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濕反復除不凈,關鍵在于“斬草要除根”!老中醫(yī)一句話點醒了我

很多年輕中醫(yī)都會遇到一個難題,那就是痰濕。我們說這個痰濕黏膩重濁,如油裹面,致病廣泛不說,還很難清理干凈,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吃藥的時候癥狀減輕一點,藥一停就立馬復發(fā)。所以我年輕的時候啊,遇上這個痰濕也很是頭疼。

我父親也是位老中醫(yī),可以說我走上中醫(yī)這條路就是受到了他的影響,他經驗豐富,經手過很多疑難雜癥、棘手病例,所以在我初出茅廬時,很多不懂的問題都會請教他老人家,其中就包括了怎么治療痰濕這個難題。

我父親認為啊,這個痰濕主要是跟脾腎兩臟有關。因為痰濕其實就是代謝失常的水液,而脾是負責運化水液的,腎呢則是主管水液代謝的。如果脾腎兩臟的功能失常呢,水液聚集在體內就會形成痰濕。而痰濕又會阻遏氣機,氣郁必生內熱,所以痰濕體質的人一般也會伴有內熱。
但是化痰藥呢,一般都是溫燥為主,像陳皮、半夏它們的藥性都是比較溫燥的,你用它固然可以溫化痰濕,但是也會加重內熱,這個熱邪反過來又會影響脾腎兩臟的功能。所以很多人化痰化不干凈,問題就出在這里,你光顧著化痰了,沒去管這個內熱,可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了。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呢?我們在燥濕化痰的同時,還要再加一點清熱涼血的藥來清這個內熱,比如說赤芍、牡丹皮啊都有清熱的作用。并且熱邪也容易傷津,加上化痰藥的溫燥也容易傷津,所以一定要適當?shù)难a充一些津液,像生地、知母這些,就有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如果這個人濕的癥狀比較重呢,比如說下肢水腫啊,腹股溝潮濕,或者小便不利等等,出現(xiàn)這些癥狀的時候呢,可以再加一味車前子來利水滲濕。這樣搭配著去用,在化痰的同時又兼顧了清熱、補充陰津,解決了后顧之憂。

所以我父親經常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治病如同打仗,不能光顧著上陣殺敵,還要斬草除根,處理善后,這樣才能保證敵軍不再進犯。這句話我至今都深記于心,并且受益匪淺。今天我把它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啟發(fā)。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了,感謝大家的觀看,我是賈醫(yī)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