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平帝康陵前:尋訪清代樹立的“漢元帝渭陵”石碑
康陵位于咸陽市渭城區(qū)周陵鎮(zhèn)大寨村東側(cè)的田野里,為漢平帝劉衎與王皇后的合葬陵園,也是西漢修建的最后一座帝王陵墓。清代,將漢平帝康陵誤認為漢元帝渭陵,并且在陵墓南側(cè)豎立起兩塊石碑——
新中國成立以來,對西漢帝陵進行全面考古調(diào)查,經(jīng)過科學(xué)的實地勘探和研究后,判斷曾經(jīng)認為的“漢元帝渭陵”是漢平帝康陵。1956年8月6日,康陵被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作為“西漢帝陵”的組成部分,康陵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近年,康陵被劃歸給西咸新區(qū)秦漢新城管轄,開始對康陵進行保護規(guī)劃和旅游開發(fā)。這里臨近公路,周圍視野開闊,遠遠便可以看見帝陵高大的封土。
目前,在康陵封土南側(cè),豎立著五塊石碑,被欄桿包圍起來,從東向西依次為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陜西巡撫畢沅書寫的“漢元帝渭陵”碑、2011年5月豎立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2007年10月30日豎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1981年10月11日豎立的第一批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陜西巡撫陳宏謀等人豎立的“漢元帝渭陵”刊記陵區(qū)保護范圍石碑。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和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碑上,都寫著“康陵”兩個大字。
?
在清乾隆十三年(1748)豎立的石碑上,中間刻著“漢元帝渭陵”幾個大字,右側(cè)刻著“計開圍墻圈地各數(shù)目,圍地東西各長九十丈,南北各寬八十三丈三尺。圍墻內(nèi)地數(shù),東西自陵,至墻各計地?!醯兀刈粤?,至墻計地六丈。西自陵,至墻門計地□□丈,共計地□□七畝二分。陵戶,龐代杰,王吉士。”左側(cè)刻著“巡撫陜西等處地方督察院右副都尉史陳宏謀,陜西西安等處布政使司布政使今陛盛,京兵部侍郎慧中,陜西西安等處丞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武柱,署理陜西西安按察使司公□鹽道孫陳興,陜西西安等處分守西乾啟糧參議道倉旭旦,西安府知府張奎年?!?/p>
?
過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陜西巡撫畢沅書寫的“漢元帝渭陵”碑傾倒在田野里,碑身斷裂,破敗不堪。2016年5月,康陵文管所的工作人員對石碑進行修復(fù),重建高大的碑樓,將石碑保護起來,大氣磅礴,光彩奪目。
唐代以前,人們明確認為這里是康陵。宋代以后,對西漢帝陵的位置已經(jīng)不太清楚,由于康陵封土高大,所以被誤認為渭陵。同時,將漢元帝渭陵誤認為漢昭帝平陵,將漢昭帝上官皇后陵誤認為漢平帝康陵。
?
在畢沅編著的《關(guān)中勝跡圖志》中寫道:“昭帝平陵在咸陽縣東北一十三里”“元帝渭陵在咸陽縣東北一十三里”和“平帝康陵在咸陽縣西二十五里”等內(nèi)容。從此以后,昭帝平陵、元帝渭陵和平帝康陵張冠李戴。
?
劉衎(公元前9年—公元5年),漢元帝庶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哀帝去世,沒有子嗣。王莽迎立劉衎為帝,年僅九歲,即漢平帝。當(dāng)時,太皇太后臨朝,大司馬王莽秉政。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將女兒嫁于平帝為皇后。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駕崩,葬于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