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半紙夢一回,往事如云煙”——曾經(jīng)的《我這一輩子》

? ? ? ?一個幽默的作家,一定是極會掌握語言文學的作家,他必須寫得俏皮,潑辣,精辟,使人讀了發(fā)笑,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一個作家創(chuàng)作的最高境界,不是辭藻有多么華麗,而是輕描淡寫便呈現(xiàn)出一個活的畫面來,往往三言兩語,便直擊社會弊病。而老舍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作家。
? ? ?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是中國現(xiàn)代小說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shù)家。代表作有小說《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貓城記》等;話劇劇本《茶館》、《龍須溝》等。

? ? ? ?老舍雖說是文學大師,卻不像現(xiàn)在很多作家的語言那樣矯揉造作,讀起來拗口,偏奇偏新。他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特別善于刻畫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滿口京腔話的寫作風格,帶著幽默詼諧、通俗易懂而不失雅致,令人印象深刻。他的筆觸帶著對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對民族命運的思考,很有深度,而這一切的內(nèi)容或許也跟他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和所處的時代有關(guān)。雖離我們的時代相距甚遠,但這些作品放到今天來看依舊令人深思。
? ? ? 《我這一輩子》作為老舍先生中篇小說中的代表作之一,創(chuàng)作時間是1937年的抗戰(zhàn)前,而這部小說也是我個人看了多遍的一部作品。相較于《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我這一輩子》采用的是第一人稱的寫法,主人公是一位普通的、做過半輩子巡警的五十歲男人。他以回顧一生的方式訴說著自己的過往,我們跟隨著書中“我”的講述,隨著時間一點一點了解他的人生。他甚至沒能想起提一提自己的名字,我們只知道他的兒子叫福海。

? ? ? ?而小說中的“我”因著自己的聰明好學,從年輕時心里就有了升騰的愿望,想體面的活著。時逢亂世,為了生活不得不從做學徒開始,遭遇改朝換代民國軍閥割據(jù)和家庭變故丟了飯碗,開始巡警的生涯,一輩子想靠不斷的努力升騰改變生活,在這過程中有過亮光,但很快就熄滅,“我”用盡聰明卻始終不能擺脫悲苦的命運。
? ? ? ?雖然講述的是一個底層的勞苦人,但小說的筆調(diào)卻幽默淡然。一個經(jīng)歷過悲劇艱難的人,到最后落到吃不飽穿不暖的境遇,依然能說出幾句俏皮話,發(fā)出幾聲清脆的笑,是很難得的。我想這幽默是老舍先生愿意表達的態(tài)度,也是他本人對生活的理解。人活著,要有精氣神,而幽默感是一個人還沒有被生活擊垮的最好證明。如書中主人公被妻子拋棄后的話,“我要打算活下去,就得別丟了我的活潑勁兒?!痹诔圆簧巷埖臅r候他說,“人家老爺們要巡警,因為知道可以白使喚幾個穿制服的人,并不大管這群人有肚子沒有?!币驗檫@精氣神是從苦難中繞了一遭,而更顯得可貴——“我還是笑著,世界上不公平的事可多了,我還留著我的淚呢!”

? ? ? ?但人憑自己的努力掙扎是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的,“我”的人生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妻子離開之前,第二個階段是做巡警之后,第三個階段是兒子死后。但每一次的變化都是朝著痛心的方向前進。
? ? ? ?一.從學徒到婚變
? ? ? ?清末民初時期,一個初出茅廬的帥小伙,帶著滿滿的心志想找一份體面的官差,“差事不管大小,多少總有個升騰”,他看見好多很大的官寫的字不如自己,心里說:“這樣的人既能做高官,我怎么不能呢?”愿望是美好的,但是距離現(xiàn)實很遙遠,甚至遙不可及。
? ? ? ?15歲那年,他的父母教他做學徒,承諾學完三年就給他找媳婦成家。他也沒鬧騰,就做了裱糊匠。起碼手藝人在太平年月里不愁吃喝,雖不如當差體面,也餓不著肚子。三年的學徒生活,磨掉了他的棱角,使它變得和氣,永不鬧脾氣,也打下任勞任怨的底子。裱糊的手藝沒有給他帶來官職和財產(chǎn),可是讓他活的有趣、有人味兒。熱心幫助親朋好友,辦事細心,不辭勞苦,不到30歲就成了個很精明的人。
? ? ? ?20歲那年他結(jié)了婚,娶的妻子用他的話說:“有點太野,不大躲避男人”。妻子給他生了一男一女,一家四口共同生活了四、五年,不料有一天妻子卻突然跟他師哥跑了,撇下2個孩子。他始終都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從此以后他的心就有了一個空兒,是他妻子的傷害造成的,人是靠不住的。
? ? ? ?老婆跑了,又趕上時局變了,為了生活下去,也為自己能找補回來點體面,他當了巡警,期盼著能有升騰的機會,開始了另一段人生。

? ? ? ?二.當上巡警的浮萍生涯
? ? ? ?當了巡警才知是苦差,每月6塊錢,依然是食不飽、力不足,挨凍受熱。憋著委屈,一點懶都不敢偷,生怕被開除。原想著“憑我的聰明與本事,不久必有個升騰。”誰知巡警的工作就是和稀泥,遭遇兵變時,面對當兵明目張膽的搶劫,假裝看不見。面對良民瘋狂的洗劫店鋪,為了保命不敢多嘴。巡警到底是干嘛的?在以蠻橫不講理為榮,以破壞秩序為增光耀祖的社會里巡警是多余的。凈干些“湯事兒”,靠和稀泥活著。這時他心里的空兒更大了。
? ? ? ?在官場腐敗、軍隊渙散、肆意掠奪民財、搜刮民脂民膏、官員生活在驕橫奢侈的世界里,連命都沒有了,哪還顧得上講尊嚴和道德呢?巴望著能有個升騰,誰知還是每月6塊錢。
? ? ? ?機會來了,巡警成立了警衛(wèi)隊,掙到每月7塊錢,似乎看到了升騰的希望,感謝天地。但警衛(wèi)隊干了三年多,不知為啥突然解散了。被調(diào)到總局里當差,得了一枚銅片獎章,工資漲到每月9塊錢。當了十年差,升到頭等警,但物價的飛漲生活依然愁苦。他為了能升騰絞盡腦汁。

? ? ? ?他40歲那年,大運亨通,補上巡長??喟玖?0年,以為鴻運當頭,自己的好日子臨到。巴望著50歲能升個巡官,也不枉費一生。白天興高采烈當差,晚上卻擔驚受怕的夜不能寐,除了公事,還為兒子的工作、女兒的婚事發(fā)愁。
? ? ? ?自己當巡警20年,深知其中艱險,怎么也盼望自己兒女過得比自己好,別沾這一行。誰知兒子當上了巡警,女兒嫁給了巡警,兒子娶了媳婦,娘家爹和哥哥都是巡警,家里都能立個警察分所了,似乎陷進巡警的那條圈怎么也出不來了。
? ? ? ?更沒想到的是總局局長換人,新局長上任檢閱全城巡警,他卻又被刷下來,卷鋪蓋卷走人了。這20年混的。世上不平的事,基本上全讓他趕上了。
? ? ? ?在舊社會封建制度的壓迫下,一片黑暗,沒有公平、公義、公正可言。盡管你想憑著自己的聰明、自己的勤奮努力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比登天還難。舊的制度不推翻,人們永無出頭之日。

? ? ? ?三.絕望的吶喊
? ? ? ?差事丟了,但還得生活,不能拖累兒女。他托舊識馮大人給自己介紹了一份工作,在礦村的警察分所當所長,想著混幾年,積攢下個棺材本兒,誰知剛干半年,被人頂下來了。后來,又到河南當鹽務緝私隊的隊兵,半年功夫,還清債務,并且升為排長,以為還可以升騰,誰知兒子卻死了。
? ? ? ?50歲的人走上絕路。強打精神維持生活,幫人買菜、作泥水匠,出來拉車什么都干過,50歲干著20歲的活兒,還是時常忍饑挨餓,饑不裹腹。

? ? ? ?最后文章在“我的眼前時常發(fā)黑,我仿佛已摸到死了,哼!我還笑。笑我這一輩子的聰明本事,笑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聲,這世界就換個樣兒吧!”。
? ? ? ?這是一個絕望之人最后發(fā)出的吶喊,他知道在黑暗腐朽的社會里,不管我這輩子,還有兒孫這輩子無論怎么努力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況,都是徒勞。只有充滿光明、公平、公義、公正的新世界才能給人帶來盼望。

? ? ? ?小說從一個巡警的貧民身上,影射到對一個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思考,一個舊的封建制度下的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想憑自己去抗爭,但是無能為力,只能認命。黑暗里的升騰,只能使自己心里的空兒更大。看著充滿了無奈和心酸,但這卻是那個年代真真切切發(fā)生過的“吃人社會”。
? ? ? ?我這一輩子,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更是映射那個時代普羅大眾的一面鏡子。我這一輩子是平凡勇敢的,宵小無奈的,只能用笑來表達。那一笑,真是笑的平淡、笑的深遠、笑的酸楚、笑的無助、笑的諷刺,更是笑盡人間,飽含滄桑。

? ? ? ?一輩子真的很短,卻要經(jīng)歷人情冷暖,卻要為五斗米折腰,唏噓作者人生的同時,回望審視展望一下自己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帶著希望來,負著重擔行,也將懷著遺憾走!似乎這是一個難以解開的魔咒。掩卷閉目,一個個"小人物"的悲慘命運,如電影一般,一幕幕浮現(xiàn)在腦海,揮之不去,驅(qū)之不散,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欲知其滋味,讀過自明白。
? ? ? ?一本書很薄,但是卻寫滿了眾生的百態(tài),平平淡淡,會略顯苦澀,卻叫人知中人暖,教會人需要苦中作樂。老舍用鮮活的北京口語這種貼近生活樸實的語言給你講述故事,其中沒有一點說教,但是卻能讓你陷入思考,我們在劇中品味這生活的真諦,試圖走出生活這個禁錮,原以為已經(jīng)走出來了,但是你卻不曾想到的是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走進了另一個禁錮。

? ? ? ?小說也是歷史的影子。時代不同造就的人也不同,但是道理相同。書是歷史的記載,記載著一個時代的世故人情,反映著一個時代的悲歡離合,訴說著人們的控訴與心聲。在戰(zhàn)亂時期,還有那么一些人,努力地在生活;還有那么一些人,努力在盡忠盡孝;還有那么一些人,在悲痛中思考……這些樸實的情感,多么可貴。中華民族靠這些信念,在戰(zhàn)火中踉蹌前行。人人都有一輩子,怎么活,活成什么樣?這大概是每個人都在考慮的一個問題。也許活著活著就明白了…
? ? ? ?但不管怎么樣努力,或許最后還是回到了最初的“一輩子”。畢竟“浮生半紙夢一回,往事如云煙。一輩子的苦和酸?!?/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