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此生“最危險”的時間,是50歲到60歲這十年

01
人生就像是一座高山,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座高山的攀爬者。只要開始了攀爬,就沒有停下來,或者往后退的選擇了。
年輕的時候,我們身處山麓,一路上都比較平坦,雖然說中途遇到一些波折,但我們還是感覺到輕輕松松,日子好過。
隨著我們攀爬到了山腰,處于“不上不下”的位置,那我們就覺得左右為難了。因為前不見出路,后不見歸途,讓人愈發(fā)迷茫。
古時候,孔子有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在今時今日,人們到了四十歲,依舊迷惑,到了五十歲,依舊不知道天命到底是什么。
難道說,古人比現(xiàn)代人活得輕松嗎?并非如此,而是現(xiàn)代人的平均壽命長了,所面臨的事兒多了,那對于生活的感知,自然就遲鈍了。

02
跟早年、晚年相比,中年的過程是最艱難的。
少年郎身強體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啥事兒都不會怕。老年人已經(jīng)上岸了,年輕一輩也接手了他們的責(zé)任,那他們自然就輕松了。
哪怕老年人需要孤獨終老,他們也已經(jīng)走到人生的最后階段了,基本半截身子入土了,那他們多活一天,就等于多賺一天,哪會艱難呢?
唯有中年人,說老也不算老,說年輕也不算年輕,處境特別尷尬。這個時候,各種問題都會來到他們的身邊,讓他們疲于應(yīng)付,越活越?jīng)]有希望。
特別是在“職場歧視”嚴(yán)重的今天,不少人到了40歲,就沒有公司要了。而40歲,恰恰是家庭需要花錢的時候,那他們不就煩惱了嗎?
40歲只是中年的開始,不算慘,隨著年歲的老去,臨近50歲,才是悲劇的開始。因為50歲,不僅涉及到錢財、家庭的問題,還涉及到“生老病死”的問題。
這就應(yīng)了一句話:“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打頭風(fēng)?!爆F(xiàn)實的生活,只會欺負(fù)那些弱小且無助的中年人。

03
50歲到60歲這十年,普通人需要面臨這幾個問題。
問題一:健康出問題,身體在走下坡路。
在二三十歲,不少人都拼命加班賺錢,活成了“拼命三郎”的樣子。這種“拼命三郎”的模式,持續(xù)不了多長的時間,因為人之身體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
在四五十歲,哪怕你想加班賺錢,你的身體也不允許了。要么出現(xiàn)了什么病痛,要么精力大不如從前,要么整天昏昏沉沉,身體走了下坡路。
問題二:賺到的錢,有可能還不夠給醫(yī)藥費。
中年人拼命上班,又能賺多少錢呢?差一點的,能賺三四千。好一點的,能賺上萬元??善沁@上萬元的月薪,也不夠給醫(yī)藥費。
如今,生一場病,隨隨便便就需要花幾萬元。大病,更不用說了,幾十萬一瞬間就消失不見了。那家庭返貧,一夜回到解放前,就是分分鐘的事。

04
問題三:家庭的矛盾,層出不窮,讓人煩惱。
如果只有家庭的矛盾,沒有外在的矛盾,那問題還不算大。如果只有外在的矛盾,沒有家庭的矛盾,問題也不算大。
最可怕的,就是外部有矛盾,家庭也有問題,那日子就艱難了。人到五十,我們會跟長大的子女有隔閡,會跟相處多年的伴侶鬧矛盾,這是無法避免的。
問題四:行情不好,賺不到錢,大難臨頭各自飛。
絕大多數(shù)人的問題,就是“沒錢”。有錢,自然萬事安好,人生無憂。沒有錢,別說無憂了,就連平平淡淡也都是奢望。當(dāng)下平淡的生活,是用錢財構(gòu)建的。
隨著行情有問題,市場的情況不太好,中年人賺錢的效率,明顯不如年輕人了。哪怕是有一定資產(chǎn)的中年人,也會被市場套牢,大概率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人財兩空。

05
人這輩子最危險的時間,是50歲到60歲這十年。
在50歲到60歲這十年,我們除了要面臨上述這4個問題,還會遇到無數(shù)的麻煩和禍?zhǔn)?。這些禍?zhǔn)?,有可能危及小命?/p>
有的人突發(fā)疾病離開了,有的人毫無預(yù)兆地倒在了崗位上,有的人走著走著就被車撞了,有的人在50歲左右就走了......
中年時期的淘汰率,為什么會如此之高呢?因為生活的問題越來越多,人們應(yīng)對風(fēng)險的能力越來越脆弱。如此,不就被淘汰了嗎?
更何況,“內(nèi)卷”在加劇,普通人所擁有的資源太少了,競爭不過別人。那結(jié)果,不就只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了嗎?
要想渡過中晚年的難關(guān),就只有三個辦法,要么早年多賺錢,多存錢,要么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要么少拼命,多養(yǎng)生。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