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 | “安史之亂”的“史”
◎楊順儀
《報告文學(xué)》雜志2009年第12期載有《永遠的李白》一文,文中有一段話:“李白真是一個忠君的文化人,六十一歲時,當(dāng)聽說太尉李光弼在征兵鎮(zhèn)壓亂軍史可法時,他又毅然從軍,可惜身體有病‘半道而還’,以當(dāng)涂作為終老之地?!边@是典型的張冠李戴。
史可法是南明弘光政權(quán)兵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曾率兵阻擊來犯揚州的清軍,最后城破,不屈而死。這樣一個距離唐朝七八百年的后人,大唐將軍想打也鞭長莫及。
其實,李光弼欲鎮(zhèn)壓的是“安史之亂”元兇之一史思明。史思明,突厥人,與安祿山同鄉(xiāng)。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他與安祿山一道,以奉密旨討伐楊國忠的名義,發(fā)動“安史之亂”。不久,安祿山被他兒子所殺,史思明假降唐廷,“外示順命,內(nèi)實通賊”。羽毛漸豐后,乾元二年(759)他僭稱帝,自號大燕皇帝。后被其子所殺。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2年第1期《一針見血》欄目?!兑会樢娧窓谀繗g迎投稿,投稿可發(fā)送至郵箱:yaowenjiaozi2@163.com。)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