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書法審美與實踐(全30講)方建勛

*寫毛筆字,何以能成為一門高級的藝術?
*中國書法的價值何在?
*今天的人,欣賞書法、練習書法,有什么意義呢?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p>

書圣王羲之

藝術水平達到了極高的境地


鄧石如有一位后人,鄧稼先

從毛筆字到高級藝術




創(chuàng)作了下面這個可以說是:





反復看視頻反復寫



上面都是作業(yè)↑



方老師強調:整體為上抓大放?。ú挥孟葟墓P畫偏旁結構入手),這樣進步更快

目標??:其一、體驗和感悟中國書法之美。



其二、了解書法史上的重要書家及其作品。

(摹本)

王獻之的作品相比于王羲之更豪放
其三、對書法藝術有一個更為廣闊而深入的認知與思考。

其四、初步掌握一種簡便易行的學書方法,臨習書法五體(篆、隸、楷、行、草),并嘗試用其中的一、兩種書體創(chuàng)作。
少評價多學習感受。
我們同學寫的草書:






文人氣息
其五、讓書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書寫練習中體驗單純而豐富的“愉悅感”。
工具材料:

定制的,免費的

書法是一次性的藝術

古人認為世間萬物有靈,都是生命形式





王鐸,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杜甫)


方寸之間

書法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變得有耐心、沉靜


宋代書法最有成就的就是宋四家(蘇黃米蔡),宋四家之首就是蘇東坡。



趙孟頫:湖州到北京路上,臨摹蘭亭序(取法二王)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


清新飄逸


書法的起源與漢字的構造
甲骨文:

拓片:

陰刻

殷商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體系。
殷商甲骨文之前:
書:寫;契:刻。


在文字發(fā)生的原始階段,“文字和圖畫大概是長期混用的?!濒缅a歸《文字學概要》
云南納西族



賈湖遺址甲骨文與殷墟遺址甲骨文:



商代甲骨文:

漢字是一種自源文字,不是借源文字。
日語韓語就屬于后者
*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六書說”

大同小異
先有漢字,后人歸納出總結







轉注,假借



從“形體”的角度來看,漢字有什么特點呢?
一、象形、象意


古文字,金石字


古埃及文字:

我們也有這種:


龍爪篆,龜書篆


阿拉伯王冠體


右邊才是書法的正道:

下面這個也不是書法的正道:


書法不是畫

月: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三、與“自然”密切相關

甲骨拓片:


那一張最自然,最左邊

把所有筆畫最簡單或者筆畫最復雜的字挑出來寫的話都不太自然,沒有了自然的美感。有繁有簡。

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

哪幅更自然,左

四、對稱感(中軸對稱,“空間對稱”)




五、方塊空間(長方形、正方形)





天:

壓扁了就不好看了:

隨意發(fā)揮寫一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