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音樂工廠1995年演奏專輯《追夢II 大時代的避風(fēng)港》文案

專輯曲目
序(Prelude)
時光(Time)(電影《歲月風(fēng)云之上海皇帝》插曲)
晚安曲(Goodnight)
思念(Memories)(電影《意亂情迷》主題曲)
水蓮(Water Lily)
輪車(Wheels)
相逢上海(Encounter in Shanghai)(電影《歲月風(fēng)云之上?;实邸凡迩?/p>
如今才是唯一(Now is the only moment)
海上告別(Farewell in Shanghai)(電影《歲月風(fēng)云之上海皇帝》插曲)
母親(Mother)
東區(qū)下午的停格(Stop Motions in the East District)
搖籃曲(Lullady)
大地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Earth)(電影《異域之末路英雄》主題曲)

專輯文案
聽《追夢2》,你卻需要一個如血的黃昏,竹林中的茅廬,悠閑的藤椅,偷過香茗浮起的裊裊白汽,遠處是碧藍的海。
《追夢2》不是現(xiàn)實,是心靈的歷程和歸附,聽《追夢2》不是聽音,而是聽禪。
追夢,是一種心靈的追尋,起于水又歸于水,是對生命一種逐漸的參悟。
人來自水,水在時光中流轉(zhuǎn),人歸于水,水隱于時光,輪回往復(fù)。
羅大佑演奏著一種心靈的哲學(xué),一種隱隱閃現(xiàn)某種宗教色彩的生活的哲學(xué),不,是人類心靈命運的哲學(xué)。
是那個神秘的“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在這科技泛濫的時代,人類與自然越來越敵視。在霓紅閃爍、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在天空污染、網(wǎng)絡(luò)縱橫的未來中,疲憊的心靈需要停泊的港灣。
時光:聽說最早以前,人是在水中流轉(zhuǎn)的,而更早以前,水是在時光中流轉(zhuǎn)的。
晚安曲:遙遠,我向你道過晚安后,帶著我從未向你說起過的那句話入夢。
思念:于是想到了為她寫的那首歌。
水蓮:隨著蓮的莖,我浮起向上攀升。在她的花瓣間,我瞧見了月亮。月光在下降,然后下降。水波間,我驚覺到:原來是月的光芒激起漣漪。天水的交合中,輕盈的水浪波及到我。
輪車:流轉(zhuǎn)中我回到了人世,輪在轉(zhuǎn),輪在回,各種輪回在我身上碾過。于是我以更大的體積被輪帶動,再度流轉(zhuǎn)起來。泡沫在耳交替爆裂。
相逢上海:來自海上,來自空中,相逢陸路上。那個地方經(jīng)過長久遙遠的動亂;那地方有雨過天晴的開始,的可能。
如今才是唯一:搖擺中,仿佛攬著她跳舞,左,一,右,二,左,一,右,二 ……。這個世界是不能相信的。除了手中抓住的事物。
海上告別:海水,雨水,露水,淚水……。一切形成告別的可能的因素都放在一起的時候,是快樂的,但是,必然瓦解……
母親:1,2,3;1,2,3,我和母親共舞,她很不好意思的笑著。但是,她的懷中,是的,永遠是個藍藍的海洋。
東區(qū)下午的停格:只是突然想到:大家要走到那里去。但是這個問題似乎并不嚴重,嚴重的是:為什么會突然想到。
搖籃曲:“吉他是我自己彈的。”我驕傲的說。有人在笑。但我們都很開心。
大地的孩子:回去的時候別忘了說聲“珍重再會”。“珍重再會,珍重再會… …?!眲〗K字幕升起。海浪聲起。孩子們回到大地。大地回到水中。而水,回到時光內(nèi),繼續(xù)流轉(zhuǎn)。


Publisher(出版人):段鐘潭
Excutive Producer(監(jiān)制):音樂工廠 羅大佑/臺灣滾石 林晴朗
Produced by(出品人)Tayu?Lo(羅大佑)/Music Factory(音樂工廠)
Composer(作曲):All songs by?Tayu?Lo except songs 7,9 by Fabio Carli(所有歌曲為羅大佑作曲除第7、9首為花比傲作曲)
Arrangers(編曲):Tayu?Lo(羅大佑)(songs 4,5,6,11,13)
Fabio Carli(花比傲)(songs 3,7,8,9,10,12)
Tony A(songs 4,11)
Ambrose Law(song?2)
董為杰(songs 12 Strings Arrangement)(第12首的弦樂編寫)
Anthony M. Fernandes(song 11 Rhythm Section Arrangement)
Conductor(指揮)(Orchestration&Strings in Shanghai):王永吉
Orchestration(管弦樂編曲)&Strings:Studio Musicians(Shanghai)
Wong Wai Ming,Lam Chak Chung,Fan Ting,Li Kei,Lam Kwok Yung(Hong Kong)
Recording Studio(錄音室):Tang Lou(Hong Kong)
China Record Company(Shanghai)
Mixing Studio(混音工作室):Tang Lou(Hong Kong)
Mastering?Studio(母帶后期處理工作室):Digital Art Mastering Studio(Taipei)
Tracking Engineers:Randy Ho,Veronica Lee,Raymond Chu,K. Y. Yuen(Hong Kong)
Teddy Wu(Shanghai)
Mixing Engineers(混音工程師):K. Y. Yuen,Ngai Chi Ming
Mastering?Engineers(母帶后期處理工程師):Steven Yuan
Production Assistant(制作助理):Elaine Lee
Allocation Coordination:Susie Lee
Album?Coordination:Wu-Hsiung Wang
Special Thanks(特別感謝):金振華(Shanghai)
封面意念:羅大佑
視覺企劃:音樂工廠企劃小組
統(tǒng)籌:劉貞、林秀麗
企劃:童立婷
媒體統(tǒng)籌:姚鳳群
電臺宣傳:牟鐘恩
電視宣傳:謝佩伶、劉子蘭
新聞中心:劉振華、陳光明、張恒琪、王寧云、
攝影:張文華、蔡經(jīng)仁
化妝:Kerry(Zing's Production)
整體設(shè)計:
Art Director:Cat.Fish
Graphic Design:Olga
Photo-Retouch:Bernard&Marco(HiRes)
出版日期:1995年10月
發(fā)行:臺灣滾石唱片股份有限公司
唱片編號:RD-1333
局版北市音字第5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