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喧囂過后,我們是否能再以客觀的眼光對待這雙“球星簽名鞋”

話題度與實力不符
的一雙球鞋

如果說要小銘選出2020年最火的一雙籃球鞋的話,我會選擇今天的主角:PG4,除開它“驚艷”的造型與設計外,原因是還有它那與話題度、高流量不相符的實力。
希望點進本期「銘眼看手稿」的讀者不要馬上開噴,因為“噴”很簡單,但是“認識了解”卻很難。小銘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背景”知識,希望大家在觀看手稿前耐心閱讀。
1
PG4的設計師依然是PG系列的御用設計師:Tony Hardman,在PG系列前兩代的「銘眼看手稿」中小銘已經(jīng)為大家介紹過這位設計師了,值得一提的是PG4是Tony Hardman調(diào)離Nike Basketball的最后一雙簽名籃球鞋作品。

2
聊起PG4,就逃不開它的“全掌氣墊”中底,如果要深入地探討這個話題,那么首先要提到一雙和PG4相似但口碑完全不同的球鞋:KD12。作為同樣使用了中底“全掌氣墊”的籃球鞋,它們兩者的相同之處是都取消了中底布,取消中底布的設計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氣墊和腳之間的接觸少了一層,如果抽掉鞋墊,腳就能接觸的就是氣墊了。
所以,KD12中底使用的Zoom Air氣墊與PG4的Air Stroble氣墊(Air Sole)的設計原理都是通過取消中底布提升腳感,二者師出同源的中底配置其實是一個加分項,但為賦新詞強“改名”的Air Stroble就將加的分減去了。

3
國內(nèi)PG4的發(fā)售價為849元,目前它的大部分配色價格穩(wěn)定在300元左右,作為一雙擁有球星光環(huán)、全掌氣墊加持的籃球鞋,拋開實戰(zhàn)性能與“足力健”般的外形,PG4作為一雙休閑散步投籃鞋穿真是個不錯的選擇,每次當我看到不少人腳下五顏六色的PG4時,仿佛它成為了一雙Roshe Run跑鞋般的存在。
希望大家在看了下面的手稿后對PG4能有一個新的認識,或許它沒有那么那么那么拉胯。

下面是手稿部分!
1
“全掌氣墊”

手稿左邊的就是Air Stroble氣墊,右邊是PG4外底,其實左邊的Air Stroble氣墊上凹下去的部分為:作為Air Stroble的焊接點的“視覺語言”設計。這些凹點到底在實際中有什么用,可能只能去問氣墊之父Marion Franklin Rudy了。

手稿右邊的PG4外底紋路設計樣式延續(xù)了Air Stroble氣墊的凹點造型,手稿中類似齒輪的藍色標注展示了手稿紋路的立體造型,在后跟位置還有一塊印著Paul George個人Logo的開窗設計。值得注意的是,Tony Hardman在設計外底造型并沒有偷懶,外底紋路中有的小圓圈是用棍子連接的,如同分子球棍結構。


上面手稿是PG4的Air Stroble氣墊剖視圖,能夠看到PG4的中底結構是由外底橡膠+中底泡棉+Air Stroble氣墊組成的。從中底結構上看,PG4中底為無中底布的Air Stroble,KD12中底為無中底布的全掌Zoom Air氣墊(前掌還有一塊Zoom Air氣墊),它們都有光明的未來(手動狗頭)。

一切以實物為準
2




上面是四張PG4的手稿,說實話確實手稿中的PG4確實要帥上不少,鞋頭的翹度更大,鞋型更具流線感,鞋面拉鏈兩側的“陰陽”設計,更能看出它的設計靈感來源Zoom Flight 98的影子。

這張手稿中展示了以Air Stroble氣墊為靈感的PG4外底紋路,手稿中的外底紋路由“圓圈”(○)與“等號”(=)組成,圓圈中又包含有助于突然改變方向動作(Deflection)的紋路(見最下方手稿),等號也分為橫豎兩種,外底的中足部分沒有等號紋路是為了減輕重量,后掌依舊是開窗設計,手稿中注明了PG4的外底邊緣使用的是耐磨橡膠(Durable Rubber Edge)。

3
What If...

這部分的主題是“What If”,要是PG4真如手稿中設計的一般出現(xiàn),它還會是一雙“口誅筆伐”的籃球鞋嗎?大家不妨繼續(xù)往下看,小銘選出了上面手稿中最具爭議且與實物PG4最不同的地方和大家一起看看。

手稿中PG4沒有了拉鏈,但為了達到“One-To-One Fit”的包裹效果,依舊有兩層鞋面且內(nèi)外側的鞋面設計各有不同,此外打開兩層鞋面的方式變?yōu)榱擞刑岘h(huán)的魔術貼(Velcro)。

上面的手稿可以說是爭議最大的部分了,手稿中的PG4不僅擁有了藍色的前掌TPU,系帶系統(tǒng)還用上了神秘的“Sleek Hidden Tech”,后跟鞋提則換為了多根頗具科技感的環(huán)狀鞋提。
手稿右側展示的是PG4內(nèi)側,鞋面上的五道紅色線條代表著又一種神秘的“Fit System”,內(nèi)側中底上小小的黑色Swoosh頗具幾分Adapt BB 1.0的味道。
可惜一切都是“What If”,不管實物PG4怎么樣,我們能從上面的手稿中看到設計師Tony Hardman的用心。假如Nike真的將手稿中這雙神秘的PG4推到了我們面前,它的售價還會是849元嗎?我們對它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呢?那都是另一個世界的事了。


“我”有話說
為什么小銘一直會說PG4上用的也是全掌氣墊呢,因為一般不太了解籃球鞋尤其是Nike籃球鞋的消費者看到或者說聽到的,可能就是PG4上使用的是全掌氣墊,并且當他的面前擺著1299元的KD12和849元的PG4時,他肯定會不清楚這近500元的差價到底是哪來的,當導購盛情邀請他分別試穿一下兩雙鞋時,左右腳穿著不同的鞋子跺了跺腳后,心里可能會想:“這849的鞋子挺舒服啊,1299的鞋子一般般嘛”,再加上導購幾句“平時打球強度不大的話,這雙就行了,而且它還有優(yōu)惠哦”,幾句話的功夫一雙PG4就這樣被買走了。一般消費者接受到的信息與愛好者接觸到的信息是不對等的,籃球鞋作為商品是賣給所有人的,在PG4上我們看到的是Nike作為一個運動商業(yè)巨頭的底蘊,如此“糟糕”的鞋子也能走量,試問當下哪個牌子還能如此“隨心所欲”呢?

?? //??Nike & Tony Hard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