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舊聞】北京奧運會:傳遞和平與友誼
2008-08-06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羅哲文 我有話說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在繁衍發(fā)展的歷程中,孕育了燦爛的文明,追求和平、友誼、進步成為民族精神的精華。古往今來,我們民族一直和世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對外交往中都講究友好、重視禮儀。我們有包容和好客的傳統(tǒng)。現在奧運會在我們國家舉辦,這是一個加強同世界的溝通和交流的難得機會。從申奧成功到現在,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的工作,這些都能從我們身邊的變化中看得見、摸得著。 新中國成立以來,體育運動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尤其是乒乓球運動,在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曾經為我們國家的外交事業(yè)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在這個時候,其實還有一個活動就是文物外交。當時我們組織了很多的文物,到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展覽,和“乒乓外交”同時推出。通過這些紐帶,逐步同一些國家建立起了聯(lián)系和溝通的渠道,打開了外交局面。 體育運動在人類歷史上早有記載。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人也有著悠久的運動競技歷史。從古代文獻記載來看,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從發(fā)掘出的漢代畫像中可以看出來,當時就已經有了運動競技,其場面宏大令人嘆服。再如古代埃及,從4000年前的文物畫像上,也反映出了當時盛行的體育運動場景。古代希臘關于運動競技的內容則更多。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祥地,希臘人的運動史更為完整和豐富??傊?,體育運動作為一項社會性活動,在世界各地逐漸地流行和發(fā)展,并且從久遠的古代發(fā)展至今,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歡迎,說明體育運動本身具有廣泛參與性,滿足了人們相互交流、傳遞友情、加深聯(lián)系的需要。奧林匹克運動傳承的和平、友誼、進步的價值理念,是其從產生到發(fā)展,再到為世界人民所接受并躍升為世界性的一流體育盛會的重要因素。 這次奧運會在北京舉辦,我感到特別高興,也一直在關注。今年我已經85歲了,能夠趕上和親眼見證這次偉大的盛會,備感榮幸。我自己也特別喜歡體育運動,以前經常打乒乓球,從小就喜歡游泳,年輕時來回游了好幾次長江?,F在我也還騎自行車鍛煉。我還喜歡登山,現在還堅持登山。前幾天在大雨中,我還在福建龍巖登山5個多鐘頭。因為經常鍛煉,我現在身體很好,這都得益于運動。為了支持北京奧運會,我一直在為宣傳奧運做工作,如參加了宣傳奧運徒步萬里行活動。2003年,我參加了“絲路飛鴻、奧運之光”活動,那年我80歲,我們穿過了羅布泊,到了樓蘭古城;另外在北京市地稅局組織下,我還參與制作了一套北京古建筑印花稅票,宣傳奧運、宣傳古都歷史文化,這個工作歷時5年。作為一個古建文物研究的工作者,在北京的古建筑保護和維護方面,我也做了一些工作。我希望這次奧運會辦成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運動會,向世界傳遞出中華民族的文明理念,推動世界的和平、友誼和進步。 (作者為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專家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