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Intel十代酷睿i9-10900K處理器首發(fā)評測

2020-05-20 21:06 作者:知了3C  | 我要投稿

各位好,這里是知了3C,我是大風哥,要說這個月PC硬件圈最令人期待的產(chǎn)品是什么,那當然是Intel十代酷睿處理器了!我們也很有幸能提前拿到Intel十代酷睿i9-10900K這顆桌面旗艦級處理器來為大家第一時間呈上評測。

那么閑言少敘,咱們直接進入正題。

先來看這顆U的規(guī)格,這一代的旗艦級i9在上一代的基礎(chǔ)上邁進了一步,將核心數(shù)量增加到了10核,20條線程;并且頻率方面的設(shè)定也更為激進,基本頻率提升到3.7GHz,最大睿頻提升到5.3GHz,緩存增加到20MB,TDP為125W;但是誠如你們所見,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制程工藝依舊是14nm......所以我們甚至可以簡單的把十代酷睿理解為九代的堆核提頻版,此處我們先按下不表。

十代酷睿i9-10900K京東首發(fā)預售價格為4299元,除此之外,本次同步上市的還有i7-10700K(8核16線)、i5-10400(6核12線)以及i5-10400F(6核12線)等三款新品;不過令人欣喜的是,這一代的酷睿i3-10300、i3-10100等新U也給到了4核8線,畢竟隔壁銳龍3都4核8線了,i3再不發(fā)力就要痛失入門級消費市場了,想來也是情理之中;雖然還未發(fā)售,但絕對值得期待一下!

主板這邊的變化就比較大,首先是接口全面迭代到了LGA1200,也就是說之前的U在這一代Z490、B460新板子上都不再兼容了,但芯片組本身的提升并不大,主要就是提供了更多更高速的USB接口;所以你會看到主板廠商們在板子上下了很大功夫(畢竟Intel老大哥你這產(chǎn)品迭代不給力,那我板子可怎么賣呀?),自然就使勁渾身解數(shù)往上邊堆各種高端料件;

以華碩 ROG Z490系列為例,今年的產(chǎn)品無一例外都加強了供電,比如我手上這塊ROG MAXIMUS XII HERO (WI-FI),就從上一代的8+2相(50A)直接提升到了14+2相(60A);再往上的APEX、FORMULA等型號直接提到了16相(70A),頂配EXTREME甚至直接拉到了16相(90A);

當然,提升供電規(guī)格對于這一代酷睿新U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不如說,這就是華碩為自家的AI智能超頻功能鋪的路;

消費者只需要盡量配備更好的散熱,把剩下的交給主板,主板會對CPU的潛力進行評估(包括體質(zhì),最佳核心等等),還會對整機當前的散熱狀態(tài)進行評估,然后通過智能計算給到用戶一個最佳的配置。這個功能,我還是非常喜歡的,因為夠小白,夠省心。

還有這個AI智能溫度控制技術(shù),私以為這項技術(shù)就是和AI智能超頻相輔相成的,在需要性能的時候提供充足的散熱,在空載的時候提供安靜的環(huán)境,對整機散熱和噪音做智能的調(diào)控。

除此之外,ROG Z490全系產(chǎn)品今年還在網(wǎng)絡(luò)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是硬件都標配了2.5Gb及以上的網(wǎng)卡,以ROG MAXIMUS XII HERO (WI-FI)為例,就給到了Marvell AQtion AQC111C 5Gb和Intel 1219-V 1Gb的雙網(wǎng)卡配置,像EXTREME、FORMULA等型號,甚至直接給到了萬兆網(wǎng)卡(Marvell AQtion AQC107 10Gb);當然無線方面也全面迭代到了WiFi 6,ROG全系用的都是Intel AX201的網(wǎng)卡芯片,然后再搭配自家的AI智能網(wǎng)絡(luò)控制技術(shù),簡直是如虎添翼。

開始測試之前,有必要來先交代一下我們的測試平臺:

首先當然是Intel的U,i9-10900K,10核20線的十代旗艦新U!

其次是華碩的板,ROG MAXIMUS XII HERO (WI-FI),14+2相60A供電,千兆+5G有線網(wǎng)卡+WiFi6無線網(wǎng)卡,支持AI智能超頻,AI智能散熱和AI智能網(wǎng)絡(luò)控制,高規(guī)大面積散熱設(shè)計,神光同步可控制500+個LED,妥妥的Z490高端型號。

接著是影馳的卡,RTX2080 SUPER HOF CLASSIC,影馳名人堂的經(jīng)典復刻版,主頻1650-1845MHz,3072個流處理器,TU104-450核心,內(nèi)置48個光追核心,384個張量核心,8GB GDDR6大顯存,超越RTX2080的存在,能應(yīng)付絕大多數(shù)4K大作。

以及同樣來自影馳家的高頻內(nèi)存,兩條影馳星曜 DDR4-3000 8GB,RGB燈效流光溢彩,CL16-18-18-38低時序,3000MHz高頻,嚴選顆粒,終身保固;

以及安鈦克家的HCG 1000 Extreme 1000W 80PLUS金牌電源,全模組設(shè)計,日系電容,高于金牌的轉(zhuǎn)化效率,840W的+12V輸出功率,為整機提供充足穩(wěn)定的電力(提前說一嘴,這次十代i9對電源的要求有點高!XD)

其他硬件請大家參考上面的表格。

那么跟大家碎碎念了這么多,是時候來一揭i9-10900K的廬山真面目了!

直接看理論測試成績,i9-10900K在CPU-Z的測試中,在單核方面一騎絕塵,整體對比上一代i9-9900K有小幅度提升(約5%左右),對比競品銳龍9 3900X則差距較為明顯,達到了11%;但在Cinebench R15、R20兩項的單核測試上,i9-10900K并沒有體現(xiàn)出多大優(yōu)勢,表現(xiàn)基本和上一代9900K持平,對比競品3900X、3700X也沒有好上多少,甚至在R20單核測試中表現(xiàn)還稍低于3900X;而多核方面,對比9900K性能提升了35%左右(得益于新增了兩個核心),但對比12核的競品3900X就力有不逮了,平均三項測試成績來看,整體落后16%左右;

而在實際的游戲體驗中,i9-10900K+RTX2080 SUPER的組合表現(xiàn)又是怎樣的呢?請看。

這是4K最高畫質(zhì)預設(shè)下的古墓麗影11測試成績,平均幀數(shù)可以達到55幀,屬于流暢運行的范疇;

這是4K最高畫質(zhì)預設(shè)下的古墓麗影10測試成績,平均幀數(shù)可以達到67幀左右,同樣也是毫無鴨梨;

而這是4K高畫質(zhì)預設(shè)下的全境封鎖2的測試成績,平均幀數(shù)60幀,作為一款非常吃硬件的3A大作,我們可以從它專業(yè)的測試結(jié)果數(shù)據(jù)中看到,此時平臺的瓶頸在于顯卡,而非CPU(GPU平均占用率為98%,而CPU平均占用率僅為28%);

作為一款10核20線的旗艦級新U,如果單純只是用它來玩游戲可以說是沒有發(fā)揮出它的全部價值的,這是i9-10900K用于4K素材剪輯的場景,可以做到實時預覽,絲般順滑。

而關(guān)于這顆U的功耗,也是本次大家關(guān)注的重點,我在使用AIDA64對其進行拷機之后,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這顆U對散熱的需求那是真的高!

首先我們先來看它待機時的溫度和功耗,使用這枚恩杰海妖X52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情況下,10900K的待機溫度大約在38℃左右浮動(室溫25℃),此時全核睿頻可達5.1GHz,功耗呢也維持在60W上下,平平無奇,對不對?

而當我們開始拷機之后,CPU的溫度迅速飆升到了81℃,并在維持了1分鐘左右自動降頻到了4.1GHz,并且溫度也隨之降了下來,來到69℃左右;

而降頻前后的功率是多少呢?

分別是271W左右和183W左右,要知道競品12核的3900X拷機功耗也不過216W,溫度也不過60+℃,這一波,我真的是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制程工藝帶來的差距,Intel被14nm拖得太慘了!BTW,我用的是大家最常用的默認主板BIOS設(shè)置,由于首測不打算超頻,所以沒有選擇解除所有功率限制的選項,不過這顆U之所以會降頻,估計也跟觸發(fā)了主板的功耗或溫度墻有關(guān)。(之后我會專門出一期超頻實戰(zhàn),這次真的要好好搗拾一下散熱器了!)

那么最后,來說一點個人的總結(jié)吧!

首先,i9-10900K這顆U可以說是榨干了14nm全部性能的產(chǎn)物了,Intel不惜采用堆核的策略也要和AMD正面競爭,其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yīng)出Intel目前所面臨的窘境,即缺乏真正可迭代的產(chǎn)品。(近期坊間傳聞十代酷睿將是短命的一代或可成真?。?/p>

而我認為目前i9-10900K的首發(fā)售價對比3900X幾乎沒有優(yōu)勢,因為后者只賣3799,整整比人多了500塊,還少兩個核,就算單核再強,消費者也會三思,除非是Intel的死忠粉,非Intel不可!退一步來看,現(xiàn)在只能期待一下10900K的散片了。

而目前手持9900K+Z390的用戶有沒有升級的必要呢?我個人認為Duck不必,因為10900K相較于9900K的整體性能提升其實并不算多,但升級平臺的成本又過高,畢竟U要換,主板要換,散熱器也得來個好的,電源也絕對不能馬虎;不過你要是對這一代主板的一些新功能心里癢癢,倒也不是不能考慮。

不過我倒是比較看好這一代的i3和i5,畢竟都是4核8線(或者6核12線)的話,只要散片價格討喜,再加上I U單核大概率會比A U強一丟丟,我還是非常愿意購買的。

Intel十代酷睿i9-10900K處理器首發(fā)評測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仁寿县| 麻江县| 梁河县| 山阳县| 隆子县| 陇川县| 云霄县| 英山县| 临西县| 隆安县| 博白县| 滨州市| 永定县| 韶山市| 吉水县| 十堰市| 吉安县| 获嘉县| 舒兰市| 阿勒泰市| 青川县| 天台县| 徐州市| 常山县| 广东省| 东宁县| 彰武县| 马关县| 铅山县| 罗田县| 南江县| 洛阳市| 元朗区| 斗六市| 繁昌县| 唐海县| 商河县| 游戏| 宁化县| 高尔夫|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