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誰是香港電影的“福將”?

「在文字中證道?!茰I」
誰是香港電影的“福將”?
這個問題相當有趣。
從影響力層面來講,大致可分為三個層面,也即人物、商業(yè)和品質。
人物指演員自身的知名度和人氣、商業(yè)即電影票房,而品質則指向演員作品的水準,包括頂級商業(yè)大制作和小眾文藝電影兩類。
換句話說,影響力就是標簽。
而所謂“福將”。
盡在其中。

第一個福將,必然應該是李小龍。
他終結了“古裝刀劍片”,轉而創(chuàng)出功夫片的新類型。
以《唐山大兄》《精武門》和《猛龍過江》《龍爭虎斗》四部電影,在三年內兩朵奪香港票房年冠并三度打破影史票房紀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紀錄,而《龍爭虎斗》則在票房上擊敗很多同期上映的一級好萊塢大片。
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功夫片的開創(chuàng)者、截拳道創(chuàng)始人、武術宗師、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這是李小龍個人標簽的一部分。
一代傳奇。

第二個福將,可以是洪金寶。
這是一個全才。
他不但編、導、演皆通,更經常身兼監(jiān)制、制作人和動作指導等要務于一身。
若論全球知名度,毋庸置疑,他當然不能及李小龍,甚或也不及師弟成龍和“功夫皇帝”李連杰。
然而回頭來看,在李小龍之后,洪金寶擎起了香港動作電影的大旗,并以一己之力,開創(chuàng)了時裝動作片的潮流,其后再由成龍將之發(fā)揚光大。
其巔峰或在1985年,當年他有三部導演兼主演、兩部監(jiān)制的電影闖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也即年冠《福星高照》、年亞《夏日福星》,以及排在第四名的《龍的心》、第五名的《僵尸先生》和第七名的《智勇三寶》。
大家或都記得,昔年成龍、周潤發(fā)和李連杰三人聯(lián)袂奔赴好萊塢。
其中并無洪金寶的身影。
但在1998年,他主演了一部好萊塢制作的動作警匪劇《過江龍》,該劇收視率位居全美同時段無線電視冠軍,獲得TVGuildAward美國年度電視最佳新劇獎、ViewersVoiceAward最受歡迎最佳新電視劇獎、第九屆觀眾票選大獎和最受歡迎黃金時段新影集。
“最靈活的胖子”,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標簽。
而洪金寶的能量,并不止于此。

第三個福將,自然就該是成龍。
他是第一位獲得好萊塢終身成就獎的中國演員。
模仿過李小龍,被古龍嫌棄過樣貌不佳,卻終于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巔峰之時,其影響力冠絕整個華語影壇。
其經典作品,包括有《警察故事》《醉拳2》《紅番區(qū)》和《我是誰》。
如果說動作演員里誰最能打,可能很難有確鑿答案。
但若論搏命,成龍第一。
全身傷患無數(shù),比如面頰骨和脊椎骨移位、頭骨凹陷、胸骨骨裂、頸骨受創(chuàng)、鼻骨撞裂等,而諸如脫臼、擦傷、掉牙、肌肉撕裂等等,根本不當回事。
僅以此論,成龍就值得尊敬。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總計奪得過六個香港年冠,其中五次打破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也憑《尖峰時刻》系列電影,攫取了驚人的全球票房。
影壇至強者之一。

第四個福將,周潤發(fā)。
香港之子,開創(chuàng)了香港電影的梟雄片時代。
他當然并不是第一個演江湖片,并以梟雄角色著稱的演員,但若論綜合影響力,他的那些前輩們,或都不及他走得遠。
入行十年,方憑一部《英雄本色》崛起,也才摘掉了“票房毒藥”的帽子。
而所謂雙周一成,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其實只有一周一成,整個香港影壇,也就是周潤發(fā)和成龍的龍爭虎斗,直至后來周星馳崛起。
拍畢《和平飯店》,他消失在香港影壇,奔赴好萊塢。
但其好萊塢之旅非但并不順暢,更可謂浪費了自己的“黃金十年”,回溯而論,除了片酬的大幅上揚,幾乎一無所得。
在職業(yè)生涯中,周潤發(fā)總計奪得過四個香港票房年冠,其中三次打破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坐擁《英雄本色》《秋天的童話》《阿郎的故事》《喋血雙雄》和《賭神》等作品,曾創(chuàng)下四年內三奪金像獎影帝的驚人紀錄。
淵渟岳峙、大將之姿。

第五個福將,周星馳。
喜劇的元素,在香港電影里非常多見,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有專門的“喜鬧劇”出現(xiàn),橋段則不外乎“大鄉(xiāng)里出城”“癩蛤蟆想食天鵝肉”之類的故事。
而在李小龍猝然離世之后,功夫片熱潮驟降。
轉而有《七十二家房客》《鬼馬雙星》《半斤八兩》和《賣身契》等市井、喜劇類型的諷刺電影大行其道,許冠文也因此晉升第一代喜劇之王。
無厘頭電影,其實并不是周星馳的首創(chuàng),從個人閱片而論,早在王晶的《青蛙王子》中,陳百祥的表演,其實就已經頗有無厘頭的風范。
但周星馳憑《賭圣》《逃學威龍》《鹿鼎記》《唐伯虎點秋香》及《大話西游之月光寶盒》《食神》等電影,將無厘頭電影的威力發(fā)揮到極致,也奠定了新一代喜劇之王和上世紀九十年代“商業(yè)票房神話”的地位。
職業(yè)生涯總計拿過八個香港票房年冠、六次打破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
進入新世紀后,以身兼出品人、制片人、監(jiān)制、編劇、導演和主演于一身的《少林足球》,奪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三個大獎,再以一部《功夫》名震華語影壇,又曾以導演的《美人魚》在內地影壇創(chuàng)下驚人的逾三十三億的票房紀錄。
其港影聲望,直若滔天巨浪。

上述五人。
皆可入列港影福將陣營。
也是巔峰之選。
但每個時代,都有后浪來襲。
所以本篇前浪。
只是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