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宮行雨山銘
梁東宮行雨山銘
? ? ? ? ?北周·庾信 《庾子山集》
【原文】
山名行雨,地異陽臺。佳人無數(shù),神女看來。翠幔朝開,新妝旦起。樹入床頭,花來鏡里。草綠衫同,花紅面似。開年寒盡,正月游春。俱除錦旇,并脫紅綸。天絲劇藕,蝶粉生塵。橫藤礙路,弱柳低人。誰言洛浦,一個河神。
【今譯】
這座山叫行雨山,是梁簡文帝蕭綱,為東宮太子時的宮中行樂處,但與楚王和巫山神女幽會交合之所“陽臺”又有不同。
這里不止一個神女,而是佳人無數(shù)。
這里有無數(shù)的美人,看起來個個都像神女,翠幔在清晨打開,早上綠色的帷幔徐徐拉開,新妝的佳女們就在這時起床,畫上新妝。
橫斜的樹枝伸到床頭,嬌艷的花兒開在鏡里。
她們穿著草綠色的襯衫,她們有著紅紅花兒般的面龐,衫同綠草,面似紅花。(佳女們的衣衫如碧草一般翠綠,面容似綻放的花兒一般紅潤。)
剛過新年不久,開春了,寒氣褪盡,她們在正月里開始游春,游覽春光。
佳女們都脫掉了身上錦繡披肩和紅色的絲帶??罩械挠谓z猶如斷藕的連絲,情義綿綿,蝴蝶翅膀上的粉末紛紛塵落。
橫長著的藤子攔在道路上,一些弱質(zhì)的柳枝低頭惹人。誰能說在這宜人的宮中,只有一個美貌佳麗(女神)呢?
【賞析】
梁東宮:即梁簡文帝蕭綱,時為東宮太子。
此文語言清新華美,文采斐然,作者用濃艷的色彩,描繪“行雨山”的春意和宮女們的天然麗質(zhì),渲染出梁宮生活的奢華,奢靡淫逸。
“山名行雨,地異陽臺”“陽臺”是宋玉《高唐賦》中敘述楚王與巫山神女幽會交合之地,這里為宮中行樂之所。
“佳人無數(shù)”用濃艷的色彩描繪出佳人們盡態(tài)極妍,而望幸焉的情景。
“俱除錦旇,并脫紅綸”在春天的美好時光里,梁東宮行雨山的佳女們除卻了錦繡披肩,脫掉了紅色絲帶,更顯出宮女們的天然麗質(zhì)。
“天絲劇藕”,作者把游絲比作了斷藕的連絲,情意綿綿。
“蝶粉生塵”傳說蝴蝶交配以后,身上的粉便脫落,這里則暗寓出皇帝的淫蕩生活。
“橫藤礙路,弱柳低人”既寫出了宮中“行雨山”環(huán)境的幽深,也為這種淫蕩生活籠罩上了一層迷離的氣氛,是一種高超的粉飾手段。
“誰言洛浦,一個河神”,用曹植《洛神賦》中的故事,言宮中不止一個河神。
庾信(513~581),北周文學家。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初仕梁為東宮學士,與父肩吾及徐摘、徐陵父子出入宮廷,善作宮體詩,風格華艷,時稱“徐庾體”。后奉使西魏,被留不返。仕周累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洛州刺史,世稱“庾開府”。入北后的詩文表現(xiàn)了他對故國的思念和屈身事敵的悲憤,風格也變得蒼勁沉郁。其藝術(shù)成就集六朝之大成,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產(chǎn)生頗大的影響。著作有《庾子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