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大?

首先就這個題目而言,我是先承認了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差距的,然后再問這個存在的差距有多大。
記得很早以前我一表姐就和我說過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差距的,這個差距不是一點點,而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的那種。
具體時間記不大清了,只記得當時她和我說過人存在智商上的高與低,就拿解題速度來說,那些長期霸占班級前幾名的同學就比我們這種處在中游水平的學生強。
那時的我卻不屑一顧,沉浸在自我滿足感當中,天真自信的以為天賦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才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只要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達到超乎常人的水平。
這么想似乎也合乎大多數(shù)人的價值取向,因為我們大多數(shù)從小就開始被各種各樣的雞湯滋潤著,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鯉魚跳龍門,成為人中龍鳳。
就在前幾天,我和幾個朋友在吃飯的時候突然提到了這個話題,一朋友在這個學期突然下定了決心要考研,當著我們的面自信的說要考取中南,他覺得自己不相信什么智商高低之分與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努力了就應(yīng)該會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另一朋友的態(tài)度卻截然相反,因為他清楚自己的底細和分量,所以他說他如果考研的話就會選擇那種在自己努力范圍內(nèi)可以考取得到的學校,而不是一味的盲從。
我是比較認同后者的,關(guān)于努力這個話題,我思考過很多,也不止一次在我曾經(jīng)寫過的文章里面出現(xiàn)。
在我看來,我覺得明白努力的重要性并且知道怎么努力本身更重要,換種說法它也是一種天賦。
就像這周在司馬慧老師的課上她感嘆道的那樣,現(xiàn)在的我們基本上都知道了努力的重要性,卻不知如何去努力,努力的方向不明確。
我自己是有切身體會和感受的,故事得從高中說起。
先說我表哥吧,985學校的高材生,從小就思維敏捷,就連說話的速度也比常人快了1.5倍,各種獎項拿到手軟,沒參加高考通過競賽直接被高校錄取。
儼然他成了我學習的榜樣,成了當時村頭巷尾村里人茶余飯后熱議的焦點,也成了大人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高中三年的寒暑假他都有給我補過課,以物理學科見長的他在給我講解題目的過程中我總是趕不上他思維的運轉(zhuǎn)的速度,有時候為了配合他不辭辛勞的講解,我會不懂裝懂,等到自己做題目的時候卻只能生搬硬套了。
三年下來我的理科成績并沒有實質(zhì)性的提升,其實自己心里還是蠻愧疚的,枉費表哥在我身上付出了那么多卻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回報。
當時的我心里是明白努力的重要性的,但努力的方向卻錯了,不知道朝那個方向走。這種力不從心和盲目的努力換來的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罷了,
我與我表哥之間就是一種差距!
像他這仲與生俱來的天賦就比我們的大多數(shù)有優(yōu)勢,他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標;而我們雖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他所能達到的水平,但太難了,異于常人的難!
話又說回來,在這努力的過程中又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
努力并不是立個flag那么簡單,不是說你天天往自習室跑就是努力,我覺得是在明白自己具有多少分量后再有目的的去努力最重要。
可惜的是有一些人還沒好好地去思考這些的時候就開始努力了,并且還會具有優(yōu)越感,以為自己天天往自習室跑就覺得這一天沒有閑過。
朋友啊,我在這里敬告你一句: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差距的!千萬別瞎努力!一定得思考!
其實明白自己怎么去努力和想要做什么是件很難的事情,就像剛才我自己寫完這句話的時候內(nèi)心是虛的,到目前為止我也不大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我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先把手頭的事情做好,定個階段性的目標然后一步一步地去完成。
在知乎上有關(guān)“人與人之間差距”的話題很多,網(wǎng)友的事例也大同小異,其中有一個觀點我很贊同并摘錄了下來:
你處在同一階級的人比較差距,差距大多來自的于基因。
你處在不同階級的人比較差距,差距大多數(shù)來自于環(huán)境。
正因為差距的存在就有了階層的劃分,而且隨著階層的gu hua又會越來越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也就有了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不管怎樣,我們還是要相信自己的,相信國家相信黨,何況我們的馬爸爸曾經(jīng)還說過這樣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2018.3.11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