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篇 依法治惡

上一篇我們講到,人的認知是有偏差的,而這種偏差在社會中會形成對人的行為的善惡,做出不同的評價。
比如,南宋時期中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名字叫朱熹。他曾經(jīng)在潭州(今湖南長沙)擔任知州。朱熹一來到長沙就發(fā)現(xiàn)地方治安很亂,貪官污吏與豪強惡霸勾結(jié)作惡,而且賭博斗毆成風,地頭蛇恃強凌弱。
因此,朱熹一上任就決定,清理官吏腐-敗的同時,整頓社會秩序。他接連發(fā)布了幾道公告,定下各種懲治辦法,打擊貪官污吏、奸商豪強,還下令拆毀賭場。對恃強殺人,作惡多端的地頭蛇,朱熹把他們一個個投入大牢。這些人都是些罪大惡極的黑惡勢力。其中有一位姓張的惡霸,平白無故打人殺人。比如,他家屋門前有一座木橋,人們從橋上走過,只要不小心碰了橋,就會被他抓來捆綁吊打。
朱熹將這些橫行鄉(xiāng)里的惡霸統(tǒng)統(tǒng)抓了起來,一共十八個,準備殺了他們?yōu)榘傩粘隹趷簹?,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墒?,就在朱熹準備將這十八個惡霸推出去問斬的時候,新皇帝趙擴即位,宣布大赦天下。難道真的讓這些惡霸因為大赦而逃脫法律制裁嗎?
怎么辦?朱熹沒有理會新君的大赦詔書,以當時朝廷律法為依據(jù),將這十八名殘害百姓的惡霸全部處死了。后來,朱熹對自己的學生回憶起這件事的時候還說:“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如果不下決心徹底治理,如何能夠懲戒罪惡!”
總之,無論人們怎么評價朱熹此舉,有一條我認為孩子們必須記?。悍删褪怯脕響椭谱飷旱?,這就叫“有法必依,違法必糾”。就我們個人而言,就是要說到做到,言行一致。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我們下篇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