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市洋縣:走進良馬寺,尋訪覺皇殿
在漢中市洋縣西郊,謝村鎮(zhèn)四紅村旁邊,有一座著名的良馬寺。由于洪水泛濫和戰(zhàn)火焚燒等原因,這里絕大多數建筑被毀,只剩下了一座覺皇殿。2013年3月5日,這座大殿被公布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雖然良馬寺已破敗不堪,但是覺皇殿始建于元代,為陜南地區(qū)為數不多的元代建筑之一。因此,擁有這么一座元代的“國寶”,1992年4月20日“良馬寺覺皇殿”便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2017年春節(jié)之際,我和家人去四川旅行。2月2日,返回途中,經過洋縣的時候,專門前往四紅村,尋訪良馬寺覺皇殿。在城固縣駛下高速公路,沿城洋公路,跨過湑水河。離開公路,順著小路,還沒有進入四紅村,便看見道路盡頭大殿翹起的一角,如同“猶抱琵琶半遮面”一樣。
繞過一排民房,周圍一片空曠,良馬寺覺皇殿赫然呈現在眼前。覺皇殿即大雄寶殿,始建于元中統(tǒng)二年(1261),殿長約18米,寬約15米,高約12米。大殿坐北朝南,前檐面闊三間,后檐面闊五間,即所謂的“明三暗五”的形式。
在大殿前的墻壁下方,鑲嵌著民國十九年三月重修大殿時的碑刻,可見這座所謂的“元代建筑”,也經過了歷代的不斷翻修。根據文獻記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咸豐元年(1851)、同治十三年(1874)、光緒年間(1875—1908)、宣統(tǒng)二年(1910)、民國九年(1920)、民國十九年進行多次重修。
相傳,良馬寺為洛陽白馬寺僧人慧能于元中統(tǒng)二年(1261)主持修建,也就是南宋景定二年。雖然南宋尚未滅亡,但是洋縣所在的漢中,已經被蒙元軍隊占領。這里偏安一隅,名僧云集,香火旺盛,原本有山門、鐘鼓樓、覺皇殿、睡佛殿、羅漢殿、毗盧殿等宏偉的建筑。
轉眼之間,繁華落盡,昔日的輝煌一去不返。離開之前,透過門縫,我向殿內窺探了一下,泥塑的佛像端坐其中,很久已經沒有香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