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我也是你恐懼的一環(huán)嗎?”更適合社恐體質的科研指導是它沒錯了!
※ 本文系指南者留學學員原創(chuàng),轉載請聯(lián)系授權
學員背景
H同學
211院校 地理信息科學
打算申請CS方向海外研究生
參與項目
指南者商業(yè)分析科研論文指導
社恐人士的參與契機
在與指南者簽約并確定留學規(guī)劃后,我與背提老師以及家長進行了一番溝通??紤]到我在科研項目經(jīng)歷這塊比較空白,且距離院校申請也還有一段時間,在申請前的這段時間,科研項目的參與經(jīng)歷可能會給我的背景帶來不錯的提升,于是我選擇了參加指南者留學數(shù)據(jù)分析的背提項目。
我的本科專業(yè)是地理信息科學,與傳統(tǒng)的地理專業(yè)不同,地理信息科學在地理的基礎上附加了許多計算機編程,甚至可以說是以計算機學習為主導的專業(yè)。因此,參加數(shù)據(jù)分析的科研項目,學習一些機器學習方面的算法、編程,也能為我的專業(yè)學習提供不小的幫助。
因為我是一個社恐人士,在大學本科期間并不擅長與老師、同學打交道,因此也沒有機會跟隨老師、教授去參加大創(chuàng)或其他的科研項目。所以在我的簡歷中,科研經(jīng)歷這一塊幾乎是完全空白的。但看著身邊許許多多的同學都跟隨導師做出了一定的成果,我對科研項目也逐漸產(chǎn)生了不小的興趣。但之前苦于不擅長與老師溝通,所以一直沒有機會。正巧指南者留學為我提供了一個參與科研項目的契機,我便順勢而為參加了這個背提項目。
項目過程:學習—研究
01.學習
科研項目正式開展前,梅老師先和我溝通了解了我的情況,包括學校、專業(yè),以及對python、機器學習的掌握程度等等。由于我本身python和機器學習的知識基礎比較薄弱,梅老師在初步了解了我的情況后,便據(jù)此為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學習計劃,例如對python的學習、對機器學習的簡要了解等。同時也依照分類、回歸、調參、特征工程等專題分別幫我制定了理論和代碼方面的學習計劃。
在科研項目初期,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進行該項目所需的基礎知識的學習理解。不像一些不負責任的老師,在課程教授過程中只是簡單地告訴你該用什么代碼實現(xiàn)就ok了。梅老師的每一門課程都講解得十分清晰且全面,他會先用模型、圖表、公式等數(shù)學辦法來講清楚機器學習方法的原理,再通過代碼講解、舉例說明等方法讓我對該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夠將理論落到實處,運用到實踐當中。
通過梅老師的課程講解以及自己的學習領悟,我對機器學習算法的原理和應用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這也為后續(xù)的科研項目開展工作打好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這期間,梅老師每周都會和我約定一個時間,以騰訊會議的方式解答我本周的學習疑惑并對本周的作業(yè)進行批改。這樣的形式既能給到我自由思考的時間,鍛煉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我也能在老師指出問題之后及時修改,這樣一來,科研項目開展的效率也是不錯。
02.研究
正式研究開始之前的最后一項工作便是查找參考文獻。除去代碼編寫部分,最令我頭疼的莫過于文獻查找了。因為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科學、嚴謹?shù)目蒲许椖?,同時也是第一次撰寫將來需要投遞到國際會議的論文,在參考文獻的查找與篩選方面,我是比較摸不著頭腦的。但梅老師并沒有因為我提出的問題比較簡單、無腦就敷衍我,而是認真地教給我了一些文獻查找的辦法及要求。此外,梅老師也根據(jù)研究內容為我提供了文獻查找思路,最后成功解決了我在文獻查找方面的問題。
在研究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兩個問題。其一,由于數(shù)據(jù)本身的一些限制,如果只用分類或者回歸一種方法來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的話,可能會對研究的精確度造成一定的影響。于是我向梅老師提出了這一問題,在得到梅老師的建議后又與李教授進行了討論。討論過后,決定對原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將其劃分為適用于分類與回歸兩種方法的兩類數(shù)據(jù),分別進行探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方法也成為本次研究的亮點之一。
其二,我發(fā)現(xiàn)原數(shù)據(jù)中還包含了經(jīng)緯度相關的信息,于是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將經(jīng)緯度與幾個著名地標結合起來進行了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我適當?shù)剡\用了本科專業(yè)的相關知識,得到的結果對研究不同地標、地區(qū)之間的差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研究過程中,不論是梅老師還是李教授,都會對我每周匯報的內容做出評價并提出建議,對于我做得好的地方老師們會積極鼓勵我,對于不好的地方也會直截了當?shù)刂赋?,并給我提議如何修改。在老師們的耐心指導下,我對論文進行了不斷地打磨,最終得到了滿意的研究成果。
收獲:告別科研懼怕
在科研項目最后的論文撰寫階段,梅老師和李教授也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李教授在整體的布局和構造方面給我提供了很好的建議;梅老師則是在細節(jié)之處,例如圖表的選擇、字體、排版、用詞等方面協(xié)助我進行修改完善。最終,本次科研項目的論文也已成功收到了國際會議的錄用函。
回顧整個項目過程,在其中我不僅學到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它作為我的第一次科研經(jīng)歷,我也了解到了參加并完成一個嚴謹、科學的科研應該有哪些步驟,需要做些什么,這樣的經(jīng)驗對我來說是極為寶貴的。此外,在科研過程中,我還學會了如何與老師打交道、如何鉆研問題、遇到問題如何解決以及如何將所學的東西與我的專業(yè)結合起來等,這些經(jīng)驗對我來說都可能是很難從其他地方學習到的。
像我前面說過的,因為個人的性格原因,之前提到科研我其實是有一點懼怕的。但這一次的背提項目參與經(jīng)歷,不管是對接的工作人員也好,還是梅老師、李教授等,都非常的友好且負責,對我這樣的科研小白循循善誘,最終也取得了一個不錯的成果。在此也感謝指南者的工作人員以及梅老師、李教授對我的包容與教導。
總的來說,雖然整個項目過程并不輕松,但從結果來看,一切都是值得的!這個背提項目于我而言是一次寶貴的學習和成長機會,讓我有機會去接觸科研、了解科研,同時也讓我這樣一個科研小白不再懼怕科研。通過項目的開展,我不僅學習到了我未曾接觸過的機器學習領域的知識和技能,還培養(yǎng)了多多提問、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我相信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定會在我未來的學習和職業(yè)發(fā)展中發(fā)揮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