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思維方式的養(yǎng)成

每天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無非兩種。第一種是這件事情還在向前或者向上發(fā)展,另外一種就是它向下了,或者我們不想發(fā)展了。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讓自己變得更灑脫、更自由、更輕松。比如說我們去津津樂道什么樣的事情?向前發(fā)展的事情、向上發(fā)展的事情。無論我們思考還是和別人交流,我們去談這樣的事情。至于我們不想發(fā)展的事情,或者已經(jīng)向著不好的方向走的事情,我們直接不要去理會,也不需要跟任何人談起或者再去思考。如此,是不是這件事情的溫度自己就下去了呀?
舉例子,例如我們現(xiàn)在正在談合作,有兩個合作。一個合作項目是有希望的,另一個合作項目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意義。我們只講那個有意義的、向上的事情,只思考那件事情就可以了。
例如我們家里裝修完了,但是還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我們如果不能改變這件事情,從此以后連想都不需要想,更不需要向別人談及。因為我們每談及一次、重復一次,煩惱就增加一次。這個過程我們在不停地自我消耗。
所以每件事情都一樣,如果這件事情還要向前走,還可以變得更好,我們就想,就和別人交流。如果不是,我們說都不要再說,想都不要再想,不要在里面糾結。過去的事情不要再談起,沒有意義。
時間長了,我們就養(yǎng)成這種良好的思維慣性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