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乾隆在殿試閱卷時,被一個叫劉鳳誥的考生文章所折服了,連連驚嘆:“有才華!
有一年,乾隆在殿試閱卷時,被一個叫劉鳳誥的考生文章所折服了,連連驚嘆:“有才華!”,于是命他進(jìn)殿面試。然而,一見到劉鳳誥,乾隆馬上就后悔了,自己怎么看走眼了。
劉鳳誥是個江西萍鄉(xiāng)的普通老百姓,可惜母親過世的早,自小跟在父親身邊長大,小家庭中沒有了女主人的操持,日子過的比較慘淡。
但好在劉鳳誥的父親年輕時曾經(jīng)考上了秀才,肚子里有些墨水。
劉鳳誥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之下也對讀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小小年紀(jì)就成了鄉(xiāng)里遠(yuǎn)近聞名的小書蟲。
平時沒事的時候,劉鳳誥就喜歡抱著書籍坐在家門口看。
偶爾有路過的老者看到劉鳳誥小小年紀(jì)就一副老學(xué)究的模樣,也是大感有趣,就略出難題考考他:“孩子,我來考考你,看看你讀書究竟有沒有讀進(jìn)腦子里。禾桿綁秧父抱子?!?/span>
劉鳳誥聽到老者給出的上聯(lián),嘴角微微一笑,便抬頭答道:“竹籃盛筍母懷兒?!?/span>
老者聽完,心中暗自震驚,這孩子看著小小年紀(jì),文學(xué)底蘊竟然如此深厚,對出的下聯(lián)不但工整,連語境都吻合。
自此,老者也收起了輕視的心態(tài),寒暄了幾句后便離開了。
慢慢的,劉鳳誥的名頭也漸漸的傳開了,周邊的百姓都稱呼他為神童。
而劉鳳誥也沒有因為別人的夸贊而洋洋得意,而是繼續(xù)浸淫在知識的海洋中。
到了十五歲那一年,劉鳳誥參加了鄉(xiāng)里的舉人考試,想通過這次機會檢驗一下自己的所學(xué)。最終也是一舉中第,年紀(jì)輕輕就成了舉人。
這下不僅檢驗了自己的所學(xué),也給父親長了面子。
劉父大喜之下,就宣布要在家里擺幾桌筵席來慶祝自己的兒子考上了舉人,并吩咐兒子去隔壁鄉(xiāng)買頭?;貋怼?/span>
劉鳳誥得知后也是非常開心,自己家里從小貧苦,不是逢年過節(jié)的話,一般也吃不到幾口牛肉,而這次父親竟然要買下一整頭牛來做筵席。
拿上錢后劉鳳誥便開開心心的來到了隔壁鄉(xiāng)里的牛場,想要挑一只回去。
可沒想到劉鳳誥正在牛場里挑著呢,卻突然有一頭牛像是發(fā)了瘋一樣就向劉鳳誥沖了過去,劉鳳誥聽到動靜撒丫子就開始跑。
但是跑的時候卻沒有注意自己的腳下,直接摔倒在地,一根樹枝直接刺進(jìn)了劉鳳誥的左眼中。
經(jīng)過搶救后,劉鳳誥的性命是無礙了,但卻永遠(yuǎn)的失去了他的左眼,并且這次事故還在他的臉上留下了可怖的疤痕。
鄉(xiāng)親們都感到十分惋惜,覺得大好的喜事變成了哀事,可劉鳳誥卻不以為然,他笑著對鏡子里的自己說道:“能從瘋牛腳底下?lián)旎匾粭l命已經(jīng)是很幸運了,大難不死必有后福?!?/span>
依照當(dāng)時的律法,考中舉人后便已經(jīng)有了做官的機會,但是那些地方官員在見過了劉鳳誥之后,都直接拒絕了他。
劉鳳誥心中也是非??鄲?,自己空有滿腹才學(xué),但這些地方官員在見到他的相貌之后,根本不給他施展的機會。
盡管接連受挫,但劉鳳誥沒有放棄,繼續(xù)苦讀,慢慢的積累,等待機會。
一直到二十八歲,劉鳳誥認(rèn)為自己沉淀的夠久了。
于是他再次向殿試發(fā)起了沖擊,因為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夠在眾多舉人中脫穎而出,奪得殿試的機會,他就一定能夠靠他的才學(xué)打動當(dāng)今圣上。
常言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劉鳳誥經(jīng)過多年的修身養(yǎng)性、積累與沉淀,在進(jìn)士的考試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當(dāng)時的皇帝乾隆在翻閱到他的考卷時,也是連連驚嘆,給出了極高的評價,并將他列入了殿試的人選之中。
等到了殿試這日,劉鳳誥與其他進(jìn)士來到了大殿中,乾隆急切的問道:“誰是劉鳳誥,站出來讓朕好好看看。”
劉鳳誥不卑不亢的走到了大殿的正中央,抬起頭來,昂首挺胸的答道:“皇上,我就是劉鳳誥!”
可乾隆皇帝看到了劉鳳誥的樣貌卻傻了眼,沒想到自己如此看中的有才之人卻長得這般模樣,不光有殘疾不說,臉上還有如此難看的傷疤,這讓自己如何委以重任,將來他國的使臣看到了,不是要笑話我朝無人嘛!
但自己身為一國之主,也不可直接出言打壓他,便說道:“獨眼不登龍虎榜。”
此言一出,一旁的進(jìn)士們都暗暗嘲笑,陛下此語不就是在勸劉鳳誥知難而退嘛,可劉鳳誥聽到后,面色沒有絲毫的變化,而是挺直了腰桿,豪言道:“半月依舊照乾坤!”
此言一出,四座皆驚,在場的所有人都被劉鳳誥的膽識震撼到了,乾隆皇帝心中也是連連贊嘆:
“好一個劉鳳誥,面對我的出言為難卻絲毫不露怯。心中裝有這般豪情壯志,那我就給他一個機會又何妨!”
殿試之后,劉鳳誥便被封為了當(dāng)朝探花,從此走上了官道,在更大的舞臺上揮灑自己的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