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問題不是青春片,而是我們如何能夠在現實中享有青春。”【戴錦華】

【首發(fā)全文筆記】
戴錦華這個同學告訴我說他是一名中學生啊,他的問題是我發(fā)現中國最好的青春片,如姜文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包括婁燁導演的作品,包括近期的《青春的你》都是苦大仇深的,而且好作品很少,但是歐洲的青春愛情片卻都是輕松愉快的,青澀美好的,例如前幾年很火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當然跟歷史與教育有關,您覺得國內可能拍出這樣的電影,并取得認可和成功嗎?
回答:
一、青春片的兩個脈絡
1.花季雨季故事
與青春篇相關的知識,就是事實上青春片始終有兩個基本的脈絡,兩個不同的脈絡,然后兩個不同的層次,然后一個脈絡就是我們望文生義,一望可知的青春片叫做花季雨季的故事啊,我們把攝影機朝向處在這個豆蔻年華的年輕人,啊少年們,少女們,然后我們這個講述他們的故事哈,然后我們同時也傳遞關于青春活力,關于理想洋溢,關于年輕的生命正在充分地展開,尚未受到現實的挫折,現實的摧毀的那樣的一種迷人的,但是又是用這個小朋友的說法叫青澀的哈,這樣的一種狀況啊,這是一個所謂青春片的脈絡,它可能關于情竇初開哈,他可能關于這個青春時代,作為青春特權的那種對友,友誼的這種享有和投入,他可能關于這個呃成長的煩惱,但是通常哈在這種這個脈絡哈這個層面上啊,青春片是是輕松的,是充滿希望的,是活力盈利的,
【以青少年為主角,展現尚未被現實打擊的迷人又青澀的生活,通常這個脈絡上的青春片是充滿希望與活力的。】
2.青春殘酷物語
大概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電影工業(yè)經歷一系列美學革命、新浪潮沖擊、第三世界電影的崛起,也經歷了歐洲藝術電影和好萊塢商業(yè)電影的分流,“青春期”的概念就被發(fā)明了,它包括青春期的痛苦、煩惱、反抗與沖突。于是出現了另一個脈絡上的青春片,
我們借用日本新電影的著名導演大島渚的影片將其命名為“青春殘酷物語”。此脈絡上的“青春”是化凍的沼澤,充滿著泥濘、混亂和危險,比如:《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少年的你》。
是那樣的一個混亂的,不骯臟的,充滿泥濘的這樣的一種生命的體驗狀態(tài),所以你說到比如說這個呃《陽光燦爛的日子》,比如說婁燁的電影啊,比如說《少年的你》,大概是在后者青春殘酷為物語的這個層面上,這個被制作被延續(xù)的,看來你不太喜歡啊,這個層面的這個這種風格的哈,這個層面的青春表達啊,你你在期待著那樣的一種輕盈的花季,雨季逝的青春表達,當然我想你對于那樣的一種青春片的期待嗯,你認為哈我們的青春片很少,而且不好看哈,你仍然在期待著迷人的中國青春片出現,那我大概知道,就是那個曾經確實叫花季雨季的電視劇哈,所代表的一種中國主流的這個昂揚的哈,這個青春片顯然也不是你的趣味所在啊,那么因為你舉出的那部電影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請你的名字呼喚我,毫無疑問是一部青春片啊,但是在我的感覺當中,
第一這部青春片是介乎于二者之間的啊,他既是那個青春迷人的諧序曲,它又是某種意義的青春殘酷物語呃而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了一個同性題材啊,涉及到了一個男孩子對于自己的,不同的性向的覺醒及其他的青春初體啊,所以他使得這部片子很特別哈,很難把它作為我們說青春洋溢的這樣的一種,像青春的圓舞曲哈,青春的諧序曲這樣的代表作品,呃我我一直在想,我看到你,我一直在想一個哎,特別能夠代表哈這樣的一種美好的青春故事的,
結果,蹦到我腦子里的都是愛情片哈,都是這種這個呃夢情竇初開哈,這個怦然心動的這樣的故事,
事實上我想你渴望的青春片,絕不僅僅是啊青春愛情故事哈,你更要更想看到一些關于極端豐富的,在那樣的一個剛剛打開的啊,陽光初初入哈,陽光透入的那樣的一個時刻啊,的那樣的一種生命體驗的表述
二、中國青春片的通病
于是我又一次進入我的這個腦海當中的,就是曾經的就是日本的這種青春故事哈,日本的這種青少年為主體的啊,帶一點點憂傷,但同時仍然是這種迷人的美好的哈,這樣的故事啊,當然也會想到一些這個好萊塢的哈,這種小成本的啊,這個有特色的哈這樣的一些青春故事,那么某種意義上我認同于你的說法哈,就說到現在我們中國電影當中,我們好像缺少這樣的一種以青春的主體,以青春的基調去展示青春,去再現青春的這樣的故事
我想你(指提問者)更期待看到,陽光初入時刻的生命體驗的豐富表達。部分的日本電影,比如:壞孩子的天空(1996)就是如此,
雖然略帶憂傷,但仍然是迷人和美好的青春故事。目前,中國電影仍然缺少以青春為主體和基調去展示青春、再現青春的故事。
1.太多想象
因為我們的呃,這個關于花季雨季的是的青春想象的描述,有時帶有太多的成年人一廂情愿的,對于青少年的想象,比如說把他們的這樣的一個年輕啊,理解為絕對意義的單純,把他們的單純理解為某種意義的無知,或者是帶有貶義的天真
2.太多說教
我想你的不滿是不是跟我的不滿一樣哈,我的不滿就會覺得于是他總有一個不言自明的,有時候經常是由攝影機所代表的,這樣的一個成年人的視點啊,去呃朝向年輕人,朝向青少年,然后帶有一種呃欣賞的,但同時是引導者式的姿態(tài)哈,那么當然在整個敘事當中也說教啊,太多的想象,同時說教,我想這也許是你不滿的一個原因
三、青春片的現實文化邏輯
那么我想跟你分享的是,我不滿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的青春片呃,我也是用一部電影的名字來代表哈,比如說《致青春》,致青春的全名叫做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啊,我經常拿這個開玩笑,我說這是一幫青春已經逝去的人啊,再反觀青春,然后呢他們還用這樣的口吻說終將逝去,
青春當然終將逝去,但是青春仍然是無價的,青春仍然是無可替代的,
而且在某種意義上說,用另外一部電影的名字叫《青春萬歲》啊,這種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然后回首反觀我們的青春的時候,已然攜帶著啊他終將逝去的這樣的一個態(tài)度,我多少都會感覺到帶有一點,所謂成年人世故的審判青春的姿態(tài)啊,這是我不大喜歡,那個曾經一度哈在中國熒幕上也是涌現的,青春片的一重原因,
但是我要說哈,呃我努力的回憶,我想到了一部電影哈,如果你有興趣,也許能找到,但是我不知道你今天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是什么感覺,我記得有一部小成本的電影哈,是劉杰導演的《青春派》啊,是少數哈,我比較喜歡的校園青春片,因為它避免了那個雙重的成人試點啊,那種俯瞰的訓導式的成人視點,或者那樣的一個青春已逝哈,然后對青春抱了一點,審判或者是犬儒的姿態(tài)的這樣的東西,在那部電影當中沒有呃
但是劉杰導演的《青春派》是少數比較優(yōu)秀的青春片,它避免了訓導式的成人視點。
如果你真的要看這部電影的話哈,如果找到這部電影看這部電影的話,請你一定要看這部電影有一個非常寶貴的彩蛋,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彩蛋當中,監(jiān)制人侯孝賢導演啊,這個親自出演,然后在這個一個中小學中學的課堂上,扮演了一個老師哈,扮演了一個非常類型化的,帶有自嘲式的這樣的一個老師的形象啊,所以說呃中國的還是有好的青春片的哈,盡管確實不多,而且在世界范圍之內那種不惡俗哈,不輕飄,不訓導,不審判的青春片其實也屈指可數,
那么我們在中國會不會有未來,會不會有很好的青春片?
我和你一樣在期待,
但是我想啊,如果我們始終延續(xù)著這樣的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龍【望女成龍,笑不活了
戴錦華:“與“小奶狗”戀愛是什么?
戴錦華:是昔日男性占有、包養(yǎng)女性的女性版副本。在我看來,這正是當代父權邏輯的特權女性復制?!薄?/strong>
的這樣的一個家庭文化,如果我們始終在教育制度當中,延續(xù)著這樣的一個呃,這個應試機制的這樣的一種東西啊,如果在我們的社會當中,始終是一個考試的考核的,這個計分績點的邏輯的話,那么可能更大的問題不是青春片哈,而是我們如何能夠享有青春,我們如何能在現實中享受青春啊
而我覺得當我們真正享有青春的時候,當我們真正的就這個享有了這種青春的奔放哈,青春的特權的時候啊,那個時候我想也是就是真正的青春片,可以在中國銀幕上涌現的時候
因為我一直熱愛電影,就是因為電影不單純是一個藝術,它和現實的聯系是如此的緊密,所以任何我們在電影當中觀察到的問題,都一定和現實當中同樣存在著的,有時候是結構性的問題,有時候是局部性的問題緊密相連,
所以這個青春美好哈,這個小朋友希望你能夠享有你的青春,而且能夠享有觀看青春片的快樂,謝謝你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