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產出和短期匯率

2021-12-29 21:16 作者:wwbs  | 我要投稿

總需求的決定

總需求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 消費

  • 投資

  • 政府購買

  • 經常賬戶余額

其中,消費主要由可支配收入,即Y-T決定:

  • Y-T越高,即國民收入越高或稅收越低,人們就能消費更多,總需求就越高

經常賬戶余額(即出口-進口)則由實際匯率和可支配收入共同決定:

  • 實際匯率E(P*/P)越高,我國商品相對外國商品就越便宜

    • 出口的量就更多,進口的量就更少

    • 但同時,出口的價值就更低,進口的價值就更高

    • 不過我們一般認為,量的影響占主導地位

    • 因此,實際匯率越高,經常賬戶余額就越高

  • 可支配收入越高,意味著人們會增加對所有商品的購買,包括進口商品,因此經常賬戶余額越低

至于投資和政府購買,我們則將它們視為外生的、給定的變量。


總需求函數(shù)

將剛才的幾個因素匯總,我們可以得到下面這個式子:

image-20211229142416852

C代表人們會花可支配收入里的多少用來消費;

CA代表經常賬戶余額,它由實際匯率和可支配收入共同決定。

用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來表示它就是:

image-20211229143044880

來簡單分析一下:

  • 情形1:匯率上漲(即本幣貶值)

    • 匯率上漲會使CA增加,而其他的幾項都不會變化,因此總需求增加

  • 情形2:可支配收入增加

    • 一方面,它會導致消費的增加;

    • 另一方面,它會使進口增加,即讓CA減少。

    • 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影響比較復雜:

    • 但很明顯的是,增加的消費是包含增加的進口的,前者大于后者

    • 因此,總需求最終還是增加


據(jù)此,我們可以做出圖像,來表示可支配收入和需求之間的關系:

image-20211229143118042

(注意到,這條線的斜率是小于1的,因為Y增加1單位,D增加的必然小于1單位)

那么均衡也就會是:

image-20211229143343294

DD曲線

在其他條件給定的情況下,如果匯率上漲,總需求就上升,而產品市場的均衡點也會隨之變動:

image-20211229143633960

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匯率和產出具有正相關關系:

image-20211229143502063

得到的這條DD曲線,給出了在產品市場均衡下,匯率和產出的組合。

現(xiàn)在來分析一下,其他因素的變動對這條DD曲線的影響:

  • 情形1:政府購買增加

    • 在給定的匯率下,政府購買增加,會使總需求,進而也就是總產出增加。

    • 表現(xiàn)為DD曲線向右邊移動

  • 情形2:我國價格水平相對提高

    • 在給定的(名義)匯率下,我國價格水平的提高,就意味著實際匯率(EP*/P)的下降,即本幣實際升值

    • 那么總需求,進而就是總產出會減少,表現(xiàn)為DD曲線左移

(其他的情況就不分析了,大同小異)

AA曲線

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的均衡我們前幾節(jié)課已經學過了:

image-20211229144353440

可以發(fā)現(xiàn),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總產出增加,會導致本幣利率的上升,進而使匯率下降(本幣升值)。

因此,我們就可以得出匯率和產出具有負相關關系:

image-20211229144627335

做出的這條AA曲線,反映了在貨幣和外匯市場均衡下,匯率和產出的組合。

導致AA曲線移動的幾種情形在前面幾節(jié)里面都講過了,這里就不分析了。

DD曲線和AA曲線的結合

image-20211229145151839

這個圖表明,當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同時均衡時,匯率和產出會是什么樣的。

那如果當前的匯率和產出不在這個均衡點上呢?比如像下面這樣:

image-20211229145321518

我們都知道經濟最終會回到均衡。但問題是,怎樣回到均衡?是直直地沿最短路徑回到均衡嗎?亦或是彎彎曲曲地隨機移回去?

當當前經濟處于圖中這個點時,它既不滿足產品市場的均衡,也不滿足資產市場的均衡。

但它會先回到資產市場的均衡:因為現(xiàn)在這種情況給了人們套利空間,人們通過套利交易會幫經濟很快地先達到資產市場的均衡。

但為什么不是先回到產品市場的均衡呢?因為產出和需求的調整往往是比較慢的。

因此,向均衡的調整路徑看起來就會像這樣:

image-20211229150011081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臨時性變動

為什么要強調是“臨時”的呢?

臨時意味著,這個政策在將來不久就會逆轉,因而也就不會影響到人們的預期。

  • 情形1:貨幣供給增加

    • 很顯然,DD曲線不會動,而AA曲線會向上移:

image-20211229150916924
  • 情形2:政府購買增加

image-20211229150948204

(這些都是學過的知識,就不展開了)

保持充分就業(yè)的政府政策

  • 情形1:世界對我國產品的需求暫時減少了

    • 使用財政政策,比如增加政府購買,就是把DD曲線再推回去,這樣匯率和產出都會回到原始水平

    • 使用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會讓AA曲線往上移,產出會回到原水平,但匯率卻來到了比之前高的E3

    • 很顯然,它表現(xiàn)在圖上,就是DD曲線的左移

    • 那么現(xiàn)在均衡點就跑到了充分就業(yè)水平的左邊,我們該采取什么措施來保證就業(yè)呢?

    • 答案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可以,但它們有著不同的“副作用”

image-20211229151504279
  • 情形2:我國貨幣的需求暫時增加了

    • 如果用貨幣政策,增發(fā)貨幣,就是把AA曲線拉回原來的水平,匯率和產出回到原水平

    • 如果用財政政策,比如增加政府購買,會讓DD曲線向右移,產出回到原水平,但匯率來到了比之前低的E3

    • 表現(xiàn)在圖上,就是AA曲線向下移,即在相同的產出下,匯率下降(本幣升值)

    • 想象一下,DD曲線不動,而AA曲線下移,那均衡點就跑到了左邊

image-20211229151930512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永久性變動

既然是永久性的了,那人們的預期也會跟著政策改變。

  • 情形1:貨幣供給永久性增加

    • 當貨幣供給增加,最直接的肯定是貨幣市場變化,導致利率下降,進而使匯率上升

    • 但是,既然是永久性增加了,人們會預期本幣貶值,即預期匯率變大,外匯市場里面那個曲線內“凹”的程度會減少(簡單來說就是往上移),也會導致匯率上升

    • 兩個效應疊加在一起,匯率會上升一個較大的幅度

    • 回想一下貨幣和外匯市場均衡那張圖:

image-20211229153519020
  • 但經濟會一直保持在2點嗎?不會的。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知道,貨幣供給的增加在長期內帶來價格水平的同比例上漲,也就是會讓AA曲線向下,DD曲線向左移。最終,它們會回到充分就業(yè)的地方:

image-20211229154018083

  • 情形2:政府購買永久性增加

    • 貨幣增發(fā)不增加產出是很好理解的,貨幣中性嘛

    • 但為什么政府購買的增加也不會增加產出呢?

    • 因為政府購買的增加會讓本幣升值——這“擠出”了我國的凈出口

    • 最直接地,這會讓DD曲線右移

    • 但人們同時也會預期本幣升值(回想臨時性的情況),也就是AA曲線會下移。最終,經濟還是會回到充分就業(yè)的水平

image-20211229154519084
  • 因此我們發(fā)現(xiàn):政府購買的增加并不會在長期內增加產出!

(在宏觀經濟學中,我們也學過政府購買的“擠出”——不過那時是政府購買影響了利率,進而擠出了投資;而這里則是政府購買影響了匯率,進而擠出了凈出口)

宏觀經濟政策和經常賬戶

經常賬戶很重要(具體怎么重要,請自行看書),因此我們再創(chuàng)造一條曲線XX,單獨來描述經常賬戶處于理想水平時,匯率和產出的組合。

image-20211229155751033

回想一下開頭,CA和E正相關,而和Y反相關。因此,如果給定CA=X不變,如果E上升,Y就要跟著上升,即匯率和產出正相關:

image-20211229155904770

這里有個點:XX曲線的斜率一定是小于DD曲線的。為什么呢?

書上的解釋不是很清楚,我換一種方式來講:

先看DD曲線。

當Y增長了,總需求有兩個部分會發(fā)生變動:消費會增加,而CA會減少;

而我們知道,收入的增加不會100%地轉化為消費,因為人們會拿出一部分錢存著,還會拿出一部分錢去買外國商品;

那么,再算上一個CA的減少,我們現(xiàn)在的總需求和總產出之間,就會有一個巨大的gap;

為了彌補這個巨大的gap,匯率就要上升很多。

比如說,我們設產出增加了100,消費增加了60,凈出口減少了30;那么,E的上升帶來的CA增加,就要有(100-60)+30=70這么多。

因此,DD曲線上,E對Y的變化的敏感程度,即DD曲線的斜率,就會很大。

現(xiàn)在來看XX曲線。

當Y增長了,CA會減少。那么為了維持CA不變,E就要增加。

但E要增加多少呢?只要彌補Y增加帶來的CA減少就夠了,而不用管消費增加的相比產出增加少的那部分,也就是剛才的(100-60)這部分,因此E就不用像剛才那樣增加那么多

因此,XX曲線的斜率會更小。


現(xiàn)在,我們可以開始分析了。

情形1:貨幣供給增長

  • AA曲線會向上移

  • 因此,新的均衡點會跑到XX曲線的右上方(如點2),即E高于使CA維持在理想水平的水平

  •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貨幣供給增長會使CA在短期內增加

情形2:政府購買增加

  • DD曲線會往右移

  • 新的均衡點跑到XX曲線的右下方(如點1),即E低于使CA維持在理想水平的水平

  • 因此,政府購買增加會使CA在短期內減少

貿易流量的逐步調整和經常賬戶的動態(tài)分析

J曲線

上面的分析隱含著一個前提:本幣的貶值將立即改善CA,而本幣的升值將立即惡化CA。

但實際上,CA對匯率變化的反應不是這么簡單的。

因為,進出口商品的數(shù)量是不會隨著匯率變化立刻調整的,但它們的價值則會;

因此,在本幣貶值的那一刻,CA實際上是惡化的——商品的數(shù)量不變,但價值卻下降了;

只有隨著時間流逝,進口商品的數(shù)量減少,出口商品的數(shù)量增多,最終,CA才會相比原來得到改善。

因此,CA的變化趨勢如圖:

image-20211229205508489

其最初部分,即2-3之間的部分,形狀像字母J,我們將其稱為J曲線。

匯率轉嫁和通貨膨脹

在我們前面的分析中,名義匯率的變化不會影響到價格水平,即匯率波動完全轉嫁到進口價格上,即轉嫁度為1。

轉嫁度:當本幣貶值1%時,進口產品價格上漲的百分比。

image-20211229210157872
image-20211229210245154

這會造成什么影響呢?

如果本幣貶值,CA不會像突然下降那么多,因為外國廠商會相應地進行降價(以外幣計量),即進口沒有增加那么多。那么,J曲線效應就不再會那么明顯了。

而既然外國廠商會相應地進行降價,那么進口產品的量就不會變化那么大(對于出口也是一樣)。換句話說,貿易量的調整會變得緩慢。


再來看通脹。

名義匯率的增加帶來總需求的增長,但這種增長同時也會加劇通脹,從而提高P。

而實際匯率為EP*\P,E和P一起增加,我們實際上無法確定最終實際匯率,進而也就是CA是如何變化的。

另外,P的增加其實也類似于部分轉嫁,這也會減弱J曲線效應。


產出和短期匯率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宣武区| 运城市| 开鲁县| 绵竹市| 辽阳市| 云龙县| 扎赉特旗| 望城县| 年辖:市辖区| 恭城| 夹江县| 曲沃县| 辽源市| 句容市| 沁水县| 策勒县| 宁城县| 长海县| 同德县| 留坝县| 胶州市| 高尔夫| 龙州县| 扎鲁特旗| 高青县| 城口县| 潼关县| 齐齐哈尔市| 舒兰市| 和政县| 淳化县| 仙居县| 新源县| 云龙县| 广南县| 双城市| 峡江县| 巴中市| 台东县| 库车县|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