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移民去火星?留心宇宙輻射


? ? ? ? 又一個火星發(fā)射窗口來臨,阿聯(lián)酋、中國與美國的3艘火星探測器將相繼啟程,去往這個我們探測了60年的紅色星球。短期登陸火星何時能夠照進現(xiàn)實,尚無明確時間表,但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環(huán)境最接近的行星,在火星建立新的棲息地已是不少人的憧憬與幻想——移民火星,你想去嗎?
移民火星,這一出現(xiàn)于科幻作品中的橋段,如今距離照進現(xiàn)實似乎越來越近。然而,如果人類真要在火星生存,這些新移民的手機天氣APP中需要提供兩類天氣信息:一類與地球日常天氣一樣,是火星大氣變化造成的風暴、沙塵等現(xiàn)象;另一類則是與宇宙線輻射相關的空間天氣信息。無論是乘坐飛船往返火星與地球之間,還是在火星表面生活,輻射問題都不可忽視。但與人們日常對輻射諸多不合理的擔憂與恐懼不同,輻射是登陸火星的確切威脅,必須直視。
來自太陽的威脅
1972年,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接近尾聲,人們已經習慣了宇航員們乘坐飛船來往穿梭于地球與月球之間,似乎只是出了一趟遠門。
然而,若干年后,當空間天氣學家們對太陽活動有了更深入認識,他們驚恐地發(fā)現(xiàn),原來阿波羅16號宇航員曾與足以奪取生命的災難擦肩而過——1972年8月2日,就在阿波羅16號返回地球后幾個月、阿波羅17號準備發(fā)射時,太陽爆發(fā)了一次巨大耀斑。據(jù)科學家估計,耀斑爆發(fā)時,如果宇航員剛好在月球表面活動,將會在短時間內受到4西弗劑量的輻射,超過一般認為的致死劑量3西弗。西弗的輻射劑量有多大?大概相當于人體經受4萬次胸透后所累積的輻射。
這一輻射的元兇太陽耀斑,是太陽表面的一種爆發(fā)現(xiàn)象,能導致磁場中儲存的能量被快速釋放。一次大耀斑釋放的能量,與成百上千顆氫彈同時爆炸釋放的能量相當,可以將太陽日冕中的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向太空中奔去。僅需幾十分鐘,這些高能粒子就能到達地球與火星附近。也就是說,當?shù)厍蚋浇綔y器發(fā)現(xiàn)耀斑爆發(fā)并給出警告后,留給宇航員做出反應并采取防護措施的時間很短。
太陽耀斑是一種偶發(fā)性爆發(fā)事件。當太陽表面的太陽黑子數(shù)量較多時,爆發(fā)耀斑的可能性更大。大型黑子群是孕育強耀斑的土壤,這些黑子群一般有著復雜日冕磁場結構,在太陽內部對流作用下,磁場不斷剪切、扭纏,如同越繃越緊的發(fā)條不斷積蓄能量,并在瞬間釋放。消亡之前,這些黑子群會反復將日冕磁場的“發(fā)條”擰緊,產生多個耀斑爆發(fā)。
大耀斑爆發(fā)的同時,一般會伴隨著另一種太陽爆發(fā)——日冕物質拋射。如果將耀斑看作雷電,那么日冕物質拋射就是一陣暴風雨。從太陽出發(fā),日冕物質拋射最快10多個小時即可到達地球、20多個小時就能到達火星。日冕物質拋射前的激波也會產生高能粒子流,有時還比耀斑更劇烈。不過有個好消息,一旦我們監(jiān)測到太陽附近日冕物質拋射,宇航員的避險時間比耀斑爆發(fā)要長一些。
雖然某次特定太陽耀斑與日冕物質拋射威力十分驚人,但是這些太陽爆發(fā)現(xiàn)象并不是持續(xù)出現(xiàn)的。太陽爆發(fā)會出現(xiàn)一定間歇期,在太陽活動極小年份,這種間歇期還可能比較長。
你以為航天員可以松一口氣了?并沒有,因為宇宙中的輻射威脅可不止來自于太陽。
防不勝防的銀河宇宙線
在更加遙遠的太空中,諸如超新星爆發(fā)等現(xiàn)象更為劇烈。這些現(xiàn)象產生的高能粒子流可以侵入太陽系之內,到達地球與火星附近,威脅航天員安全。與間歇發(fā)生的太陽耀斑不同,由于銀河宇宙線來源遍布全宇宙,它幾乎持續(xù)存在。源自太陽的行星際磁場對銀河宇宙線具有一定屏蔽作用,在黑子比較多的太陽活動高年,行星際磁場的磁通量有所增加,銀河宇宙線強度會變得較低。然而,當太陽活動降低時,銀河宇宙線強度會隨之增強。此外,銀河宇宙線中存在一些原子量比較大的重元素高能粒子,甚至能穿透目前載人飛船保護層,或轟擊宇宙飛船外殼材料產生二次輻射,更加防不勝防。
也就是說,源自太陽耀斑的太陽宇宙線與源于遙遠天體的銀河宇宙線此消彼長,共同構成極寒與接近真空以外,太空中又一個惡劣環(huán)境來源。雖然,一次產生致命輻射劑量的太陽爆發(fā)相當罕見,但在銀河宇宙線與規(guī)模相對小的太陽爆發(fā)共同作用下,長時間執(zhí)行深空任務的宇航員可能會累積下超量輻射。
幸運的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無需對這些來自太空中的高能粒子擔心。這是因為大自然給予了地球磁場和濃厚的大氣層,成為抵御宇宙線的天然屏障。一旦我們遠離地面,宇宙線輻射強度會隨之升高。例如,民航飛機飛行在萬米高空失去一部分大氣的保護,乘客與機組人員所受輻射劑量就比地面要高。在低地球軌道中生活的宇航員,則會承受比飛機乘客更大的輻射風險。至于飛往月球的宇航員,風險將更大。
一旦去往火星,必須脫離地球磁層保護,進入深空飛行。此時,銀河宇宙線與太陽宇宙線輻射均將更強,就像開著敞篷跑車去往火星,缺乏相應防護,恐怕兇多吉少。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2年發(fā)射的好奇號火星車上,搭載了一臺名為“輻射評估探測器”(RAD)的儀器,用來測量在飛往火星途中與降落在火星表面后,好奇號火星車所接收的輻射劑量。在飛往火星與在火星著陸過程中,好奇號實際是“火星科學實驗室”號飛船的乘客,而這艘飛船對宇宙線的防護水平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未來執(zhí)行深空探測任務的載人飛船基本相當,可以估計未來宇航員可能受到的輻射。
RAD探測結果顯示,在來往火星共約360天的路程中,一位宇航員可能受到0.662西弗輻射,相當于NASA對宇航員在職業(yè)生涯中總輻射限制的62%。此外,就算到了火星,宇宙線問題仍繼續(xù)伴隨著人們?;鹦菦]有較強的內稟磁場,無法像地球那樣擁有自己的磁層。在太陽風吹拂下,火星大氣逐漸被侵蝕,變得稀薄,密度僅相當于地球大氣密度的1%左右。因此,火星大氣無法為人類提供足夠保護。
根據(jù)“火星奧德賽”號的探測數(shù)據(jù),火星表面平均輻射水平約為國際空間站內宇航員所受輻射水平的2.5倍,是地球表面日常輻射水平 近13倍。這樣的輻射水平短時間內不會對人造成不可逆?zhèn)ΓL時間累積會帶來癌癥等各種健康風險。美國內華達大學研究者在2017年發(fā)表論文顯示,通過更優(yōu)化的傷害模型評估,火星輻射帶來的健康風險比此前預計要高一倍。在火星生活,更容易罹患癌癥、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白內障、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與急性輻射綜合征。為了健康生活,大部分時間內,火星移民們可能不得不待在地下庇護所中。
目前,我們對飛往火星與火星表面輻射狀況的認識仍比較有限,新數(shù)據(jù)在不斷刷新人類認知。2017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MAVEN探測器在一次強烈太陽爆發(fā)事件后測量到的輻射水平,比好奇號火星車之前所測到的最高水平要高一倍。太陽活動存在11年周期,每個太陽活動周強度又有所不同。距離我們最近的23與24太陽周強度均比之前幾周強度低不少,而在強度更高太陽活動周中出現(xiàn)的幾十年一遇,甚至百年或千年一遇的超強太陽風暴,火星移民們要怎樣面對?人類尚無法回答。
實際上,輻射問題僅僅是移民火星之路上要解決的諸多問題之一。在火星安營扎寨后,火星移民們如何自給自足獲取水、食物與能源,擴大火星建筑的材料能否從火星表面提煉,火星移民的經濟與社會秩序如何形成,是否存在與地球建立貿易往來的可能?這些問題需要科學家們進一步探索,需要新的探測數(shù)據(jù)一點點解答。
目前,對于火星輻射問題,空間天氣學家們能做的是,進一步認識太陽活動規(guī)律,發(fā)展出更高效、更準確的預報模型,從而更加準確估計宇宙線強度,在太陽爆發(fā)事件發(fā)生之前及時發(fā)出預警。航天工程師們則致力于研制出更輕巧、屏蔽效能更高的防護材料,給飛船與火星建筑提供更強防護性能。相信當火星移民真正實現(xiàn)的那一天,去往火星的旅程一定舒適而安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