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超實用的文言詞類活用知識總結,趕緊收藏!
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一個詞臨時改變了它的語法功能,具備了另一類詞的語法特點,這種現(xiàn)象叫做詞類活用。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左右欲刃相如”,“刃”原為名詞,“刀口”的意思,在這里作動詞用,“用刀殺”的意思。
詞類活用不同于詞的兼類和一詞多義。一個詞經(jīng)常具備兩類詞的語法特點,是詞的兼類。一個詞固定地具有幾個義項,是一詞多義。如“使”,有“出使”和“使者”兩個意思,一為動詞,一為名詞,屬于詞的兼類,也是一詞多義。
而詞類活用是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一個詞臨時改變了它的語法功能,具備了另一類詞的語法特點,進而產(chǎn)生某一新的意義的一類語法現(xiàn)象。

一、活用為一般動詞
活用為一般動詞是指原屬于名詞、形容詞或者數(shù)詞,在特殊的條件下,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而靈活用作動詞,臨時具備了動詞的語法特點。
1.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①左右欲刃相如。(“刃”即“以刃殺”,用刀殺)
②沛公軍霸上。(“軍”,駐扎)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④范增數(shù)目項王。
⑤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⑥唐浮圖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2.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①謹庠序之教。(“謹”,重視/認真從事)
②素善留侯張良。(“善”,與……交好)
3.數(sh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①六王畢,四海一。(“一”,統(tǒng)一)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行千里)
二、活用為使動詞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而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這個動作,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
1.名詞的使動用法。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骨肉”,使白骨生肉)
②縱江東父兄憐(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王”,使……稱王)
2.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降”,使……投降)
②項伯殺人,臣活之。(“活”,使……存活)
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①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小”,使……變?。?/p>
②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yǎng)之,昂其值。(“昂”,高,即“使其值昂”)
4.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
①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二三”,使……二三)
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并列變成四皇,與五帝并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三、活用為意動詞
1.名詞的意動用法。
①侶魚蝦而友麋鹿。(把……看作/當作……/以……為……)
②糞土當年萬戶侯。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①漁人甚異之。(異: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爱愔?,即“以之為異”認為這件事奇怪)
②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小,認為……?。?/p>
③大將軍鄧騭(zhì)奇其才,累召,不應。
3.數(shù)詞的意動用法。
一死生為虛誕。(一,把……看作一樣)

四、活用為狀語
1.名詞作狀語。
①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以兄長之禮)
②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像蛇一樣)
③(秦王)卒廷見相如。(在……時/上,當……時候)
④(項伯)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樣)
⑤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⑥朝濟而夕設版焉。
⑦于是項伯復夜去。
2.動詞作狀語。
①兒懼,啼告母。(哭著)
②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五、活用為名詞
1.動詞活用為名詞。
①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到達的人)
②國無盜賊,道不拾遺。(丟失的東西)
③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所見到的景象)
2.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的地方)
②吾被堅執(zhí)銳,赴強敵而死。(……的鎧甲,……的兵器)
六、為動用法
為動用法表示“主語為賓語怎么樣”。謂語可以由動詞、形容詞或活用的名詞充當。
①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為……而死)
②等死,死國可乎?(為……而死)
③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喪,為……治喪)

注: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高考語文資訊”,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