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又一次開懟電動車,但仔細看看人家說的也有道理
豐田此前因為多次“開懟”電動車而備受爭議,也被看作在擁抱電動化的大趨勢之下,十分地不積極,轉身遲緩。但盡管如此,最近,豐田又一次對電動車沒有太過客氣。
在2023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豐田章男董事長在與歐洲Automotive News記者交流時,針對豐田對公司計劃如何實現(xiàn)更可持續(xù)未來的轉變,又一次表達了與其他車企不太步調和口吻一致的說法。豐田章男稱“關于電動汽車,我的觀點是:它們是減少全球變暖最重要的技術之一,但并非唯一解決方案?!?/p>

豐田章男的支撐觀點是,并非所有地區(qū)和消費者都可以獲得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這就是他不愿意成為一家全電動汽車公司的原因。他還進一步解釋說,如果沒有足夠的基礎設施,那么過度依賴電動汽車的轉型會影響到很多人。
所以,哪怕大眾等傳統(tǒng)大車企已經(jīng)開始積極推出各類純電動車型,但目前豐田的純電動產(chǎn)品只有bZ4X,當然,美國市場實際上,對電動車并沒有中國市場這么熱捧。
對此,豐田現(xiàn)階段解決方案是,開發(fā)大量混合動力車型,同時考慮如氫能等替代方案。除了純電動汽車外,豐田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投入了大量精力,其氫能驅動的Mirai已經(jīng)面向購車客戶開售。
其實豐田也并非不重視純電動車型,不然也不會研發(fā)下一代電池技術,該項技術承諾做到驚人的1500公里續(xù)航里程,以及實現(xiàn)10分鐘增加960公里續(xù)航的快速充電技術,并且按照豐田計劃,最快在2026年就能落地這項技術。

其實豐田的核心觀點是,電動車并非唯一“王道”, 減少碳排放的最佳方式是提供包括純電動汽車在內(nèi)的多種技術組合。而且豐田多次強調電動車全生命周期的污染問題,主要是生產(chǎn)、充電的電能來源,還有車輛的報廢,廢舊電池處理等問題。

仔細研究,豐田的觀點雖然有給自己的其他新能源技術搭臺唱戲的味道,但很多地方也不無道理,就如這句“純電動汽車并非唯一解決方案,需要技術多元化,才能真正實現(xiàn)低碳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