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里,若你是蜀漢后主,究竟怎樣做才能力挽狂瀾?
每每看了三國演義后,看到劉禪投降,蜀國滅亡都會讓人唏噓不已,那么如果你成為劉禪你會怎么做,是死戰(zhàn)還是投降。
那我們先來看看當時局勢把,俗話說,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劉禪字公嗣,蜀漢第二任皇帝,也是三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任皇帝。劉禪繼位后,諸葛亮為托孤輔政大臣,基本上壟斷了軍政大權,而劉禪本人更是聽從劉備的安排,事事都聽諸葛亮的,一者諸葛亮勞苦功高,位極人臣,二者諸葛亮在蜀漢有極其高的威望,最主要是,諸葛亮有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
等到諸葛亮死后,由于劉禪聽信讒言,寵信宦官黃皓,朝政日益頹廢。再加上姜維九伐中原,雖勝多敗少,但勞民傷財,蜀漢后期國力被掏空,基本沒做能征善戰(zhàn)之人。263年,司馬昭分三路大軍伐蜀,其中鄧艾偷渡陰平,攻克綿竹,兵臨成都劉禪猝不及防,投降曹魏,從此,蜀漢滅亡,讀到這里總是讓人唏噓不已。

網友一:在諸葛瞻被鄧艾于綿竹擊敗之后,后主劉禪就接受了光祿大夫譙周的建議,投降鄧艾。此時,姜維把魏軍的主力部隊阻擋在劍閣,鄧艾僅僅是孤軍別部深入,如果繼續(xù)在成都加以抵抗,或許可以拖老魏軍,令其自潰。因此我絕對不會投降。
網友二:劉禪可能已經沒有部隊再做抵抗,這個時候的成都的守備或許已經非常脆弱。在景耀六年魏軍大舉南下的時候,劉禪就已經派出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廖化、輔國大將軍董厥協(xié)助姜維的進行防御。同時閻宇也從永安率兵北上抵抗,卻只留給羅憲500人防御東吳。
可見,當時蜀漢南方的兵員十分緊張,主力部隊都調撥到北方與魏軍作戰(zhàn)。因此投不投降已經不是劉禪所能左右的了,在已經無法進行有效防御的情況下,劉禪投降無可厚非。從之前的戰(zhàn)事來看,劉禪并沒有一開始就有投降的想法,他派出了大量部隊幫助姜維抵抗,同時還孤注一擲將成都主力部隊交給諸葛瞻,希望擊破鄧艾。不過諸葛瞻在軍事上的全軍覆沒使劉禪不得不背上投降亡漢的罵名。

當筆者認為,當時蜀國已經走向衰弱,如果劉禪拼死守成都,魏將鄧艾的兵馬并不多,是可以守住的,等待姜維回援,不過也守不住多少,劉禪不是開拓之主,沒有收復中原的氣象,遲早被魏國打敗。
同時蜀漢的滅亡也有必然性,戰(zhàn)爭是兩個國家國力的較量,蜀漢明顯在國力上落下風,所一說蜀漢滅亡是必然的。你說的這些是戰(zhàn)術 是戰(zhàn)役,但不是戰(zhàn)爭,不是你贏了一兩場戰(zhàn)役你就會贏得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勝利是不為這些而轉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