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的興起,日本古墳時代和大和國的發(fā)展——日本簡史3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日本這個國家和大和這個民族似乎在古代史存在感不高,甚至到了中古時期咱們對日本人的印象還是一種“倭寇”的狀態(tài)。到了近現(xiàn)代又很快加入列強行列,與之同流合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最終成為了很多中國人心中的壞蛋形象

日本地貌
那么說這種對于日本國家和民族的這種片面的印象對嗎?
那當然對!日本這個國家本來文明發(fā)展就晚,而且直到中古時期也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到了近現(xiàn)代發(fā)現(xiàn)打不過西方人后干脆就直接加入,如何就是后來的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了。

日本位置
所以事兒都干出來了,還不讓人說咋地?歷史不管你的初衷和出發(fā)點,只看最終歷史的發(fā)展和你到底干了什么以及影響。關于近現(xiàn)代歷史上法西斯干的事是洗不白的,歷史不管你出發(fā)點是啥,干了就是干了,大大方方承認就好了嘛
而日本的歷史可不僅僅只是近現(xiàn)代這么點,從日本的繩文時代到今天的令和時代,污點那是數(shù)不勝數(shù)。當然咱們在這里也不是刻意黑日本,歷史上哪個國家不是?

從古至今但凡有點歷史的國家和民族都或多或少有一點不光彩的黑歷史,但同時也少不了酷炫拽的高光時刻。所以才說咱們對于日本的印象是對的,但同時也是不全面的
那么,究竟怎樣的日本才是一個全面的日本?日本的A面和B面是怎樣有機結合的呢?咱們又該怎樣看待日本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呢?

咱們本系列就通過歷史時間軸為主要線索,帶大家從較為宏觀的層面簡單了解了解日本的歷史發(fā)展。
當然真正的日本歷史或者民族又豈是幾篇文章幾萬字就能講得清楚講得完的?專業(yè)史學研究人員的幾十萬上百萬學術專著都不一定講得明白幾個細瑣問題

咱們這個系列更不可能給大家揭露日本發(fā)展的全貌,所以咱們頂多算是“拋磚引玉”,給大家簡單科普。而本期咱們的視角就聚焦在日本的古墳時代
古墳/大和時代(250-592)
咱們上期講到日本彌生時代的邪馬臺國,基本上被今天學界認定是日本國家的起源。再往前的就算不上“國”,跟部落聯(lián)盟似的

邪馬臺國
而邪馬臺國的出現(xiàn)本就是彌生時代的中后期,等到這個國家制度發(fā)展成熟之后,更是進入了下一個古墳時代
說起古墳時代很多人字面詞組都看得懂:一個是“古墳”嘛,一個是“時代”嘛。那么這倆一組合是啥意思?。抗艍灂r代是說日本遍地古墳嗎?
欸!你還別說,還真是這樣!

日本古墳時代名稱的來源還真的取自于當時日本有很多“古墳”。當時日本的上層統(tǒng)治者特別喜歡大量營建“古墳”(原因后文會講),所以后世學者干脆講這段時期稱之為“古墳時代”
當然這些“古墳”非那些“古墳”,這些古墳其實應該叫“新墳”或者“今墳”,因為主要就是用來埋葬死者的巨大的穴式土堆

日本古墳
而這些墳的制作排場之大也使得在當時基本只有貴族或者王族才能享用,所以這些古墳更像是一種“帝王陵”或者“貴族陵”。咱就簡單想象成日本版本的“金字塔”和“帝王谷”就可以了
再到后來,因為日本喪葬習俗的逐漸改變,尤其是火葬的流行,使得古墳的風俗逐漸式微最終消失。時至今日日本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這種“古墳”也不過七十一座

古墳
古墳講完了,那為啥這個時期也叫大和時代?大和是啥?大和跟古墳有啥關系嗎?
咱們其實都知道今天的日本民族叫大和民族,所以也有人把大和跟日本等同的。但是往上追根溯源,最早的“大和”其實更多指的是日本奈良盆地東南部一帶的地名(本人地理很渣方位可能不是很準確)

奈良盆地
而到了古墳/大和時代之后,大和當?shù)睾雷逯g爭雄爭霸,最后這當中之一的“大王”取得“盟主之座”,于是乎這個“大王”成為了“日本皇族(天皇)”的祖先。
而隨著影響力和勢力的日漸擴展,這個大和出身的豪族自然就成為了當時的統(tǒng)治者,所以大和時代大和時代就是這么來的(當然其他說法還有很多,這只是其中我個人比較認可的一種)

然后后來的古墳的習俗也跟這個大和有相當程度的關系,比如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統(tǒng)治者的喜好也能推動古墳風俗的發(fā)展和流行。或者民間的風俗的流行影響力統(tǒng)治者...
總之“古墳”也好,“大和”也罷,這個名稱體現(xiàn)的是當時社會的特征,而命名自然是后世命名的,包括說古墳/大和時代的時間劃分也多是后世所為

事實上越是古代越是古老的時間段越無法準確劃分,包括說咱們上期講到的彌生時代,我在文章里面采用的說法是公元前300年到公元后250年左右,但其實哪有那么精確啊?光是各種版本的說法都裝滿一火車了
所以像什么什么時期的時間概念大家有個印象就好,不必太較真,咱也不考試不答題是不是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咱們氣考試答題,那就捧著教科書死背唄,管它是不是真的呢

真正需要準確掌握時間點的可能要數(shù)學者、人類學家、考古工作者或者歷史研究者這類的了。所以古墳/大和時代的時間本文就姑且采用250-592年的說法
天皇
而咱們前文講到出身大和的豪族在成事之后,當中的“大王”成為了后來“日本皇族(天皇)”的祖先,而一說起“天皇”這個名稱,大家可能才一下子感覺有日本那味兒了

日本天皇形象
那么這個日本天皇真的來源于此嗎?日本的天皇起源是什么?最早起始年代可以追溯到哪?
關于日本天皇一脈的傳承,越往前爭議越大,原因很簡單,因為越往前越無法佐證。
大家想想看今天的日本天皇甭管是感冒發(fā)燒還是退位傳位,至少咱們都能通過渠道知道或者被記錄下來。那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天皇怎么辦?沒辦法打電話,沒辦法上網,文字記載相當少啊,所以也就爭議很大

天皇裝束
至今為止關于日本天皇最早的起源問題爭議依舊不少,就算學術界不爭議,在歷史上上也不一樣?。撼r歷史寫的日本天皇能跟日本歷史書寫的一樣?
所以這就導致了咱們這些外行人云里霧里。比如日本就有人吹他們的天皇早在宇宙誕生前就有了(當然有點夸張了),以此證明日本有幾萬幾萬年的歷史(也是想瞎了眼了)

而有吹日本的,自然也有踩的。這點大家都很能理解,因為很多歷史文化要配合著當代政治的(好!點到為止,不能往下說了)。所以咱們本期基本采用咱們官方一點的觀點來講一講日本天皇和古墳時代的關系
根據日本方面的文獻記載,日本最早的天皇大概是神武天皇,但是這個更像是古代神話傳說而非歷史,所以咱們不接受這種說法

日本傳說的神武天皇
此外還算有名的就數(shù)垂仁天皇,是日本歷史的第11代天皇,但從他公元前29年活到公元后70年的歲數(shù)來看,好家伙一百多,我咋那么不信呢?
再往后什么景行天皇、成務天皇、仲哀天皇諸如此類的就更不用提。那么說這些都是假的嗎?都是日本人杜撰的嗎?
欸!也不盡然,有些人的事跡確實在史書中有零星出現(xiàn),而且確實也不能一竿子打死。但咱們要說的是,日本的這些個天皇絕對沒有日本人夸得那么久遠和厲害,當然咱們也不能否定存在的可能性

所以當日本歷史時間軸一直從神文時代經過彌生時代到達古墳/大和時代之后,終于出現(xiàn)了咱們前文講的大和豪族。
據傳說當初率軍從日向進入大和的磐余彥,就是日本的首代天皇——神武天皇(這個版本的觀點是認為神武天皇是存在的,只不過時間上被日本人給提前了)。
除此以外,還有的人認為“天皇”的名稱是經過原來“大王”的稱號改過來的,而這個變化也正是4世紀后期的大和國(這又是一種說法)。

當然這些說法還有很多,篇幅有限不一一列舉。總之日本天皇的稱號的習俗大抵就開始于彌生-古墳時代這段期間。這背后也體現(xiàn)了古墳時代日本國家的發(fā)展
大和國(4-7世紀)
在日本進入古墳/大和時代之后,興起的國家就是這個所謂的“大和國”。

大和國的興起
大和國也被稱為是倭國、大倭國。是公元4-7世紀之間日本古代的一個奴隸制國家,跟此前的邪馬臺國基本上差不離,但因為大和國晚于邪馬臺國,所以比前者更成熟發(fā)展一些
而咱們前文說的大和時代、大和時代,這個名稱就跟這個大和國有很大關系。事實上日本歷史很長一段時間都叫“大和”。到了7世紀的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國號才由“大和”改成了“日本”。(PS:也是大化改新后,日本的君主才改稱的天皇)

大和國的發(fā)展
而這個大和國家最早是以近畿大和地方為中心,后來逐漸逐漸外擴,最終成為了一個所謂的“全國性政權”。這個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被稱為“大王”(深入骨子里的中二?)。
相傳這個大和國實力還不弱,曾經在4世紀的中葉組建了所謂的“大和國家聯(lián)軍”去入侵朝鮮半島(看來朝鮮半島跟日本之間自古相愛相殺)。
據日本歷史的記載,日本人在公元391年入侵朝鮮半島,先后征服了當時的百濟國和新羅國,而后敗于朝鮮半島北方、屬于中國歷史的高句麗。

大和國與朝鮮半島
當然在朝鮮半島的歷史記載來看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至少日本沒能征服百濟和新羅,頂對算騷擾。而至于歷史究竟如何,相信大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再回到日本,這個時期的日本不僅向朝鮮半島進軍,而且在對周邊的征服和探索當中,逐漸逐漸就把日本島地形摸清了,一點點形成了日本這個國家的大致輪廓

大和國大致范圍
而時間發(fā)展到了5世紀之后,這個大和國更上一步,實現(xiàn)了全國性的政治統(tǒng)治,正式確立了倭王權的所謂“倭五王”時期。開始有了“大一統(tǒng)”的味道
而五世紀早已是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了,不要說奴隸制國家的繁榮,就是封建時代的小高峰——秦漢時期咱們也都經歷過了,所以此時的日本文明發(fā)展距離大陸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所以這一時期的日本從大陸吸取了很多先進文明(吸收對象不限于中原),從政治制度到生產方式;從朝鮮半島到東南亞小國,日本人幾乎無所不吸
后來倭五王還多次遣使去中原朝廷,并接受了當時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國宋高祖劉裕的冊封,成為所謂的“安東將軍”。

但經過發(fā)展壯大后的大和國心態(tài)就不一樣了:倭王武之后的大和國就決議脫離中原王朝的冊封體制,準備徹底擺脫中原王朝(看來日本自古就是這尿性),走上獨自走“天下”的世界王者的道路(中二氣息濃度飆升中)。

所以在進入6世紀之后的大和國,不但完成了“全國統(tǒng)一”建立起了全國政權——大和政權,還完成了政治的獨立、社會的發(fā)展,最終為日本歷史新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小結
從彌生時代進入古墳/大和時代,日本進入了奴隸制國家的時期。先后的邪馬臺國和大和國更是為日本文明的發(fā)展添磚加瓦,終于日本在6世紀踩下了加速猛沖的油門......

那么進入新時期的日本又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大和國還能維持多久?為何說飛鳥時代對日本歷史相當重要?日本歷史到何時才進入封建時代?
歡迎持續(xù)關注本系列,敬請期待下期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