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管理的真的是時間嘛?

原創(chuàng)非首發(fā),首發(fā)于同名公號!文章有少量修改不影響閱讀!
1
昨天的文章談到了時間管理,所以今天打算和大家聊下這個話題。
其實時間管理真正要管理的并不是時間,而是認知!
什么?
時間管理竟然還涉及我的認知,你開玩笑的吧!
其實并不是,因為關(guān)于時間管理,有很多個角度都需要認知能力來支撐。
例如,從輕重緩急角度,有四個很關(guān)鍵的要素,分別是:緊急,重要和不緊急,不重要。
這四個要素可以排列出四種類型,也就網(wǎng)上流傳的時間管理四象限圖:重要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也不緊急!
遇到一件事情,我們可以把它往這四象限里套。
按照邏輯來講,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如快要到截止時間的工作,考試等,是需要第一時間去辦的。

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次要,如手機馬上要沒電了,但其實哪怕你手機有電也沒人會找你,當然,如果是需要手機工作或有其他作用就應(yīng)該歸類到重要且緊急中。
然后是重要但不緊急,如讀書,健身這類需要長期主義的事情。
最后則是不重要也不緊急,如追劇,打游戲這類娛樂性的東西。
四象限時間管理,就是讓我們優(yōu)先把時間用在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上,最好別浪費在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中。
這樣原本用在不重要也不緊急事情上的時間就可以擠出來做其他事情,也就完成了時間管理。
2
我們先繼續(xù)從另外的角度來看時間管理,剛才是從輕重緩急的角度,現(xiàn)在我們從定目標做計劃的角度來看,依然是有四個要素,分別是開始做,繼續(xù)做,減少做和停止做。
在我們對自己過往進行復(fù)盤總結(jié)時,就需要找出自己的時間花費在了哪些事情上,而這些事情在接下來是需要繼續(xù)做還是停止做?
如果停止做和減少做,那空出來的時間要用來開始做什么?
因為每個人目標不一樣,所以每個人需要開始做和停止做的東西都不一樣。
所以這里就不再舉例。

但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這兩種方法都有一個前提,就是你需要做出決策!
從輕重緩急的角度,你需要分辨出一件事到底是屬于重要且緊急還是重要但不緊急,這樣才能確定自己到底要不要將第一時間分配給它。
從定目標的角度,我們需要分辨出哪些事情是應(yīng)該繼續(xù)做的,哪些事情沒必要繼續(xù)下去了,浪費時間。
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的認知能力來做支撐。
你要有全局觀,有足夠的戰(zhàn)略觀,才能做出好的選擇,將時間分配到合理的方向上去。
否則,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就像我昨天文章說的一樣,陷入了窮忙狀態(tài)中。
3
事實上,所有時間管理的方法,都需要建立在你有足夠的認知上才有意義!
番茄鐘時間管理法也好,任務(wù)管理法也罷,又或者是精力分配方法,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自己快速進入心流狀態(tài)提升效率的方法也好,利用某些工具或者找人監(jiān)督提醒自己的方法也好,各種時間管理的方法,背后都需要你有強大的認知能力!
你有認知,覺得應(yīng)該要做什么事情對自己未來是好的,你看到了那個好處,你就會對自己進行自我洗腦,然后就愿意為了那個目標來付出時間精力。

如果沒有那個認知,沒看到那個好處,那你把時間節(jié)省下來了,大概率就把那點時間用去娛樂放松自己了。
比如關(guān)于錢,有的人有攢錢的意識,那如果他路上撿到了一百塊錢,他可能就會認為,真好,我的小金庫又多了一百塊。
如果另外一個沒攢錢意識的人,撿到一百塊錢,可能就會覺得反正這是意外之喜,就會傾向于把它隨意的花掉,因為不會心疼。
時間也是一樣的,如果你有那個認知,那什么四象限啊,番茄鐘啊其實都只是方法,是術(shù)的層面,你該節(jié)省的時間你自然會擠出來。
但你要是沒那個認知,沒這個意識,那老板臨時給你放天假,你也會覺得是意外之喜,然后就去找各種打發(fā)時間的樂子去了。
記得以前看過大概這么一段話:我喜歡假期,不是因為可以出去玩,而是因為我知道我的同學(xué)在假期里都會去玩,而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提升自己的成績,甩開他們!
注意:本文配圖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有侵權(quán)的話聯(lián)系我必刪!圖片內(nèi)容基本與文章無關(guān),僅僅是為了讓大家減少視覺疲勞而已,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