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員速覽】驚蟄當初為何不被看好?
這篇專欄大致相當于此前的動態(tài)小內(nèi)容的增強版,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大家查找(阿b的動態(tài)檢索做的跟x似的),以后我也盡量定期對動態(tài)內(nèi)容進行整理歸檔吧。

在異客出來之前,我回過頭來對去年爭議頗重的驚蟄(代號LEIZI),也就是大家愛稱“雷子姐”的干員,及其模板進行了重新的計算與分析。
提出一個和主流觀點不太一致的論點,以及一個客觀存在,但很多人并不清楚的事實:
1、驚蟄的模板在設計思路上并不是導致驚蟄在當初無法得到青睞的主要原因。
2、驚蟄的攻擊模式重置過了。

為了避免阿米婭作為主角的特化因素影響,以夜魔和天火作為五星單法和群法的參考基準。
滿配驚蟄攻擊力676,攻擊間隔2.3s,對單dps293.9。
滿配夜魔攻擊力719,攻擊間隔1.6s,對單dps449.4。
滿配天火攻擊力838,攻擊間隔2.9s,對單dps289.0。
此外,還可以羅列三個模板對多目標(2~4)情形下的等效倍率(使用現(xiàn)有數(shù)據(jù)):
電法的總倍率/平均倍率分別為175%/87.5%,231.25%/77.08%,273.44%/68.36%
單法的總倍率/平均倍率分別為100%/50%,100%/33.33%,100%/25%
群法的總倍率/平均倍率分別為200%/100%,300%/100%,400%/100%
分別計算夜魔和天火在1~4目標前提下相對驚蟄的平均dps比值,可以得到這樣的數(shù)據(jù):
電法相對單法,輸出比分別為65.4%,114.46%,151.25%,178.84%
電法相對群法,輸出比分別為101.7%,89%,80.44%,69.53%
電法比群法少一費,在單體的基礎輸出上和群法持平,多了一個0.2s的停頓,多了一格的范圍,在多目標輸出上不如群法,但衰減速度明顯要慢于單法相對群法在多目標上的輸出速度。
綜合來看,并不能得出電法模板存在明顯缺陷的結(jié)論。
除此之外,在談論天火那一期視頻中我還提到過一點,即有限多目標輸出的情況下,不均等輸出的情況和均等輸出存在一定的區(qū)別,限定1~4個等血量目標,我們在這樣的墨香下重新計算電法相對群法的輸出效率。
單體目標時,電法的輸出效率是群法的101.7%,這個數(shù)字沒問題。
兩個目標時,電法對目標1與目標2的輸出效率是4:3,最終消耗時間為擊殺單目標的125%,實際輸出效率為群法的81.36%
三個目標時,電法輸出效率為16:12:9,最終消耗時間為擊殺單目標的150%,實際輸出效率為群法的67.8%。
四個目標時,電法輸出效率為64:48:36:27,最終消耗時間為擊殺單目標的175%,實際輸出效率為58.11%
也即是說,如果將101.7%的單體傷害視作數(shù)據(jù)波動,假定電法和群法在面對單目標時輸出一致,那么電法在面對有限目標時,每增加一個敵人,就需要比群法多25%的處理時間。
或者簡單點說,每增多一個敵人,就要增加相當于電法跳躍衰減百分比的處理時間,現(xiàn)在這個數(shù)值是25%,如果將來電法的衰減比降低了,那么這個數(shù)值也會跟著降低。
從純粹的傷害層面上,驚蟄這類電法模板相對群法確實處于明顯的不利地位。
但如果評價一個模板只從傷害出發(fā),那就是純粹的鐵憨憨。
鈴蘭和安潔莉娜作為減速輔助,其模板基礎的傷害并不高,但并不妨礙她們可以作為優(yōu)秀的輸出而上場(我知道很多人鈴蘭綁定狐火,但2技能的傷害大家也可以去算算,不比群法的3目標輸出低)。
除卻費用優(yōu)勢外,這兩個六星減速輔助,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技能支撐起可靠的輸出的,在輸出的同時,還有可觀的控制,才得到大家的青睞。
回到電法這個模板,在基礎上,其實是有可觀的發(fā)展?jié)摿Φ摹?/p>
首先是攻擊范圍,電法的攻擊范圍比群法多了一格,和單法一致。
其次,0.2s的特性停頓,雖然覆蓋率小的可憐,等效停頓效果只有不到7%,但數(shù)值基礎可以被擴大且有先例(地靈天賦+0.1/0.13的停頓時長)
第三點,跳躍的距離限制是1.5,召喚型群法(目前除格雷伊和pith外)的濺射半徑是1.1,存在連鎖到范圍外敵人的潛力。
驚蟄的核心問題之一在于,她的技能組并沒有能夠完全發(fā)揮出模板的潛力上限。
強化停頓效果這一點,和第三點跳躍距離的聯(lián)動,可以實現(xiàn)對間隔出怪敵人的有效控制,比如黃鐵峽谷的幽靈,此次異客在展示pv中也是使用了典型的小間隔無法被阻擋敵人來展示的2技能。如果使用其他類型的控制干員,則需要合適的地形(拐角)進行聚群,或者分段進行控制。
1技能是標準技能拋開不談,作為核心技能的2技能,其等效倍率為145.6%,相較標準的1技能放棄的少量倍率,換來的是抹消特性的副作用,也即是提升下限,獲得和群法一樣的多目標輸出效率。
但對于一個以輸出為主的干員來說,玩家需求的并不是傷害下限,單純的改善干員的輸出下限,其提升在部分玩家眼中就是不存在的。
高輸出上限的例子有很多,真銀斬、過載(指倍率)、火山、黃昏,甚至很熱的刀也可以歸入此類,哪怕是特定條件下的高上限,也比高下限的保底更受青睞。
當然,有的時候?qū)敵龈蓡T的需求也不是單純的傷害上限,而是一體性,這種一體性可以體現(xiàn)在控制能力,或者削弱能力上,總而言之,就是能讓你少帶干員的特性,比如夕的寫意勝型和迷迭香的如你所愿可以解決阻擋與仇恨順序的問題,艾雅法拉點燃自帶削抗,安潔莉娜的反重力帶有強控制效果,等等,玩家也可以接受這種形式的技能堆疊。
驚蟄在二技能設計上的問題就是相當于放棄了自身模板的突出優(yōu)勢,轉(zhuǎn)而想辦法去彌補特性的短板,這樣的思路,玩家能接受的比例自然就低了。
當然,這只是驚蟄在推出時遇到的問題之一,另一個問題,也是核心問題,是攻擊的抬手,現(xiàn)在大家在游戲里看到的抬手,是優(yōu)化過一次的,原本的抬手時間非常長,比群法還長,這相當于將本身范圍增加帶來的一丁點優(yōu)勢完全拋棄掉了。

這個攻擊抬手在當初還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追求強度的認為,這樣的抬手實在是太慢了,但也有不少對強度本身就不報期望的玩家認為,這樣的抬手確實非常帥,估計這就是在干員設計的時候,美工和策劃打架最后贏了的結(jié)果(?)。
不過最后這樣的方案還是向強度黨妥協(xié)了,大幅度改善了驚蟄的抬手速度,不過此時驚蟄已經(jīng)因為表現(xiàn)不佳而被大多數(shù)玩家打入冷宮,沒多少人關注了。
群法,或者泛群法這個概念其實相當尷尬,入職考試的難度和其他職業(yè)基本不是一個概念的。
首先是多目標傷害上,要先和艾雅法拉的點燃打一架——點燃單論對群部分的dps就有286,而其對單部分的dps還有955,將對單部分分攤到多目標身上時,其平均輸出效果依舊非常可觀:雙目標621,三目標509,這堪稱群法入職噩夢。
電法模板本身在總傷害上就競爭不過常規(guī)群法,而點燃面對五星的常規(guī)群法本身就存在優(yōu)勢……
其次,是四星噩夢門檻——遠山,能否在精一階段處理市區(qū)下路的大錘,成為評判群法價值的一個重要標準,在夕推出之前,唯一的通關記錄反而是個群狙的——白雪。
對,盡管驚蟄的2技能精一可用,理論對單傷害也在1w6,但因為索敵形式的原因,大部分彈射打不到第二個大錘,所以驚蟄的2技能本身不具備遠山的一波清場能力,甚至精二后也不行(彈的都是65法抗的A2和50法抗的術(shù)師,彈了個寂寞)。
驚蟄在設計上,走了強化輸出,提升下限的路子,結(jié)果過不了兩個群法的入職測試,本身也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強特性(比如萊兔兔的自充手釋和減法抗),自然就得不到多少關注了。
綜合來看,以基礎數(shù)據(jù)而言,傷害上,電法相比常規(guī)九格群法存在一定的劣勢,但在范圍、次要目標選取、攻擊速度和控制層面都有一點點微弱的優(yōu)勢,如果設計得當?shù)脑?,就算不能掀開壓在五星群法頭頂?shù)陌欧ɡ@座大山的話,也不至于被玩家嫌棄,結(jié)果想走純輸出的路子,相當于是放棄了自身的模板優(yōu)勢,自然不會有特別好的表現(xiàn)。
你要說模板整體看上去相當于群法,是驚蟄不受待見的原因之一,這個沒問題,但你要說驚蟄不受待見只是模板的問題,那就明顯存在問題了,至少異客現(xiàn)在的技能組,在實際表現(xiàn)中會比驚蟄要強得多,在特定領域能顯示出和常規(guī)九格群法之間的差異性與優(yōu)勢。
哦,我說的是莫斯提馬,夕不算。
說了這么多,主要還是想說一下,驚蟄的問題,不完全是模板的鍋,就算不看好異客,也別用模板將他給一下子踩死了,畢竟模板只能決定基礎,天賦和技能才是決定干員個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