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雙詩歌賞析|含英舞蹈唱詞中的古典文化

????在ER04-6中,相信大家一定都對回到古戲臺時,含英獨舞時的唱詞印象頗深。作為古詩詞愛好者,在初讀這段詩詞時,我感受到了來自其韻律意境之美的震撼,故手自筆錄,以深入品讀,不知竟已熟讀成誦。因而決定以詩歌賞析的方式細(xì)品其語言,奉上拙作,還請過目。
概覽:
全詞內(nèi)容如下:
沾枕飄花,眠香倦夜,春流不住
葉鼓風(fēng)聲,燈分瘦影,激切蟬歌雨
翼飛遙向,秋云萬里,誕傲孤矜自許
待冬來,蒼山振雪,摶翮拍云高舉
隨身用舍,行藏拼卻,別路猶追孫楚
誤網(wǎng)樊籠,后生輕雋,空老文宣父
拂云萬丈,南冥高蹈,自在我心安處
再來對塵海鯨膾,長歌薤露
????看格律,全詞共24短句,三至七言皆備,蓋屬古體詩之類(實乃歌舞之唱詞,與最初之曲子詞相似,但格式長度更近《詩經(jīng)》)。通押一 “u” 韻,但實際上是“u”,“ü”相雜。
????在戰(zhàn)雙WIKI的劇情回顧中,“翮(hé)”字誤作“翻”,“薤(xiè)”字誤作“蓮”。
????我在網(wǎng)上搜索過全詞,并未發(fā)現(xiàn)出處,蓋為文案組親筆。劇情中含英提到此詞乃“黃金時代一位九龍詞人”所作,蓋指文案自己。
釋義:
沾枕飄花,眠香倦夜,春流不住
????前2句蓋為倒裝,即“飄花沾枕,倦夜香眠”,飄落的花沾在枕上,在困倦的夜晚香睡,描繪出一副春眠之景。第三句“春流不住”,頗有傷春悲秋,感時傷懷之感。恰如歐陽修《蝶戀花》“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古人常感嘆春光易逝,類似意境也多見于閨怨宮怨之詩詞。
葉鼓風(fēng)聲,燈分瘦影,激切蟬歌雨
????上一句時間是春天,這一句直接寫夏季之景。樹葉鼓起風(fēng)聲,蟬歌如雨。沒太讀懂“燈分瘦影”,蓋指主人公于燈下孤影徘徊。
翼飛遙向,秋云萬里,誕傲孤矜自許
????誕傲,意為狂放傲慢。矜(此處應(yīng)讀作jīn),在這里應(yīng)是自尊,自大的意思。自許,是自夸的意思。
????此句寫秋景:鴻雁南飛,朝向遠(yuǎn)方,秋云萬里,而主人公狂放傲慢,自尊自夸卻又孤獨。先寫景,再抒情。有點讓我聯(lián)想到李清照:“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一個才女,滿腹辭藻,卻經(jīng)受國破家亡之難,只能“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孤矜自許,借酒消愁。
待冬來,蒼山振雪,摶翮拍云高舉
????蒼山,即白皚皚的雪山。振字化靜為動,用法甚是清奇巧妙。摶(tuán)意為盤旋飛翔(語文課本上的解釋),翮(hé)字意為羽毛中間的空心硬管。莊子《逍遙游》有云:“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寫冬景,山巒銀裝素裹,鵬鳥拍動翅膀,盤旋飛行,高翔于云上。
隨身用舍,行藏拼卻,別路猶追孫楚
????隨身用舍,行藏拼卻,應(yīng)作“行藏用舍,隨身拼卻”?!靶胁赜蒙帷背鲎浴墩撜Z·述而》,行:做,實行。藏;退隱。用:任用。舍:不用。整個成語意為謹(jǐn)行儉用?!捌磪s”是不顧,不管的意思?;蚩芍弊g“隨身任用或不用,不顧實行或退隱”。
????“別路猶追孫楚”,化用宋之問《送杜審言》頸聯(lián)“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孫楚字子荊,西晉文學(xué)家,少負(fù)才氣,盛氣傲人,仕途坎坷,年四十余始參鎮(zhèn)東軍事,后團(tuán)傲侮石苞,免官。宋之問以孫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杜審言才學(xué)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詩人對宦海沉浮之感和對友人杜審言的惋惜之情。同時,孫楚盛氣傲人的性格也似與上文“誕傲孤矜自許”相呼應(yīng)。
誤網(wǎng)樊籠,后生輕雋,空老文宣父
????網(wǎng),名作動,被網(wǎng)困住。樊籠,關(guān)鳥獸的籠子,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境地。后生,年輕人,晚輩。輕雋(qīng jùn),飄逸瀟灑。
????“文宣父”,歷史上受封文宣的有孔子和北齊初代皇帝高洋??鬃踊蚍Q宣父。此處“文宣父”蓋指孔子。
拂云萬丈,南冥高蹈,自在我心安處
????莊子《逍遙游》有云:“南冥者,天池也?!?/p>
????這句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句,意境遼闊,胸襟開闊。結(jié)合劇情,“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正如含英回到九龍時在古戲臺獨舞。
再來對塵海鯨膾,長歌薤露
????膾(kuài),細(xì)切的肉。宋代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有云:“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溟即是海。“喚廚人斫就”四句,寫出夢境里的浪漫性。這是作者有意虛構(gòu)的情境,這里著力寫出夢中人的豪情勝概,寫法上很有點浪漫主義氣派。在這里化用,也符合浮英枕夢行劇情中“夢境”這一主要元素。
????薤(xiè),又名藠頭或作剃頭,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一種蔬菜類植物?!掇丁穼儆跇犯断嗪透琛は嗪颓犯柁o,原先它與《蒿里》都是古人出喪時唱的歌,相傳齊國的田橫不肯降漢,自殺身亡,其門人作了這兩首歌來表示悲喪。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表現(xiàn)了一種歷經(jīng)世事的豁達(dá)。最后的長歌薤露,是在懷念已逝之人,為詞的結(jié)尾添上了一絲滄桑。結(jié)合劇情,也是對九龍城從黃金時代末到現(xiàn)在物是人非的慨嘆。
總結(jié):
結(jié)構(gòu)上,全詞可分為三段:
1-4句:分寫四季之景,其間暗含主人公的性格情感。
5-6句:主人公的人生遇到困難,受束縛而不自由,歷經(jīng)坎坷,懷古傷今。
7-8句:歷經(jīng)千帆后的主人公終于心安釋懷,以闊達(dá)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
語言上,這首詞朗朗上口,韻律十足,多處用典,辭藻優(yōu)美。
整體上,是一首非常不錯的詞。
先淺淺賞析到這里,希望能帶給大家新的理解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