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榮之后王俊再談高端品牌,長安汽車為何不急于跟風冒進?

四年快一晃而過,長安高端品牌依舊猶抱琵琶半遮面。
長安方面越是保持神秘,外界就越是好奇。
所以,自從2017年長安開啟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并明確了旗下品牌規(guī)劃中將新推一個高端品牌后,最近幾年時間里,每逢車展等重大活動,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總裁王俊等boss團,在面對廣大媒體“圍追堵截”時,總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長安何時正式發(fā)布旗下高端品牌?

對此,去年九月份舉行的北京車展期間,朱華榮給出的表態(tài)依舊很曖昧,“敬請期待,相信不久的將來會跟大家交代”。
朱華榮強調(diào),長安在面對高端品牌這件事上,之所以表現(xiàn)得如此慎重、再慎重,因為他們深知品牌高端化需要時間和各種積淀,火候不到冒進跟風終將行不通。
“因為沒有理由說我是個高端,然后大家就買我的,沒有這樣的理由。”朱華榮說。
但即便如此,伴隨著新能源智能網(wǎng)聯(lián)的大潮愈演愈烈,諸如北汽、上汽、東風等國企友軍,相繼高調(diào)發(fā)布了各自的高端子品牌,外界對于勢頭正足的長安汽車旗下高端品牌的呼聲,空前高漲。

尤其自去年六月,UNI系列首款車型UNI-T上市后一炮而紅,第二款車型UNI-K于不久前又趁勢而上、售價直接殺入到了15-18萬元的合資品牌腹地,業(yè)界內(nèi)外對于長安品牌高端化的關注度,進一步被激發(fā)和放大。
畢竟相較于其它大廠的各式獨立新品牌,UNI引力到目前為止依舊還只是以,高端產(chǎn)品序列的形式存在,懸掛的依舊是長安V型車標不說,更別說建立全新的營銷和服務渠道。
要知道,歷經(jīng)前些年的蟄伏與調(diào)整,以CS75 plus為核心的新一代產(chǎn)品護航下,長安從SUV到轎車可以說兩翼齊飛。最近兩年的長安,從市場銷量到品牌聲勢,可謂量價齊升好不風光。
就連“商轉乘”的歐尚品牌,逆勢之中X7、X5也相繼成為了月銷破萬的新爆款產(chǎn)品。
長安和歐尚兩個已有乘用車品牌的持續(xù)大賣,使得長安乘用車的基盤不斷被夯實。

這種背景下,形勢并不樂觀的一些友軍各種搶先登陸,勢頭一片大好的長安汽車,為何在推出高端品牌這件事上,反倒依舊給人一種磨磨蹭蹭、不慌不忙的態(tài)度?
對于這個問題,日前在參加某汽車營銷沙龍活動上,王俊給出了一些更為詳細的解答和思考。
據(jù)王俊透露,長安汽車對于品牌向上或者說打造更高端的品牌,其實一直都在做嘗試。甚至十幾年前就下決心想做一個高端的品牌。
但后來發(fā)現(xiàn),“做高端品牌其實在增量的狀態(tài)下,其實沒有太多的機會”。
蜿蜒曲折,反反復復試驗了多種路線之后,也看了很多市場上品牌的戰(zhàn)略選擇,最終決定現(xiàn)階段還是踏踏實實在目前長安的品牌下,先做了一個高端的序列,也就是UNI序列。
“目前在公司里面,沒有人敢說(UNI)這是一個高端的品牌,因為我們相信,高端品牌必須有很多其他的要素在里面。”王俊坦言。

至于未來在品牌高端化方面的策略,王俊也說的很明確,雙管齊下兩條線并行。
一方面,在現(xiàn)有的品牌體系里,通過打造UNI這樣的高端產(chǎn)品序列,去不斷拔高長安現(xiàn)有品牌形象和溢價;
另一方面,借助新能源、智能化這個全新的賽道,聯(lián)合一些產(chǎn)業(yè)鏈合作伙伴甚至用戶,共創(chuàng)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
當然,這個全新智能電動車高端品牌發(fā)布的具體時間點、及對應的車型產(chǎn)品等方面信息,目前來看依舊較為神秘。
樂逗觀察:
眾所周知,早在2016、2017年前后,伴隨著SUV熱潮中國品牌集中迎來過一輪高潮。

以長城WEY、吉利領克為代表,自主品牌集中推出過一波高端品牌,包括后面奇瑞的星途。
不過結合當時及當下的情況來看,該輪品牌高端化基本上還是建立在燃油車基礎上。
幾年實戰(zhàn)下來,除了背靠沃爾沃作背書、且一開始就主打潮流個性定位的吉利領克,相對來說取得了較為成功的突破。
長城WEY在高開低走后,也陷入了瓶頸期,奇瑞星途就更不用說了。
近兩年,隨著電動化、智能化產(chǎn)業(yè)變革的不斷深入,尤其國產(chǎn)特斯拉的高歌猛進,蔚來、理想、小鵬等新造車勢力相繼成功上市并大獲資本市場青睞,越來越多的傳統(tǒng)主機大廠有些“坐不住”了。

轉型迫在眉睫,角逐智能電動化浪潮時不我待。北汽極狐、上汽智己、東風嵐圖紛紛登場。
就長安汽車來看,身為大型央企并且最近兩年形勢大好,其躬身入局高端智能電動車的賽道,已然箭在弦上。
縱使長安官方對此依舊保持一定神秘感,但可以預見,長安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大概率會在今明兩年內(nèi),正式揭開蓋子、甚至與消費者見面。
俗話說,好飯不怕晚,在推出高端品牌這件事上,長安如此小心翼翼、慎重又慎重,自然讓外界對其保持超高好奇與期待。

想必朱華榮王俊們,真的是在憋大招,力求做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吧。
大伙兒不妨再耐心等等,沒準上海車展會扔出個重磅炸彈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