班的花臉具體皆宗法向保劉來勾。用現(xiàn)在觀點分析這種譜式表明項羽只是失敗了的英雄,對他的事業(yè)和性格不持否定態(tài)度……(摘自侯玉山口述文章“昆曲《千金記·別姬》的演出和特點”)
《十二連城》(高腔)廉頗
《棋盤會》鐘離無鹽(富貴相)
“紅臉牡丹陶振江,鐘離無鹽京津揚。荷花蓮藕又一品,瓦灰天藍(lán)再改良。棋盤大會唱齊王,點將敗陣正旦忙。玉山柳蓋刀槍架,榮慶傳鐸魯?shù)罟?。”(張衛(wèi)東作)
北昆傳統(tǒng),丑娘娘鐘離無鹽的“無雙臉譜”共有三種勾畫方法:如上圖勾畫牡丹的“富貴相”,流傳最廣的勾畫蓮花荷葉的“蓮花胎”,另有一種勾畫桃花枝的“絳桃品”。隨著近年來學(xué)習(xí)京劇的“俊扮”風(fēng)氣愈盛,這三種珍貴的譜式近乎絕跡于舞臺。
《棋盤會》白猿丞相
韓建成飾演白猿丞相
《棋盤會》齊宣王
《棋盤會》柳蓋
侯廣有柳蓋扮相
翁偶虹先生文章中所說,昆弋《棋盤會》一劇中共有“鷹鳳猿獅”四大形:齊宣王的“鷹眼鷹臉;丑娘娘的“鳳身展翅”;白猿丞相的“猴臉猿身”;丑將軍柳蓋的“獅身丑臉”,其造型如鬼斧神工,渾然天成,色彩繽紛多變,令人耳目一新。
《宵光劍?功宴》鐵勒奴
《鬧昆陽》馬武
《鬧昆陽》巨毋霸
昆弋之《鬧昆陽》與京劇之《鬧昆陽》為完全不同的兩個劇情,昆曲《鬧昆陽》就是原《東漢演義》中的“賈復(fù)拖腸大戰(zhàn)巨無霸,二十八宿鬧昆陽”的劇情,留有多折,其中“鄧禹點將”一折唱高腔,為北方昆弋合演之特色;而京劇《鬧昆陽》別名《飛叉陣》,為“小毛包”俞五俞振庭拿手作品,講述光武帝復(fù)國后派遣云臺二十八將與牛邈大戰(zhàn)飛叉陣之事,接在《草橋關(guān)》之后,劇中有“飛叉接叉”的絕活。
《單刀會》關(guān)羽
《麒麟閣?三擋》楊林
《御果園》尉遲恭
昆曲之《御果園》與京劇之《御果園》也不盡相同,京劇《御果園》是敬德救駕之后,敬德為建成元吉二奸王記恨,“鎖五龍”之后二奸王向老主李淵進(jìn)讒言,不相信敬德“赤身韂馬救秦王”,要求其在數(shù)九隆冬中于南御園演功,二奸王命手下黃胖扮作單雄信,表面演功,實則暗害秦王,這才有著名的“活活凍壞將魁元”一句唱詞。
昆曲《御果園》又名《敬德洗馬》,單敘述敬德御果園三伏夏日赤身韂馬單鞭奪槊救駕之事,全戲唱“醉花蔭”套曲。侯廣有先生曾經(jīng)學(xué)過并上演,可惜老人年事已高盡數(shù)忘記了……
《棋盤山》竇一虎
《雅觀樓?賭帶》朱溫
《雅觀樓?擒海》孟覺海
當(dāng)今通行《雅觀樓》多僅是“擒?!币还?jié),著重觀賞李存孝功架與筆眼撾混唐槊的組合出手功夫。北昆傳承《雅觀樓》前后全套,一折不少,劇情完整,從“雅觀樓朱溫賭帶”演起,到“李存孝得勝奪帶,朱溫懷恨叛出”為止,全出曲譜見于《侯玉山昆弋曲譜》一書。
(經(jīng)翁偶虹先生文章介紹,其實皮黃班最早《雅觀樓》也是全套出演,昆曲音樂家曹心泉先生的父親曹春山前輩十分精通,當(dāng)年的“活曹操”黃潤甫對該戲朱溫一角十分心儀,便通過程長庚大老板的關(guān)系請曹春山傳授此戲,僅僅一個“上樓”的身段,黃便學(xué)了半年功夫。后來這身段用在《賈家樓》程咬金一角身上,一時技驚四座,可見此戲之魅力無窮,可惜今時今日該戲風(fēng)光不再……)
昆弋榮慶社當(dāng)年戲單,由陶顯庭與朱小義師徒合作《雅觀樓》
在當(dāng)年的昆弋榮慶社里,此戲也是經(jīng)常上臺營業(yè)的、武生大凈合作的“一臺雙絕”,由王益友或者朱小義等人扮演李存孝,侯益隆或者陶顯庭扮演朱溫,后面還可以接一出全班合作的大戲《劉妃劫糧》,可惜當(dāng)年風(fēng)光不復(fù)存在,今日京班之《雅觀樓》也無非賣弄出手工架,唱曲不甚精細(xì),那就很了不起了……
《風(fēng)云會》趙匡胤
“《風(fēng)云會·送京》乃元雜劇,趙匡胤唱一套【粉蝶兒】。侯玉山先生尊古,勾銀朱棗紅色。左眉勾赤須龍,表其轉(zhuǎn)世;右點火珠,眉心雙凝如意尖。特點圖紋難勾,火珠子亦有動感。眼窩略小,表其文治武功,鼻窩中正,為絡(luò)腮胡式,意味剛愎自用。扮相頭戴大板巾、黑滿、身穿紫箭衣斜褶子,掛腰刀持盤龍棍使馬鞭?!保ㄕ詮埿l(wèi)東微博)
《英雄臺?鬧花園》鄭子明
“……《鬧花園》是其中之一,全本叫《英雄臺》,高懷德打擂招親。這是招親完之后了。全扔了,全完了,自己拿自己東西不當(dāng)遺產(chǎn)?!纠ミP颉坷デ筠o典里有記載,我寫的,不全。蕭長華把這些戲好多都繼承到京劇里了,唱皮黃,豐富了京劇小花臉的劇目??墒抢ミ堰@些戲都扔掉了……”(摘自《朱復(fù)先生談北昆》)
《盜魂瓶》于洪
許金修《盜魂瓶》飾演馮茂(舉世無雙的“厚底矮子功”)此戲雖為丑角但需要勾大臉,白臉臉譜為許個人創(chuàng)作
《盜魂瓶》又名《馮茂盜瓶》,敘述劉金定師弟“矬爺”馮茂之事。傳說馮茂神通廣大,身上有狗皮搭子作為護(hù)身法器,關(guān)鍵時刻可以當(dāng)作萬寶囊,千奇百怪變化莫測。為了救被妖道于洪用陰魂瓶收走三魂七魄的師姐,親身下南唐大營打碎妖人陰魂瓶。劇情簡單,但表演難度極大,為表現(xiàn)馮茂個兒矮之特色,演員需要全程蹲矮子功,另有“矮子霸”,“矮子飛腳”,“矮子虎跳”,“矮子旋子”等絕功。名噪一時的昆弋名武丑許金修,在這出戲里還有“厚底走矮子”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絕活。
京班葉盛章曾多次煩人托竅向許金修表示要學(xué)這出戲,但許金修咬死嘴就是不教。民國二十八年“龍王爺進(jìn)天津”,一場大水淹的北昆一眾英雄死傷慘重,許金修也歿于大水后的疫情之中。這出舉世無雙的“盜魂瓶”絕活就此失傳。其他人興許能傳戲但無法傳這么絕的功,這戲沒功等于白來。(關(guān)于馮茂的故事當(dāng)今也已經(jīng)絕跡于舞臺,據(jù)我所知僅有二人轉(zhuǎn)《劉金定觀星》有幾句戲詞描述馮茂故事情節(jié)。)
《撞幽州》潘洪
《女中杰?遙祭》(高腔)焦贊
《女中杰》一劇,實為從李玉增寫的全本《昊天塔》中,摘取楊排風(fēng)為主角的折子戲捏合出的衍生劇目,大致敘述楊排風(fēng)出三關(guān)應(yīng)戰(zhàn)北國,楊六郎為其壯行之事,整體與京劇“楊排風(fēng)三打”相對應(yīng),為皮黃班楊排風(fēng)題材系列折子戲的前身,不過細(xì)節(jié)處雕琢更加細(xì)膩,現(xiàn)有昆弋記錄,僅存留《出關(guān)》《遙祭》兩折,情節(jié)頗為風(fēng)趣:講述楊六郎與焦孟二將出三關(guān)拜祭老令公,焦贊上墳點炮仗,結(jié)果引來諸多番兵番將追殺三人直至三關(guān)口,真是不好想象當(dāng)年舞臺上怎么呈現(xiàn)這么個故事。
北昆在這出戲上還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損失:北昆小生名家傅雪漪先生在撰寫《北方高腔淺談》一文時,曾經(jīng)為了《遙祭》的高腔唱法,特地請教北昆老鼓師侯建亭,侯老唱法都記著,卻忘記了兩句戲詞,傅先生趕緊去找這兩句。遺憾的是等傅先生找到這兩句詞時,侯先生沒了!這兩句詞也就擱在這沒人會唱了。天意如此,令人無可奈何……
(舊日昆弋班營業(yè),常把武旦戲《打孟良》一劇與“遙祭”一折連演,貼名為“遙祭打馬”,使前后劇情更加完整,文武兼?zhèn)?,提高了觀賞性。)
《昊天塔?五臺》楊延德
“五臺”一折,實為京劇《五臺會兄》之前身,從舞臺調(diào)度到言辭繼承無不體現(xiàn)。
《南柯記.瑤臺》紅螞蟻(檀蘿太子)
“侯玉山先生曾與韓世昌先生演《南柯夢·瑤臺》,去大槐安國的大紅螞蟻四太子,臉譜突出紅色是本位屬性。紅花三塊瓦的眼窩很有特點,此乃雙斧子點螞蟻紋圖案,配上紅耳毛子和紅扎很氣派。應(yīng)該打紅髽髻、紅蓬頭、大額子翎尾,一般戲箱沒有紅蓬頭可用扎巾或太子盔,身穿紅硬靠,手使雙毛子刀?!保ㄕ詮埿l(wèi)東微博)
《功勛會》(吹腔)史牙恰
《功勛會》(吹腔)昝天王
“《功勛會》乃昆弋武打戲,為北昆獨有劇目。與梆子、京劇《反延安》劇情不同,但亦是狄青與鄯善國交戰(zhàn)的故事枝節(jié)。番邦昝天王的臉譜與煞神同類,只是黑改白而已。腦門兒勾佛爺痣,乃番邦臉譜程式化風(fēng)格,因多信佛教作為圖騰性質(zhì),痣上紅色小鱉形,即是王者丑化。光嘴巴白硬靠草王盔翎尾扮相”(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功勛會》(吹腔)劉慶
“劉慶武凈應(yīng)工,昆曲稱毛淨(jìng)。他是跟隨狄青不離左右的副將,此去西域鄯善國會戰(zhàn),與昝天王等會戰(zhàn)破陣。此乃綠碎臉、紅扎耳毛子,扎巾盔,綠硬靠,手使大毛子雙刀。侯玉山先生此譜在眼窩以及印堂略點金色,意味性格粗中有細(xì),曾得神仙點撥,破陣有神靈護(hù)佑。舊日多在日光下演出,此種套色也是絢麗多彩”(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功勛會》劇情:
狄青比武獲勝,受命率眾將押解征衣去楊宗保軍前。太師龐元欲加害狄青,派家將劉慶中途截殺狄青,但慶為狄青所敗,兩人反而結(jié)為兄弟。此時,征衣為番軍截去,一行人被杏子河阻隔。狄青、劉慶躍馬渡河,留紀(jì)青等在河邊等候。狄青射殺番將昝天王和史牙恰,奪回征衣。狄青怕誤期而受楊元帥責(zé)罰,令劉慶攜番將首級去延安府報功,路上被楊宗保部下王天豹將首級賺去請賞記功。狄青等到楊帥府交征衣,適逢受龐太師命的吳岱、孫貢到來。兩人以違誤期限之名,請楊帥將狄青問斬。狄青述說征衣途中被劫經(jīng)過,又說已將番將首級令劉慶送來。吳岱、孫貢因見狄青空說無憑,反責(zé)狄青冒功辯罪。狄青請求與王天豹對質(zhì)。原來王天豹默記了首級的記號。狄青卻不知。楊宗保只得將狄青押赴刑場。狄青的結(jié)義兄張春、李義欲劫法場。正危急時,劉慶從王天豹處逃來,親自與王天豹對質(zhì)。劉慶先曾將番將舌頭割下,王天豹卻不知,楊帥親驗,真相大白,即將王天豹問斬。這時,番兵來戰(zhàn),楊帥遂命狄青率兵迎敵,凱旋而還。
原本已失傳,只有折子戲留存。北方昆弋班能演《解衣》《斬番》《罪害》《轅門》《法場》《公審》《斬豹》等七出折子戲。
北方昆弋傳承中,該戲音樂全場嗩吶伴奏,為所謂“水磨高腔”,實質(zhì)上就是吹腔,是北昆語境下“水磨高腔”的第三種展示形式(高腔上笛伴奏,昆腔不上笛干唱都可稱為“水磨高腔”)
《瓊林宴?陰審》包公
郝振基《瓊林宴?陰審》飾演包公
“《瓊林宴·陰審》乃郝振基代表作,此劇包公穿白蟒到陰曹,皮黃移植亦如此。此譜乃昆曲獨有,白眉子尾部很有特點,也可根據(jù)不同臉型有所微變,如此可看出面部表情嚴(yán)肅思索。腦門兒月牙兒又具太極圖暗格狀貌,表現(xiàn)出包公能日斷陽間、夜斷陰間的神通。而今京劇包公臉譜以裘派為主,但郝壽臣亦有此譜卻很相近。”
“侯玉山先生晚年將近九十歲時,在家中以自然顏料勾畫《瓊林宴·陰審》包公臉譜,用筆簡潔明快,比例嚴(yán)謹(jǐn)整潔,月牙很大卻筆鋒流暢,凝神注目眉子勾畫與眾不同,怹在同代名家中為舞臺生命最長者。”
“此劇一般安排在下午黃昏前后演出,即所謂“撥燈戲”,主要為了突出火彩與劇情的效果。包公頭場黑蟒相紗黑滿髯口上,唱北曲【粉蝶兒】。而后用照妖鏡搜尋,再改白蟒在相紗上披上水紗下陰間尋找亡魂,隨行王朝末扮與馬漢凈扮,張龍生扮趙虎凈扮,也披水紗一同前往。此時小鬼卒與牛頭馬面等陪襯,包公站在高臺唱【石榴花】后下來,再換回黑蟒回轉(zhuǎn)陽間繼續(xù)理案。舊時演此段【石榴花】必須焚化敬神錢糧一份,而后檢場一把過梁火彩投到錢糧盆中,在盆底加入燒刀子正好點燃藍(lán)火苗,場面陰森恐怖莊嚴(yán)肅穆……”(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瓊林宴?鬧府》煞神
“《瓊林宴·鬧府》昆弋合流,范仲禹被葛登云灌醉,命家人行刺,煞神暗中保護(hù)。煞神有吐火、耍牙等技巧。此譜近似道教神像,因耍牙嘴邊全黑反襯白牙。不善耍牙者可勾畫獠牙,亦可以不用吐火。要插耳毛子,黑扎掛在頜下,打髽鬏、黑蓬頭、大額子翎尾,扎屁股膀子,有提范生甩發(fā)搬腿三起三落造型”(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北方昆弋藝人代代相傳《瓊林宴》一劇,其組成形式昆弋結(jié)合,與傳統(tǒng)京劇演法大相徑庭,更與當(dāng)今流行之《問樵鬧府·打棍出箱》相差甚遠(yuǎn)。其后半出主要觀賞包公唱功,是“袍帶花”之重頭戲,為傳統(tǒng)昆凈“八黑”之一。戲中大審情節(jié)分“陽審”“陰審”兩塊,“陰審”即為包拯過陰召喚范仲禹之妻還陽的情節(jié),唱昆腔;而“陽審”中還有包公召喚土地爺土地奶奶詢問范仲禹之事的情節(jié),唱高腔,近似于馬連良編撰的《黑驢告狀》一戲。情節(jié)細(xì)致,郝振基留有本戲包公唱段唱片。
《虎囊彈?山門》魯智深
腦門佛爺痣,印堂一點心。蠶眉須豎立。虬髯似鋼針?!旅捅牒肤斨巧?,昆腔和尚譜有門。而今京劇影響遍,效法郝派野豬林。(張衛(wèi)東作)
《虎囊彈?山門》魯智深(1991年9月侯玉山百歲專場)
《虎囊彈?山門》魯智深(1991年9月侯玉山百歲專場)
“當(dāng)天演出的后半場由侯老弟子周萬江接替,到后臺侯老先生看見萬江已經(jīng)勾完臉。當(dāng)時就說:“萬江給我畫臉,得按著你的樣畫,要不就不是一個魯智深了!”周萬江幼年由郝壽臣開蒙,因此郝派孔雀尾巴的眉子臉譜也就畫在候老臉上啦!故留下侯老用京劇郝派臉譜的故事,曾有人按照劇照對外說與京劇一樣”(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巧連環(huán)》時遷(即《時遷偷雞》)
《水滸記?劉唐》劉唐
《奪錦標(biāo)?探莊》楊林
《奪錦標(biāo)?探莊》欒廷玉
《奪錦標(biāo)》楊志
《奪錦標(biāo)》傳奇,如今舞臺多只摘出“石秀探莊”一節(jié),為武生小生傳統(tǒng)看家好戲。過去演出后面還接有“射燈”一節(jié),皮黃班早早隱去只剩“探莊”,昆弋班尚有留存。
《洞庭湖?水戰(zhàn)》楊幺
《牛頭山》牛皋
“北方昆曲劇院建院五大頭牌之一、和翠班效力學(xué)藝?yán)ミ麅艉钣裆缴瞄L表演牛皋,1917年與陶顯庭合演《洞庭湖》于天樂園。這是岳飛水戰(zhàn)楊幺故事,陶顯庭武生改正凈后唱功驚人。侯玉山表演牛皋膂力過人,舞雙鞭摔打勇猛無敵,曾是榮慶社絕劇。早于京劇創(chuàng)編牛皋正劇十余年,因此劇后才對此人物關(guān)注”(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牛頭山》金兀術(shù)
《牛頭山》詹茂赫
《牛頭山》黑風(fēng)利
《牛頭山》是明末清初的戲曲作家李玉的傳奇本,全本共有二十五出,現(xiàn)存昆曲劇目《封官》和《會戰(zhàn)》兩本。在京劇中也有《牛頭山》,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挑華車》。而昆曲《挑華車》的標(biāo)目卻不在《牛頭山》之中,屬于南北昆班演出的單折武戲。
此處之《牛頭山》,與《侯玉山昆弋曲譜》情節(jié)唱曲對照,即為《挑華車》一劇。
昆弋戲路(也可能是老路子),高寵歸天之后,有“牛皋哭尸搶尸”情節(jié)。近年來天津武生新秀王大興在某次演出時恢復(fù)了用皮黃演唱表演的“搶尸”一節(jié),可謂有始有終。
《興隆會》江忠
《興隆會》與京劇中《火燒百涼樓》一劇為同一情節(jié)。但與《明英烈》不同的是部分人名,如:朱元璋改為“朱元龍”,蔣忠改為“江忠”,反方勢力由劉福通變成孫德崖一家。剩下胡大海常遇春等人都和原本一樣沒改。
《千忠戮?奏朝草詔》永樂帝
“《千忠戮·草詔》朱棣俗稱燕王,原副末應(yīng)工,在北京由正凈代演。不僅是劇情需要,也與老外扮的方孝孺形成對比。此角色由末演變而來,故眼窩較窄,寓意思想豐富。因劇中對方孝孺誅殺十族,故以紫褐色三塊瓦表現(xiàn)兇狠。鼻窩略尖表明有大作為,印堂無定位更顯冷峻……”(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南方老昆班依照原著安排,永樂帝老傳統(tǒng)依然是末行應(yīng)工,陳英白面應(yīng)工,北方永樂帝則為大凈應(yīng)工,陳瑛為丑行應(yīng)工,后來南方昆團(tuán)仿照北方凈行應(yīng)工永樂帝,給其勾上一張黃臉。)
《五人義》顏佩韋
侯玉山《五人義》留影
“昆曲班演出與京劇不同,特別是臉譜不一樣。昆曲是白三塊瓦,展示勇猛平民身份。侯玉山先生青年時代武功過人,不但后面開打用真刀上臺,還有一般演員做不到的疊羅漢,一人頂著一個還用兩臂膀各挎兩個人,一共是五位打手就地轉(zhuǎn)三圈甩地起小翻亮相。唱北曲【斗鵪鶉】一套。”(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五人義》為北方昆弋看家武戲神作,劇中各種武打翻撲技巧出神入化,真刀真槍開打,勇猛異常。尤其以侯玉山、許金修等人的強強聯(lián)合陣容,讓人流連其中難以自拔。
《七盤山》牛成虎
《七盤山》盧光祖
《七盤山》一名,極少見于相關(guān)資料記載,這出戲?qū)嶋H上是全本《鐵冠圖》的組成一部分,由《鐵冠圖》中“探山”“營哄”“捉闖”“交令”四小折連綴而成。
以“七盤山”之名串折表演,為北方昆弋特有,清宮內(nèi)廷昆弋大戲同樣依此命名;演唱方式也更具有昆弋特色:“探山”一折唱弋腔,其他折目唱昆腔?!疤缴健币徽墼耙挂棥?,在北方昆弋中經(jīng)常摘出來單獨演唱,是弋腔唱功重頭戲之一,孫傳廷一角色老生紅凈兩門抱,常貼名“觀山”或“孫傳廷觀山”,清末民初,北方昆弋著名紅臉化二化起鳳擅長此劇。
本戲講述明將孫傳廷大敗闖王數(shù)萬軍隊,闖王敗走七盤山,但孫之手下牛成虎但錯抓“假闖王”一事。其中的“探山”一折為了反襯闖王兇惡,用了特別多惡心人的意象。比如:將百姓尸堆點燃做成“人燭”照亮整個黃陂縣城(原劇稱作“打亮子”);將百姓活活剖腹做成馬槽,穿百姓之耳放血和水喂馬;災(zāi)民男性抓丁女性奸淫做飯,而小孩被綁在桿子頂做成彈靶。從“宣傳角度”來看,這戲倒是真給我編惡心了。
《桃花扇?爭座和戰(zhàn)》黃得功
“此劇是昆腔傳承《桃花扇》的經(jīng)典劇目,《爭位和戰(zhàn)》兩出連演,亦稱《爭座和戰(zhàn)》。《桃花扇》清代不提倡,獨北昆有此傳承。黃得功武凈扮,譜以姓氏表明黃色花三塊瓦,插紅耳毛子戴紅扎髯口(圖片以黑色代替)、扎巾額子、黃硬靠?!稜幬弧沸弊向?,《和戰(zhàn)》卸蟒,手使単鞭(實際為雙鞕,這地兒錯了),皆以摔打為主要表演?!保ㄕ詮埿l(wèi)東微博)
《桃花扇·爭位和戰(zhàn)》北昆演出戲單
《桃花扇》全劇從清初孔尚任手中面世以來傳至清末,舞臺版本早已遺失九成九,很多其他折子,如《寄扇》僅僅在文人曲家間流傳(后來由曲學(xué)大師吳梅吳瞿庵再度傳授韓世昌)。唯一未失傳的舞臺版本僅有北方昆弋秘傳的《爭座和戰(zhàn)》一折(北方昆弋多寫成《爭位和戰(zhàn)》《爭座位》,或者索性就直接叫《桃花扇》)。劇情講述揚州史可法為了支援河南許定國,召集江北黃得功、高杰、劉澤清、劉良佐四鎮(zhèn)諸侯商議退兵之事,但四鎮(zhèn)諸侯私下暗潮洶涌,因“爭座次”一事四人矛盾突然激化,領(lǐng)兵大打出手,此場面隱喻明末政局困境。
全戲情節(jié)與“侯李愛情”脈絡(luò)尚無關(guān)系,其實這也是《桃花扇》主旨: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當(dāng)今改編《桃花扇》題材多數(shù)一堆戀愛腦充斥舞臺,仿佛離了這對小兒女戲就完不成,然而前輩告訴我們:愛情在政治高壓下和朝代鼎革時往往是蒼白無力的,一折“讓女人走開”的《爭座和戰(zhàn)》照樣流傳幾百年。不云孔尚任本人政治立場如何,這是何等冷靜又何等高級的手法!我想當(dāng)代編劇,不能靠挑逗觀眾情緒活著,學(xué)一學(xué)“冷酷”,否則就下賤了。
《牡丹亭?冥判》花判官
北方昆弋傳承《冥判》劇情完整,為傳統(tǒng)袍帶花唱功戲,民國時期陶小庭先生最為擅長,場面近似于《鍘美案》,含有“筆贊”“花間四友”“后庭花滾”等精彩情節(jié),遠(yuǎn)不是后來為了避諱縮減的過場戲形態(tài),侯廣有先生傳有此劇。
《花果山》墨猴
《安天會》孫悟空
《安天會》馬天君
《安天會》趙天君
《安天會》二郎神
《安天會》巨靈神
“昆腔叫屈主體整,遠(yuǎn)觀顏色布局勻。線條粗獷筆鋒利,金銀點染多仙靈。玉山九十留范例,光怪陸離歲月痕。水彩古法自制料,日光感觀若祥云?!保◤埿l(wèi)東作)
《安天會》李天王
《安天會》天罡
“《安天會·擒猴》昆弋皆唱,通常多唱北曲,遇到重大場合此劇必要唱弋腔。天罡星乃北斗七星之首,其中含義豐富。用深藍(lán)色打底兒,意味天水一色。三面慈悲佛各有不同,中間代表智慧、左邊乃平安、右邊乃消災(zāi)。上面兩頭以眼睛作口,中間鼻子下加卷須。侯玉山先生此譜與藏密觀音形同,故絕不添加獠牙?!保ㄕ詮埿l(wèi)東微博)
北方昆弋傳統(tǒng)的《安天會》(即《鬧天宮》)是真真正正的“唱死天王累死猴”。不同于皮黃班久已流傳的“光累猴”演法,“大戰(zhàn)”一場,要求李天王全場站在臺上,唱整套“點絳唇混江龍”套曲的將近十多支曲牌。孫悟空戰(zhàn)完一路神將李天王唱一支曲子,不僅要求猴兒的武功高超,還要求天王“袍帶花”功力扎實,要唱的渾厚高亢,打滿全場。當(dāng)年這出戲最為精彩的當(dāng)屬陶顯庭,郝振基的“一臺雙絕”組合??上В瑥V陵遺音不聞于人間久矣!
《西游記?女詐》(高腔)六耳獼猴
“此劇又名《猴變》乃弋腔,侯永奎之父侯益才最為擅長。獼猴變旦角后的表演,既要有猴的狀貌,又要有旦角的風(fēng)度。此劇最難在化妝變臉,從猴臉變旦角,而后在幫腔曲子里變回猴臉。要沒有很嫻熟的勾臉功夫以及表演技巧很難駕馭,現(xiàn)在具體如何表演只能是傳說啦!后輩不會此劇,幸喜侯玉山先生留臉譜。”(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女詐》一戲,為高腔傳統(tǒng)劇目。在實際上主干情節(jié)近似于京劇《青石山》,不過狐貍精變成了六耳獼猴,而且被迷的對象男女對調(diào),變成了凡人小姐董艷芳。六耳獼猴因愛慕董小姐變作書生求愛,附身于小姐身上,大鬧董府。因為小姐非人非猴,故名“女詐”,本情節(jié)不見《西游記》原著,為侯永奎先生之父,著名弋腔青衣侯益才看家好戲。
高腔沒落年代,許多劇目都已佚失,但西游題材還堅挺留存有《女詐》,《詐冰》(講述通天河鯉魚精靈感大王變冰引誘唐僧師徒落水之事)等劇??上П狈礁咔唤踅^跡,《女詐》久不見于舞臺。
《火焰山》牛魔王
昆弋班之《火焰山》為孫悟空牛魔王并重之大戲,當(dāng)年榮慶社郝振基最為擅長,牛魔王也是北方傳統(tǒng)“七紅”之一,北方侯玉山、唐益貴都有臉譜傳世。本戲前面可以接《借扇》一劇(一般是韓世昌主演的好戲)湊成全本《三借芭蕉扇》,從開打,撲跌到包袱面面俱到。
《一種情?冥勘》炳靈公
《冥勘》又名《炳靈公》,原為全出《一種情》(又名《墜釵記》)本戲之一折,講述何興娘與崔興哥之愛情故事。如今全出《一種情》僅存留“冥勘”一折,為袍帶花重頭戲。
“炳靈公”即為《封神演義》的黃天化,民間傳說又稱其為“泰山三郎”,是被封為泰山東岳大帝的黃飛虎之子,有“炳靈太子”之封號。在本戲中司掌死者魂魄生死輪回之一環(huán)。何興娘死后,正是炳靈公法外施恩,使何興娘重新輪回人世再度復(fù)活。
本戲炳靈公除花臉應(yīng)工外,據(jù)周傳瑛先生文章描述,作旦也可以應(yīng)工此角色,此時稱作“女冥勘’,為昆班藝人匠心獨運之創(chuàng)造:頭戴小紫金冠帶都子頭,胸?fù)漤椚Γ嘧?,扮成一個面如敷粉的少年大神模樣,狀如賈寶玉,十分討喜。
《青石山》周倉
《青石山》白玉珍飾演周倉
“《青石山》乃昆弋合流,前面的《上墳》以及周公子與九尾狐調(diào)情的《書帷》等用南北合套的昆腔,后面的《賣符捉妖》唱弋腔。關(guān)公“坐龕”前周倉上桌子噴火下腰接旨,還有有剁狐貍尾巴的技巧。臉譜即是鐘馗改金腦門兒,穿戴也是屁股膀子,但披軟靠,八面威帶后兜加翎尾。此乃無雙譜。”(摘自張衛(wèi)東微博)
《青石山?顯像》朱玉鰲飾演關(guān)公,侯益隆飾演周倉,王益友飾演關(guān)平,侯玉山飾演神將之一
后來皮黃班的《青石山》“關(guān)公坐龕“的場面就是學(xué)的昆弋班,不過皮黃班已經(jīng)是n次簡化了,圖片中此場面也是簡化版。如果將此場面擺全,需要打旗金童玉女一對,四名神將兩個俊扮兩個搓臉,八丑八俊十六個大馬童,左周倉扛刀右關(guān)平捧印,兩張桌上坐金面關(guān)公一個,頭戴冕旒冠穿黃蟒抱玉圭(小班一般用金龍令箭代替,后來全改了牙笏了),一張桌上坐紅面關(guān)公一個,頭戴九龍冠褶蟒作“觀春秋”身段,全程演唱角色各有造型保持不動。金面關(guān)公唱弋腔【新水令】打弋腔鑼鼓前后臺一起幫腔;后來榮慶社營業(yè)戲弋腔不吃香,此場又變成唱昆腔【新水令】六句,用昆腔鑼鼓和嗩吶伴奏。同是場面上配合各種彩火繽彩紛呈十分熱鬧。
(本戲關(guān)公弋腔唱段侯玉山,侯廣有二位皆有錄音留存)
北方昆弋版本《青石山》,雖然是皮黃班《青石山》的原型,被借鑒去了不少東西,但是情節(jié)、唱法、技巧皆與京劇版本大相徑庭,更和上世紀(jì)上昆王芝泉、方洋所排演的“狐貍精扎靠踢錘出手”的新編版本沒有任何關(guān)系。這出戲最能體現(xiàn)北方昆曲“昆弋合流”之特色,連綴折子戲中,小公子被狐貍迷的《上墳》、《路遇》等折還是昆腔(馬祥麟曾傳下拿手戲《書帷》一折);到了《顯像》、《捉妖》、《斬妖》等場次,關(guān)公顯像之時,呂洞賓、關(guān)老爺及一眾神將就改唱高腔。而且關(guān)公以金面、紅面兩種臉譜示人(朱家溍、宋丹菊兩位曾有《青石山》錄像,那里的關(guān)公就是金臉關(guān)公作為“龕瓤子”表演。因為幾十年后只有侯少奎演過金臉關(guān)公,加之不知道關(guān)公到底是誰,所以對于這尊金臉關(guān)公形象的來源一直眾說紛紜),演狐貍精的武旦還要求“跐蹺出演”,翻跟頭過包,技巧繁難。其場次古樸精彩,技巧高難,絕對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北昆關(guān)于這出戲傳承的悲傷和狗血故事很多很多,具體的還是去看“朱復(fù)先生談北昆”一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