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大同市南關唐墓

2022-01-11 10:26 作者:考古快遞  | 我要投稿

大同市南關唐墓

《文物》 2001年07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2000年3月,大同市電力公司在市區(qū)南關建職工住宅樓時,于10號樓基內發(fā)現(xiàn)古墓葬。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得知情況后速派員前往,對施工所占地段(8、9、10號樓基)進行全面鉆探,并對所勘探出的15座古墓葬(編號Ml-M15)進行搶救性清理發(fā)掘。現(xiàn)將情況簡報如下。

一 墓葬形制

這批墓葬位于市區(qū)南關迎賓西路南端,市中行辦公樓南面的高坡地帶(圖一),排列有序,無打破疊壓關系。墓口皆開在0.3~0.6米的土層下,墓葬形式有磚室墓(M3、M7)和洞室墓兩類,而洞室墓又可分為刀把形(M6、M14、M9、M11)和直壁形兩種。豎井式墓道均開在洞室南側,底呈緩坡狀,向墓門方向傾斜,開口大于墓底,呈南寬北窄梯形狀。方向為172。~186。。洞口封門皆以未經燒制的土坯封堵。墓內填土為五花土,未經夯打。以單人葬為多,夫妻合葬墓2座,即M9、M14。葬式以仰身直肢為主,僅M8一例為仰身曲肢狀。葬具除M14.M4有棺外,其他墓葬均未發(fā)現(xiàn)有板灰痕跡(見表一)。以下將幾座保存較好,且有代表性的墓分別介紹。

1.M3北鄰M4,豎穴墓道磚室墓,方向185。。墓室平面呈弧邊方形,用長、寬、厚為30、16、6厘米的灰色粗繩紋條磚,以三順一丁砌筑墓壁,殘高1.26、東西長3.2、南北長3米。甬道位于墓室南端,平面呈長方形。早年遭嚴重盜擾,器物碎片及骨架零亂散置于墓室各處。無鋪地磚。隨葬器物有陶器、銅耳挖及“開元通寶”錢。

2.M14曹氏墓,北鄰Ml,豎井式墓道土洞墓。平面呈“T”形,方向182。。墓道位于洞室南端,長2、寬0.75~0.66、距現(xiàn)地表深3.08-3.2米。墓口用土坯磚封堵,洞室平面呈圓角梯形。生土“凹”形棺床,高出墓底0.14米,上置一棺,長約1.76米,寬、高不明。棺內葬二人,現(xiàn)存骨架二具,頭西腳東,仰身直肢,隨葬器物置于墓室西南角,墓道上口距墓底0.65米處,岀土墓志1合及“開元通寶”錢[枚(圖二)。

3.M9東鄰M10,豎穴墓道洞室墓,平面呈曲背刀把形,方向182。。墓道位于墓室南端,長1.8、寬0.64-0.74米。墓門以土坯封堵。墓室位于墓道北端,拱形洞頂高1.78、底距地表3.48米?!鞍肌毙紊僚_高0.22米,西部置骨架二具,頭南腳北仰身直肢狀,應為夫妻合葬,無棺木痕跡。隨葬器物置于洞室中部及死者附近,墓道內放置墓志1合(圖三)。

4.M4南鄰M3,豎穴墓道土洞墓,方向183。。墓道位于墓室南端,長1.97、寬0.76~0.89米,斜坡墓底,距現(xiàn)地表深3.05-3.36米。拱形頂,洞高0.64~1.08米。洞室平面呈梯形,長2.7、寬0.54-0.86米,內置一棺,長1.75、寬0.4-0.58米。死者為女性,仰身直肢。隨葬器物置于洞室南端和棺內(圖四)。

二 隨葬器物

隨葬品以陶器為主,個別墓中隨葬有銅鏡或幾枚銅錢、飾件等。隨葬器物位置,一般是陶罐、陶壺置于墓道與墓室之間,即置于墓室南端,小件器物放于棺內尸身旁,銅錢置于死者口內或手上。

1.15座墓共出土陶器19件,質地為泥質灰陶和紅陶,采用輪制與模印粘貼相結合的手法。大部分器物表面都是先施白色陶衣,然后以紅、黑兩色描畫彩繪。

I式塔形陶罐6件。標本M6-1,泥質灰陶,輪制,由蓋、罐、座三部分組成,均能分開;蓋圓形子口,上有寶塔形紐;罐圓唇外卷,口微外撇,圓肩鼓腹,下腹稍內收,平底,器座呈喇叭形。通體掛白色陶衣后加彩繪,蓋繪紅彩,罐身四周以墨線勾繪牡丹花四朵,填以紅色顏料,肩部繪花瓣四朵,座繪牡丹花5朵。通高49.8、口徑16.2、 最大腹徑31.2、座徑15-23.4厘米(圖五:)。

II式塔形罐2件。標本M14-1,素面泥質紅陶,由蓋、罐、座三部分組成,形制與I式同,只是在罐的肩腹部模印粘貼六朵單瓣覆蓮和6組獸首紋。通高58.2、口徑19.2、 最大腹徑36厘米(圖七)。

III式塔形罐1件。標本M4-1,泥質灰陶,由蓋、罐、座組成,均能分開。蓋圓形子口,蓋面上隆,頂作塔形紐;罐圓唇外卷,上腹圓鼓,下腹斜直,小平底;喇叭形底座,整體造型較Ⅰ、Ⅱ式瘦長。通體施白、黃彩弦紋帶,上以墨線勾覆蓮紋。通高 55.8、口徑 14.4、底徑 12.4、底座口徑12.5~31.5厘米(圖五∶2)。

Ⅳ式罐 1件。標本 M8-1,泥質灰陶,輪制,素面,圓唇敞口,短頸,圓肩鼓腹平底。肩腹部以白色顏料分繪三朵牡丹花,通高21.1、口徑9.2、底徑12.3厘米(圖五∶5)。

壺3件。標本 M4-2和Mll-2.泥質灰陶,素面,口部捏成三瓣狀,細高頸,圓肩鼓腹,平底,沿、肩各捏制"U"形帶穿紐,桃形器蓋與壺口組成風首狀,壺座呈束腰喇叭口。通高 62、腹徑 24.6、底徑13.8、座徑25.8厘米(圖五∶3、4)。

缽 1件。標本M12-1,泥質灰陶,輪制,素面,方唇斂口,圓肩鼓腹,平底。通高15.6、口徑8.8、腹徑18.8、底徑11.8厘米(圖五∶6)。

三彩罐 1件。標本 M2-1,泥質紅陶胎,圓唇敞口,短粗頸,圓肩鼓腹,平底。通體施黃、綠色釉,器內施滿釉,器外釉不及底,有蠟淚痕。通高11.7、口徑 10、腹徑 14.8、底徑8.25厘米(圖五∶7、圖六)。

2.青釉注壺1件。標本 M9-1,喇叭形口外激,細頸,溜肩,橢圓形深腹,雙帶形曲柄與頸肩相連,肩部與柄對應處有圓柱形短流,底呈實足圓餅狀。施釉不及底,無蠟淚痕。底足露胎,胎體厚重。青色釉質細膩,晶瑩鮮亮,有細微冰裂紋,釉下施白色化妝土。通高11.7、腹徑8.1、口徑4.5、底徑4.8厘米(圖八)。

3.銅器 27件,有鏡、帶扣、帶飾、耳環(huán)、釵、銅錢。工式鏡 1件。標本M4-2,雀繞花枝鏡,圓紐,八瓣菱花形。內切圓形,鈕外四禽鳥,四折枝花相間環(huán)繞,兩金鵑展翅飛翔,兩雁羽翼未張呈站立狀,花枝均四葉兩花荷,邊緣展翅的四蜂蝶與四朵兩葉一苞折枝花相間排列。器表呈銀白色,最大直徑9.4厘米(圖一一∶左)。

Ⅱ式鏡 1件。標本 M1-2,八出葵花形,圓紐。紐外四組不同的大花枝并蒂分為兩瓣,四瓣花苞有兩對相似,為綻開的蓓蕾,一瓣為蓓蕾初綻,一瓣含苞未放。直徑 18.2厘米(圖一○)。

Ⅲ式鏡 1件。殘,標本 M6-2,方形圓角,素寬緣,緣下飾聯(lián)珠紋,角做卷云紋,內切三圓區(qū),由紐座向外做直棱線,內鐫寫"天門"、"天賊"、"天財"及"吉"、"兇"日期等(圖---∶右)。

銅帶扣 1件。標本 M13-2,橢圓形銅環(huán)與銅片相連,兩側有軸,可自由轉動,環(huán)內有卡孔舌(圖一二∶2)。

銅帶飾 5件。分兩式,Ⅰ式1件。標本M13-4,一端呈半圓形,一端為方形,近方形處做矩形孔,近圓處做兩釘孔,長 2.9、寬2.1、厚0.1厘米。Ⅱ式4件,標本M13-3,長方形,四角各有一釘孔,近邊處做矩形孔,長3、寬2.8、厚0.1厘米(圖一二∶3)。

銅耳挖 1件。標本 M3-1,一端為鑷狀,另端為耳勺形,長 12厘米(圖一二∶6)。

銅釵 2件。標本 M9-4,首端為橢圓形,雙股相連,長8.8厘米(圖一二∶4)。

銅錢 15枚。標本 M9-2和M14-3。五銖錢二枚,直徑 2.45厘米;開元通寶錢13 枚,直徑2.4厘米。

4.鐵剪 1件。標本M4-5,殘,交股剪刀狀,殘長7.8厘米(圖一二∶5)。

5.骨梳 1件。標本M11-4,梳背呈半月形,齒已蝕,通長9.3厘米(圖一二∶1)。

6.墓志 3合。形狀大小相同,標本M14-7,用長35、寬 36、厚5.5厘米的灰色粗繩紋方磚,蓋盈頂,上墨書"曹氏墓志"四字,志面豎行楷書,12行(圖九)。

三 結 語

這次發(fā)掘清理的唐墓,是本地區(qū)首次發(fā)現(xiàn)數量最多的一處唐代墓地。過去大同地區(qū)唐代墓葬見于資料的僅有20世紀 50年代發(fā)掘的三座,且沒發(fā)現(xiàn)有任何紀年性的文字。從墓葬排列次序、結構及方向基本一致等特點分析,應屬同一時期的墓葬;此次出土的三合墓志,由于是以墨書在磚面上,大部分志文已漫濾不清,僅從M14的一合墓志中依稀可辨∶"曹氏慕志"及"四百六十二甲□□永貞元年一月□日遷襯于軍□□三里……"等字。即死者曹氏,遷葬時間是永貞元年(805年),刀把形土洞室和座身分離式的塔形罐又是唐代中晚期較為流行的做法和隨葬品,因此我們把這處墓地的時代定為唐代中晚期。鑒于墓型小、葬具簡陋、隨葬品少的特點,蒸主身份應為一般的平民。大同地處雁門關外,唐代在此設置云州,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接觸最多的地方,素為臨邊用武之地。這批莫葬的發(fā)掘,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一時期經過安史之亂,潘鎮(zhèn)割據,戰(zhàn)爭頻繁,形成赤地千里,百業(yè)蕭條的衰敗狀況,也為研究該地區(qū)喪葬習俗和考古斷代提供了實物資料和標尺。

大同市南關唐墓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永顺县| 安多县| 襄樊市| 武城县| 浙江省| 合水县| 岳普湖县| 温泉县| 漯河市| 昌宁县| 泸州市| 宁远县| 崇仁县| 乌拉特后旗| 金昌市| 巴楚县| 彭泽县| 从化市| 龙游县| 东兰县| 扬中市| 丽水市| 阿拉善左旗| 循化| 汝州市| 司法| 安图县| 邢台县| 呼伦贝尔市| 庆城县| 潞城市| 喀喇沁旗| 叙永县| 大姚县| 瑞金市| 盱眙县| 平定县| 五寨县| 广饶县| 宁武县|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