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賜劉墉跳河自盡,劉墉接旨后卻回家洗了個澡,事后才知真高明
說起劉墉,大家腦海里所浮現(xiàn)出的一定是這樣的一個形象-佝僂著背,但是卻一身正氣,并且是個忠誠耿直的正人君子!
當然,這樣的正人君子自然是會招來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嫉恨-就比如和珅,他就一直和劉墉過不去,有好幾次他都恨不得能將劉墉除之而后快!
有一次,和珅甚至攛掇乾隆賜死劉墉,也不知道乾隆是出于什么心態(tài),乾隆居然真的下了旨意賜劉墉跳河自盡。

只不過,劉墉做了一個很平常的舉動就將這一次危機化解而去!那么,劉墉究竟做了什么事,才讓這個必死的局面得以解除呢?
名臣之后
如果要想知道這件事的始末緣由,我們還是要從劉墉的個人發(fā)跡開始說起-劉墉的父親劉統(tǒng)勛在雍正乾隆年間備受重用,作為劉統(tǒng)勛的兒子,劉墉自然而然地就是清朝的“官二代”。
與其他官宦子弟玩世不恭,游手好閑不同,劉統(tǒng)勛對劉墉的管教相當?shù)膰栏?!不僅在學業(yè)上嚴格要求他,更是著重培養(yǎng)劉墉的性格。
作為官宦子弟,劉墉自幼就生活在父親勤勞公事的影響之下,劉墉養(yǎng)成了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的處事之道!再加上劉統(tǒng)勛對劉墉的教導和培養(yǎng),劉墉最終成為了一個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的棟梁之才!
看著自己的兒子如此成器,劉統(tǒng)勛也很高興。為了檢測兒子是不是真的學到了自己的本事,劉統(tǒng)勛鼓勵劉墉去參加科舉!

劉統(tǒng)勛自然知道父親對他的期望,于是在科舉考試中更加努力,不但直接通過了縣試和鄉(xiāng)試,就連會試和殿試他都是一鼓作氣直接通過!
最后成為了那一次科舉考試的榜眼!在考中進士之后,劉墉被分配到了翰林院,成為了一名庶吉士。從此,劉墉開始了屬于自己的仕途生涯!
入仕之后,他的同僚們發(fā)現(xiàn),盡管劉墉在才能上的確是無可挑剔!但是劉墉的相貌實在是讓人無法恭維-與那些儀表堂堂的新科進士完全不同。
劉墉不僅個子矮,就連他的背都有點駝。看著這樣丑陋的劉墉,他的同僚們都不由得感到忍俊不禁,于是,便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劉羅鍋!

盡管外貌丑陋,但是,劉墉在官場民間的口碑卻實在是上佳!在入仕之后,劉墉做過許多官職-他先后在安徽擔任學政官,在太原和江寧也都做過一把手,在湖南做過巡撫,之后陸陸續(xù)續(xù)在全國各地都做過官!
不論劉墉走到哪里做官,他都始終秉承著心中的底線-那就是廉潔愛民,寬以待人!也正是因為劉墉為官的底線,使得劉墉收獲了百姓們的一致好評!
同時,劉墉這個劉羅鍋的外號也隨著他做官的足跡散播到了全國各地,民間百姓們也多管劉墉叫“劉羅鍋”。只不過,“劉羅鍋”這三個字從百姓的口中說出,似乎要比官員們口中說出來的要更加親切。
后來,為官多年的劉墉由于官聲極佳的原因被乾隆所看中,此時的劉墉已經(jīng)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已經(jīng)是個年近半百的人了!
盡管劉墉已經(jīng)不再年輕,但是劉墉為官的信念還是沒有改變!在進入了中央之后,劉墉被乾隆委以重任!而也就是從此時開始,劉墉的人生才進入了一個新的傳奇階段。

在進入中央之后,由于劉墉為人剛正,乾隆對其人品很是滿意,便授予了其包括督察院御史之內(nèi)的許多官職!乾隆的用意很簡單,你劉墉不是剛正耿直忠誠不二嗎?那我就用你來平衡朝中眾大臣!
可是,乾隆沒想到,劉墉就是個過于剛正的死心眼,晚年的乾隆也被劉墉弄得很是難堪,常常對劉墉恨得牙癢癢!
不過,盡管乾隆對劉墉恨到牙根癢癢,但是乾隆卻說什么都不動劉墉,因為乾隆知道,只要有劉墉在,那么朝中的貪官們就必然會將矛頭對準劉墉!自己則能獲得最安穩(wěn)的朝堂環(huán)境!
而且,劉墉的忠心日月可鑒,自己要是殺了他就肯定要背負一個昏君的罵名!倒不如讓劉墉和朝中的貪官們?nèi)ザ穫€高低,這樣還方便自己看戲!

果然,就像乾隆所預料的一樣,自打劉墉入朝之后,由于其剛正不阿的性格,找引來了一幫貪官污吏們的憎恨!
這幫貪官污吏中最憎恨劉墉的,就是和珅。
劉墉智計脫險
了解清朝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清朝,最大的貪官不是別人,正是和珅這個家伙!此人在乾隆一朝仗著乾隆皇帝對他的寵信和縱容在乾隆一朝大肆結黨營私,貪腐作弊!將整個朝堂環(huán)境變得極其惡劣!
可以說,整個乾隆一朝若是沒有和珅,官吏的貪腐情況會好很多!面對整個乾隆朝貪污的根源,劉墉可以說對和珅一點好感都沒有。

二人不僅從為官的理念上相悖,就連為人的原則上都可以說是水火不容的!因此,劉墉自打入朝之后,就一直在與和珅做著斗爭!
在和珅看來,劉墉和自己作對那就是找死!他和珅何許人也?乾隆皇帝的心腹近臣,乾隆最得力的臣子,他與劉墉相比明顯是自己更受圣寵才對!
只要自己向乾隆說點劉墉的壞話,劉墉豈不是要必死無疑?然而,和珅想錯了,不管他怎么樣在乾隆面前誣陷劉墉,乾隆都不對劉墉動手,反而會寬慰劉墉幾句讓劉墉安心。

乾隆皇帝知道,自己如果這么做的話,和珅一定會更加的嫉恨劉墉,事情的發(fā)展也真的就像乾隆所預料的一樣,看到了乾隆的態(tài)度之后,和珅對劉墉的嫉恨愈發(fā)的深刻,和珅開始想盡一切辦法要將劉墉除掉!
和珅一直在等待機會,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jīng)歷了漫長的等待之后,和珅終于把握住了一次最好的機會!
那是一次正常的朝會散會之后,心懷叵測的和珅在朝會散會之后選擇了單獨面見皇帝,由于和珅地位的特殊,乾隆也沒有多想,就讓和珅進了養(yǎng)心殿!
看著和珅在自己面前有什么話要說的樣子,乾隆很奇怪,往日里和珅都是有什么就對自己說什么,為何今日卻一副有話想說卻不敢說的樣子?
乾隆讓和珅直說,此時,和珅乾隆說了一些有關劉墉的壞話,說他表面上清正廉潔,內(nèi)里卻貪污受賄無惡不作等等之類的。

聽著和珅的話語,乾隆一下子就明白了,今天和珅就是來污蔑劉墉的,在明白了和珅的企圖之后,乾隆并沒有打斷他,而是津津有味地聽著。
過了許久,乾隆總算是聽完了和珅的敘述,此時,乾隆才慢悠悠地開口問和珅,究竟是想要自己怎么樣處置劉墉?
聽完了乾隆的發(fā)話,和珅也不由得愣了一下,他沒想到,乾隆居然真的舍得處置了劉墉!
當下心中狂喜!他要抓住這次機會將劉墉置之死地,于是,和珅便向乾隆提出了賜死劉墉的想法!

乾隆何許人也,他又怎么會不知道和珅的險惡用心?劉墉并不是和珅所說的那樣十惡不赦的奸佞!
和珅這純粹的就是想要借刀殺人,想借自己的手將劉墉這個心頭大患鏟除掉!雖然看破了和珅的內(nèi)心的險惡想法,但是出于玩心,乾隆卻接著和珅的話茬說了下去-傳旨,賜劉墉跳河自盡!
俗話說得好,皇帝一言九鼎,見乾隆動了真格的,太監(jiān)也不敢怠慢,而是急急忙忙地去給劉墉傳旨。
在接到了讓自己跳河自盡的圣旨之后,劉墉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自己勤勤懇懇,卻最后落得個賜死的下場!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陣悲哀!

然而,劉墉冷靜下來之后轉念一想-皇上這道圣旨很明顯就是在耍自己玩??!他是想看看自己會想出什么辦法來解決這次危機!
畢竟古往今來,賜死哪有賜跳河自盡的?想通了這一點后,劉墉沉思了片刻,終于,在他的腦海里,他想出了一條計策-他向使者回復,說自己想回去洗個澡,再去找條河跳河自盡!麻煩使者回宮向皇上通報一聲。使者答應了他的要求,回宮向皇帝交旨去了。
回到家的劉墉急急忙忙地洗了個澡,便趕緊進宮去面見乾隆去了,在聽到太監(jiān)回稟說劉墉求見的時候,乾隆不由得松了一口氣,看來劉墉還是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是的,在下了圣旨之后,乾隆心中也有一些緊張,他挺怕劉墉這個耿直的家伙真的遵守圣旨去跳河自盡去了!
那到時候自己就真的是有口莫辯了!盡管乾隆心里是這么想的,但是身為帝王,帝王的威嚴他還是要有的!
于是他佯裝生氣,大聲質問為什么劉墉要抗旨!劉墉也不甘示弱,堂堂正正的回復乾隆道:不是自己不跳,而是屈原不愿意收自己!
屈原說自己是碰到了昏君被逼無奈才選擇了跳河這條路,你難道也碰到了昏君?
聽完了劉墉的話之后,乾隆明顯一愣!而后不由得大笑起來,看著面前跪倒在地的劉墉,乾隆擺擺手,表示此事就這樣算了吧。
之后安慰了劉墉幾句話之后便派人將他送回了家!于是,這場危及性命的危機,就這樣被劉墉巧妙地化解了。

盡管說,伴君如伴虎,但是只要有著足夠的智慧,再兇猛的老虎也不免的要淪為玩物不是?就像劉墉這次死里逃生一樣,他不就成功地用自己的智慧將乾隆好好地戲耍了一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