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物志16:父親墳前救老虎,老虎每日為其送來一只鹿祭祀亡父
江西人物志(16)歐寶
中國古人常說,天人合一,天人感應(yīng),認(rèn)為人與自然息息相關(guān),人與自然命運與共、性情相通。因此,古代流傳了很多以孝行感化、感染動物的故事。這些故事,其中有傳說夸大成分,但更有其真實原型和合理內(nèi)核,是在真實故事基礎(chǔ)上,被人們在傳播過程中進行了藝術(shù)加工。東漢時孝子歐寶以孝行感染老虎的故事,就展現(xiàn)了這一原則。

歐寶,東漢時豫章郡廬陵縣人。關(guān)于其家鄉(xiāng)籍貫,歷來有幾種說法。一種認(rèn)為他是吉安市吉水縣人,一種認(rèn)為他是吉安市永豐縣人,另有吉安市安??h一說。我認(rèn)為前兩種說法較可靠。史書一般記載歐寶為豫章郡人,今吉水和永豐均在漢豫章郡內(nèi)。而今安??h,故漢安成縣,在漢長沙郡內(nèi)。
史載,歐寶非常孝順。父親去世后,歐寶心痛父親的離世,為了給父親守孝,在墓里搭了個屋子,日夜住在父親的墓穴里。

一日,歐寶碰到當(dāng)?shù)孬C戶正在追捕一只老虎。老虎筋疲力竭,跑不動了,就鉆到歐寶的墓穴里避難。獵戶來了,詢問歐寶是否看到一只逃跑的老虎。歐寶說,那只老虎已經(jīng)跑遠了。獵戶于是加緊前去追趕。由于歐寶提前將自己的蓑衣蓋在了老虎的身軀之上,因此獵戶并未發(fā)現(xiàn)躲藏在墓穴里的老虎。
在歐寶父親的墓穴里待了許久,等到獵戶走遠了,老虎察覺危險已去,才走出墓穴。為了感謝歐寶的救命之恩,此后每個月,這只老虎都會叼來一只鹿,用作歐寶祭祀亡父的貢品。

中國民間流傳了許多動物報恩的故事,這些故事無不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哲學(xué)“善有善報”的樸素哲理,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自然觀,成為中國禮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