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閱讀】《經濟學人》應該怎么讀?

《經濟學人》之于托福雅思等英語考試閱讀,就像《讀者》之于高考作文。
那些不知所云的經濟類科技類主題文章,很多都是出自于這本雜志。
雖然讀起來也許會稍顯吃力,但這也讓它成為拓寬閱讀材料,提高閱讀能力的最佳選擇!

那么《經濟學人》都包含哪些內容?
應該怎么讀?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這本傳奇的雜志~
內容板塊
1.The world this week:主要是對過去一周發(fā)生的時事進行梳理,有點類似BBC和CNN的新聞報道,包含時事新聞和財經類新聞。對應音頻朗讀的語速較快,適合作為聽力訓練材料。
2.Leaders:即社論,對本周熱點事件進行報道和解讀,文章長度中等,每篇的單詞量在500到1200之間。社論文章往往寫得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個人認為是TE中最有閱讀價值的板塊之一。
3.Letters:讀者來信,經濟學人的Letters版塊刊登了每周的讀者來信,雜志的定位為面向全球高端人群,給經濟學人寫信的讀者包括大學教授,高層政府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甚至還有國家元首。這些信件用詞精確,論證嚴謹,非常具有可讀性。
4.Briefing:該板塊主要是對一個特定的熱點話題進行深度討論,一般每期都會有一個話題,比如之前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世界杯,谷歌,在線教育,大學改革等。推薦閱讀。
5.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s, China ,Asia, Middle East and Africa ,Europe ,Britain ,International:這些板塊分別是對世界各大洲和三個國家(美國,中國和英國)的本周熱點報道和評論。
6.Business:商業(yè)板塊,主要報道解讀本周全球熱點商業(yè)新聞,信息量大,是很好的商業(yè)信息獲取渠道。
7.Finance and economics:財經新聞,主要是對相關財經新聞的報道。值得一提的是經濟學人并不純粹是一本專業(yè)的財經雜志,它其實是一本覆蓋了政治,科技,文化,藝術,商業(yè),財經等的綜合雜志。即使是財經板塊也對讀者非常友好,沒有太多復雜的專業(yè)術語,文章中有時候甚至連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這樣的單詞都會拿出來解釋。所以各位不用擔心因為專業(yè)知識不夠而讀不懂文章。
8.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板塊,大部分文章長度在500到1500詞之間。文章難度較高,有時候會出現不少專業(yè)術語。據說是考研文章的重點題源。
9.Books and arts:文化及書籍板塊,主要內容是書評和對一些文化現象的討論。這個板塊的文章往往生詞較多,用詞也偏文學化,想提高詞匯量的同學可以重點精讀此板塊的文章。
10.Obituary:訃告。經濟學人中很多訃告寫得愛憎分明,人物形象刻畫非常生動,比如之前對撒切爾夫人,曼德拉和馬爾克斯的訃告寫得都非常精彩,推薦閱讀。
11.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主要是一些商業(yè)及財經指數。

了解《經濟學人》的內容板塊之后,我們開始進入正題啦~
一、如何讀懂《經濟學人》
關于政經類的題材大家在平時可能不常接觸,但讀這本雜志并不需要專業(yè)的知識,就算遇到一些術語,也會有相應的解釋,易讀性很強。
但即便如此,對于剛接觸這類文章的人來說,閱讀起來還是會有一些難度,可能會出現讀不懂的情況。
那么,遇到讀不懂的情況,怎么辦?
1.詞匯方面:
《經濟學人》中有一些看上去很高級的詞,而這些詞在閱讀甚至寫作部分非常好用。比如說要表達“下降,減少”的意思時,文章中不是用"decrease",而是經常用"plummet, shrink, plunge, slump"。?
表達“上升,提高”時則喜歡用"skyrocket或者leapfrog"。
當說明某事物前景美好時并不是用"promising",而是用"rosy, sanguine, cheerful"這些詞。
對于在考試中被用濫了的"famous",則有"celebrated, prominent, renowned, prestigious"這些詞來代替。
這里提醒大家,如果遇到了這一類“高級”詞匯,還是要先多讀一讀文章、查一查例句,結合語境熟悉一下這些詞的使用方法之后再用在自己的作文里。
而對待生詞,很多同學剛開始往往充滿熱情以及學習動力,每個生詞查一下還要標注上詞性例句啥的。
這么讀的話可能過不了一周就想放棄了而且讀《經濟學人》,就是要練習在生詞干擾的情況下,如何整體把握文章脈絡以及其他細節(jié)陳述。
但是對于一篇文章的核心詞或者是很多文章反復出現的高頻詞,還是建議大家真的查一下,記下來。
當然如果你在閱讀時發(fā)現生詞太多太多,根本無法大致理解文章在講什么,那么就要充實一下自己的詞匯量了。

2.語法方面:
英語的句式結構相對規(guī)范,尤其是遇到較長的句子的時候,更是得借助語法這個工具:
The first quarter did look suspicious. Growth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was the weakest since the depth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property market, a pillar of the economy, crumbled. China reported real growth (ie, after accounting for inflation) of 7% year on year in the first quarter, but nominal growth of just 5.8%. The only way to arrive at the higher real figure was to put the GDP deflator, a measure of inflation, at -1.1%. That implied the economy suffered broad-based deflation, a bizarre claim given that consumer prices rose by more than 1% at the same time.
以上面引用段落的最后一句為例,一遍讀過去,會發(fā)現有很多個動詞,不好確定這個句子真正的謂語在哪里,也就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具體意思。這時我們就可以運用語法知識來判斷一下:
逗號之前的句子出現了 implied、suffered 、broad-based 幾個詞,這幾個詞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在形式上都以 -ed 結尾,尤其是前兩個詞 implied 和 suffered 都可以用作謂語動詞,一遍看過去不能完全理解句意。
但是我們知道能做整句話謂語的只能是一個,implied 后面是省略了一個 that ,而 that 之后是一個完整的從句,是具體“暗示”了的內容,suffered 是從句中的主語,suffer 的具體內容是大范圍的通貨緊縮(broad-based deflation),用語法知識可以知道 imply 才是句子的謂語,而 suffer 是從句中的謂語,broad-based 是形容詞修飾 deflation,通過運用語法知識,進行簡單分析,我們理順了句子的意思。
?
經濟學人本來就不是寫給英語初學者看的,所以會出現很多復雜的句式。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可以提煉句子的成分語素,把沒用的去掉。用大白話來講就是誰、做了什么、產生了什么影響或結果…
3.關于語義邏輯:
當然,除了詞匯和語法,還要考慮句子內部、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
比如說引用的段落中的第三句,real growth 和 nominla growth 形成了語義上的對比,而 but 之后的內容才是作者想要強調的內容,緊接著作者就提出了能夠達到這個 real figure 的唯一方法。
所以,利用邏輯關系同樣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楚文章內容。

二、為什么要看《經濟學人》
很多同學對于這本雜志對初的認知是,它可能對我們提高英語水平有一定的幫助,所以我去看了。
但是當看這本雜志到底有什么具體的好處呢??
在《經濟學人》種有很多關于經濟走勢的文章,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借鑒文章中的一些表達,從而用來提煉自己的英文文章。
比如說托福和雅思作文,雅思小作文圖表題,往往會涉及價格走勢,人口變化等等,我們就可以用到《經濟學人》中的一些句式,比如Growth in something was … since …
時間長了,大家也會慢慢發(fā)現,原來一個意思還可以用這么多種方式來表達,讓句子變的多樣化,這些都可以用在你的寫作考試當中,從而獲得一個滿意的分數。
閱讀是一種習慣,不如從閱讀《經濟學人》開始,培養(yǎng)閱讀外刊的習慣,積累地道的表達。
讀完第一遍文章,試著復述文章,從段落到篇章。
再利用字典準確理解用詞,利用基礎語法知識理解句意,運用語義邏輯的關系來理解作者用意。
徹底理解文章之后就可以提煉出好的句型,真正用起來。

歡迎加入雅思交流群:555869189(更多雅思備考資料、雅思考伴交流請加群哦~)
——另附福利:今日進群領取~10月《經濟學人》四本PDF
覺得有幫助的話,轉發(fā)給身邊需要的烤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