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祭拜
帝堯作七廟,以享先祖。 按《書經(jīng)·舜典》: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 《傳》:文祖者,堯文德之祖廟。 疏:《正義》曰:知文祖是廟者,咸有一德,云七世之廟,可以觀德,則天子七廟,其來(lái)自遠(yuǎn)。堯之文祖,蓋自堯始祖之廟,不知為誰(shuí)也。帝系及世本,皆云黃帝生元囂,元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即如彼言,黃帝為堯之高祖,黃帝以上,不知復(fù)祭何人,充此七數(shù)。況彼二書未必可信,堯之文祖,不可強(qiáng)言。 按《路史》:帝堯作七廟,立五府,以享先祖而祀五帝。祭以其氣迎牲,殺于庭,毛血詔于室,以降土神。然后樂(lè)作,所以交神明也。 七廟,古制,虞禋六宗。尹言七世之廟,禮酬六尸。一尸發(fā)爵,六尸旅之,非自后世。虞嘉云:七廟不始于周。建隆元年,張昭議堯、舜、禹皆立五廟,二昭二穆,與始祖商,改立六廟,昭穆外增契與湯。周七廟,親廟外,加太祖。此先儒牽于《禮緯·元苞》,非孔子意。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