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死去必托夢
讀過本專欄前三篇文章的人都知道,我認(rèn)為《紅樓夢》故事是一場大夢,作者給這一場夢起的名字就叫“紅樓夢”,而到了故事終了,主人公會徹底醒悟,然后一切煙消云散。因而紅樓夢中所有人都是迷夢中人,都陪著賈寶玉做那一場紅樓大夢。正因?yàn)槿绱?,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的時候,寧榮二公之靈才委托警幻仙子警醒賈寶玉,望他早日“跳出迷人圈子”,而警幻用來警醒賈寶玉的方法,不只是令他在仙界與可卿仙子領(lǐng)略閨閣風(fēng)光,還令他欣賞《紅樓夢組曲》,奈何賈寶玉終究是“癡兒竟尚未悟”,也就是他一開始沒有夢醒。而組曲代表的十二金釵同其判詞一樣,告訴我們這些女子的命運(yùn),其實(shí)都是在一場大夢中經(jīng)歷的命運(yùn),可是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書中死去的女兒,臨死或剛剛死去的時候,都會給書中尚且活著的人托夢。
例如,秦可卿死去時給王熙鳳托夢,金釧死去后,被父親揍的昏昏沉沉的賈寶玉恍惚中看到金釧來哭訴死因,尤二姐吞金自盡前尤三姐曾給她托夢,晴雯死去后也曾給寶玉托夢,還有一個人,雖然死于八十回后,但是我們也可以從曲詞中非常明顯的看到,她死去時曾給父母托夢,這個人就是元春,元春曲詞[恨無常]中說:望家鄉(xiāng),路遠(yuǎn)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就是告訴我們,元春死去時曾經(jīng)給父母托夢,告訴她自己已經(jīng)命入黃泉,要家人盡早退步抽身,不要一再癡迷,最終走向不歸路。
書中所謂“活著”的人,其實(shí)都是活在夢中,全都是作者營造的那一場紅樓大夢中的夢中迷人,迷人們又在夢中做夢,夢到死去的故人來告別,而來給他們托夢的所謂“死去”的人,其實(shí)都是從紅樓大夢中醒過來的人,是被度化后回歸太虛幻境的“出世醒人”。僧道二人在故事一開始,曾經(jīng)說:“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脫幾個,豈不是一場功德?”告訴我們,書中下世的所謂一干“風(fēng)流孽鬼”,是要被度脫,要被點(diǎn)醒后帶回幻境的。在書中,明確被僧道度脫的是甄士隱和柳湘蓮,這兩人并不是死后被度脫的,然后死去后被陰司里的鬼判拉走的是秦鐘和賈瑞,(秦鐘需要特別說明一下,我說過他是情種的化身,他有著為賈寶玉種下情種的任務(wù),任務(wù)完成后,秦鐘便死去了,情種的回歸太虛幻境是幻筆,實(shí)寫的秦鐘死去后被鬼判拉下陰司,是凡俗中人的下場),這些都是男人,而女子則多數(shù)死亡后返回仙界,并且只讓女兒死去才托夢。這表明了作者對女子的珍視和尊崇,說她們都是來自仙界,而非死后歸于陰曹地府。
這也是有證據(jù)的,例如,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時說的是自己要“回去”了,回去,便是返回仙界的意思,因她本來是可卿仙子在凡間的幻身,是情的擬人化,完成了自己在凡間的任務(wù)后便要返回仙界。

再比如尤三姐給姐姐托夢時說:“你依我將此劍斬了那妒婦,一同歸至警幻案下,聽其發(fā)落。”說明二人死去后的歸宿都是警幻案下,而不是陰曹地府。而晴雯死去后給寶玉托夢只說了一句話:“你們好生過罷,我從此就別過了?!笨此茮]有更多的交代,但是作者用了另外一種極為浪漫主義的寫法,讓晴雯通過小丫頭的口,告訴寶玉:“世上凡該死之人閻王勾取了過去,是差些小鬼來捉人魂魄。若要遲延一時半刻,不過燒些紙錢澆些漿飯,那鬼只顧搶錢去了,該死的人就可多待些個工夫。我這如今是有天上的神仙來召請,豈可捱得時刻!’”又說:“我只告訴你,你只可告訴寶玉一人。除他之外若泄了天機(jī),五雷就來轟頂?shù)摹!透嬖V我說,他就是專管這芙蓉花的。”
由此可見,回歸太虛幻境警幻仙子案前,或者說自己受了天界召喚去做花神,其實(shí)都是出離了“紅樓大夢”這場夢境,是提早于主人公夢醒。之所以托夢,是給依舊在夢中的迷人以示意,一個告訴自己是回去了,回到了自己原本在的地方,二是某種前兆,預(yù)示著將來,這一干人等,包括主人公賈寶玉最終都要夢醒,都要回歸太虛。
而明確死在前八十回里面的作者筆下重點(diǎn)關(guān)注的女子,除了尤二姐,幾乎都有托夢之舉,這當(dāng)然是因?yàn)橛榷阍谑篱g已經(jīng)沒有值得她牽掛的愛人和親人,沒有誰值得她去托夢。其他人的托夢,則是夢中托夢,所謂的托夢,卻實(shí)際上是為了點(diǎn)醒那一場所有人正在做的紅樓大夢,被托夢的人,反而是真正處于夢中,活在夢中,終將有一天,都會同前來托夢的人一樣,夢醒后回歸太虛。
根據(jù)此等說法,再來推測一下元春的托夢,元春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這里面有夢字,而在我看來這個“大夢歸”的說法,正是元春從紅樓大夢中醒來歸于太虛幻境的暗示。到時候,元春必然會給家人父母托夢,以告知自己即將歸去。
同理,林黛玉作為女主角,也同樣會托夢給賈寶玉,告知自己即將魂歸離恨天,只是不知道,那一刻作者又會是怎樣一種筆法來書寫,晴為黛影,晴雯的死去,作者都用了那樣神奇的筆法來暗示晴雯魂歸仙界,她做了花神,想必林黛玉的死去,其筆法更加隆重更加浪漫。而林黛玉死去必托夢,則是我們唯一能肯定的一種推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