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周總理在廬山開會碰見親戚,50年后再次見幼時的妹妹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為了新中國的革命事業(yè),許多開國領袖們告別家鄉(xiāng)和親人,投身于滾滾革命洪流之中。
毛主席自34歲離開韶山,32年后才第一次回到故鄉(xiāng)。而周總理自12歲離開家鄉(xiāng)淮安,直至逝世,竟然66年沒有回過家鄉(xiāng)。
1961年,周總理在廬山開會時,舞會中偶遇親戚,這才與闊別50年之久的表妹見面。

周恩來
廬山開會碰見親戚
熟悉新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三次“廬山會議”在我國政治上的影響力。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黨中央召開了第二次廬山會議。
這次會議通過了《工業(yè)七十條》、《農業(yè)六十條》、《高教六十條》等重要文件,意在對工業(yè)、糧食、財貿及教育等領域進行調整。因為會議沒有進行公開報道,顯得有些神秘。
作為此次會議的組織者和主要領導者,周總理顯得異常辛苦和忙碌。
為了舒緩領導人緊繃的神經,調節(jié)一下嚴肅的會議氣氛,“廬山會議”的后勤保障部門在會議間隙組織了一些文娛活動。其中在長沖河畔廬山療養(yǎng)院禮堂舉辦的舞會最受大家的歡迎。

周恩來
毛主席、周總理等領導人都喜歡把跳舞作為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休閑方式,中南海春藕齋的周末舞會幾乎是場場爆滿。
一個周六的晚上,空氣清新,涼風習習。廬山療養(yǎng)院禮堂內燈火輝煌。隨著留聲機放出悠揚的舞曲,三三兩兩的人群吃完晚飯后陸續(xù)進入了禮堂,舞會大廳里面頓時熱鬧起來。
因為在廬山開會的領導人中以男性居多,而廬山管理局內部的女工作人員不多,所以舞會中缺少女性舞伴。
于是,江西省邀請了部分省農墾文工團的女演員們前來助興,以活躍氣氛。

周恩來等人
開場曲過后,喇叭里響起了迎賓曲,周總理、劉少奇等主要領導人進入了禮堂。女青年們紛紛迎上前去,主動邀請領導人跳舞。幾首曲子過后,一位中等個頭的女青年主動來到了周總理跟前。舞曲響起后,兩人滑入舞池。
周總理看出對方稍有些緊張,于是親切地問道:“你跳得很好,你叫什么名字呀?”女青年自我介紹叫陳珍華,是廬山管理局的一名會計。
幾句對話后,氣氛稍有些緩和。但是這個叫陳珍華的女青年好像還是有心事,幾次望著周總理,卻是欲言又止。眼看曲子過半,加上看見周總理十分平易近人,陳珍華終于鼓起勇氣問了一句:“總理,您還記得黑子這個名字嗎?”
周總理聽到這句這突如其來的問話后,愣了一下,不過他瞬間反應了過來,停下了腳步,拉著陳珍華來到了旁邊的休息室。

周恩來
兩人剛坐下來,周總理就急切地問道:“你是怎么認識黑子的?”陳珍華望著周總理,大方地回答道:“她是我的婆婆,我的愛人鐘則朱是她的兒子?!?/strong>
周總理聽后恍然大悟,隨后又陷入了短暫的回憶之中。
原來,黑子正是周總理的十八舅萬立鉁的女兒萬貞。因為生下來就皮膚黝黑而得了一個“黑子”的小名。1904年春節(jié),周恩來的父親周貽能帶著全家去清河縣清江浦的岳父家拜年。
周貽能和萬立鉁在清江浦逛街時,花了一塊大洋買了張彩票,不料幾個月后開獎時,竟然中了一萬塊大洋的頭獎。
這筆開降巨款不僅給周家?guī)砹梭@喜,也帶來了不少煩惱。一時間,上門要債的、借錢的、打秋風的……紛至沓來。

周恩來
為了躲避是非,周恩來的生母萬氏帶著三個兒子遷居到了清江浦萬公館娘家,六歲的周恩來也進入了萬公館的家塾館讀書。
在外婆家居住的四年時間內,表妹萬貞成了周恩來童年時最好的玩伴之一。小兩歲的萬貞經常跟在周恩來后面玩耍,大家親密無間,相處得十分愉快。周恩來叫萬貞的小名“黑子”,萬貞則稱呼他為“七哥”。
周恩來上學后,還向長輩據(jù)理力爭,為萬貞爭取到了上學的權利。因為萬貞的學習有些吃力,成績優(yōu)秀的周恩來還經常為她補習功課。兩人一同上學、放學,度過了一段美好、愉快的童年時光。
1908年夏天,周恩來家庭遭遇變故,生母萬氏因患肺結核,不幸去世。父親周貽能外出謀生,全家只得遷回淮安,周恩來這才與萬貞表妹分別,不過每到重大節(jié)日走親戚時,雙方總還能見上一面。每次相聚,大家都有聊不完的話題。

周恩來
1910年,周恩來隨三伯父周貽謙離開了家鄉(xiāng)淮安,來到奉天東關模范學校讀書。
臨行前,萬貞特意縫制了一雙襪子,托人捎給了七哥周恩來。
正是在東北的三年求學期間,少年周恩來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啟蒙,立下了“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壯志,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周恩來自12歲離開家鄉(xiāng),就再也沒有回去過,與表妹萬貞的聯(lián)系也因此中斷。
周總理沒有想到,闊別50年之久的表妹竟然以這種方式出現(xiàn)在自己眼前。他的心中有些感慨,更多的則是高興。周總理從回憶中拉回了思緒,他先是問了一下萬貞表妹的身體狀況,陳珍華回答道:“婆婆的身體并不太好?!?/strong>
周總理沉思了片刻后對陳珍華說:“你回去后先代我向你婆婆問好,過幾天我再去看望她!”陳珍華沒想到周總理如此重情義,這次總算是不虛此行。于是,她高興地留下家里的地址后就回去了。

周恩來等人
五十年后再見表妹
與周恩來走上了波瀾壯闊的革命道路不同,萬貞的人生軌跡與眾多舊中國女性并無二樣。20歲那年,萬貞嫁給了江西興國的一名叫鐘一琹的男子為妻,兩人婚后多年沒有子嗣。
丈夫因體弱多病過早離世,臨終前,他將自己的外甥過繼為子,這就是陳珍華的丈夫鐘則朱。
萬貞獨自將繼子撫養(yǎng)成人后,又幫他找了一位賢良的妻子,也算是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
新中國成立后,鐘則朱被安排進了廬山植物園工作,因此,一家子目前都居住在植物園的宿舍區(qū)。萬貞平時言語不多,但她為人善良,樂于助人,在左鄰右舍中的口碑不錯。

周恩來
隨著革命一步步地走向勝利,有關周恩來的消息越來越多,萬貞對此也是有所耳聞。解放后,當年的七哥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共和國總理,萬貞更是激動不已,他由衷地為表哥感到驕傲和自豪。
但是,萬貞知道表哥日理萬機,不能去打擾他的工作。再說她也不愿意憑借這層關系受益,于是,萬貞將這個秘密一直埋在心底。
兩年前的那次廬山會議后,兒媳婦回家就講述了周總理來廬山開會的情景,萬貞這時才告訴兒子、兒媳:“周總理是我的表哥!”這才有了陳珍華在這次舞會上大膽認親的故事。
幾天后,陳珍華接到了當?shù)毓簿值碾娫?,通知她趕緊回家,周總理一會要去家中探望老人。陳珍華盡管心里早有準備,但聽到消息還是精神一振。她趕緊請好假,然后飛快地向家里跑去。

周恩來等人
剛到家中不一會兒,就聽見門外傳來了一陣交談聲,陳珍華連忙扶著萬貞迎了出去,只見自己的丈夫鐘則朱走在前面帶路,一群人簇擁著周總理走了過來。
周總理一眼就認出了久違的表妹,他快步上前,握住了萬貞的手,高聲地說道:“妹妹,我看你來了!你過得好嗎?”
萬貞的心里十分高興,她仔細地打量著眼前的這個人,腦海里在極力搜尋著兒時關于七哥的記憶。她感慨地說道:“七哥,你好??!難得我們老了還能在廬山重逢呀!”
分別50年,彈指一揮間,周總理與萬貞已由當年天真爛漫的兒童變成了飽經風霜的老人?;匚萋渥?,兩人暢快地聊了起來,主要的話題還是關于家鄉(xiāng)的一些記憶。鐘則朱和陳珍華則在一旁做著上茶水的服務工作。

周恩來等人
在聊到淮安的變化時,鐘則朱主動插話道:“幾年前,我陪媽媽回過一次淮安,我還記得駙馬巷的房子很深、很大,大門口的石墩子十分氣派!”
周總理聽后,擺了擺手,說道:“那是當?shù)卣畬ξ业睦衔葑隽诵蘅槪f是要建一個紀念館。我知道后,寫信給了淮安縣委,要求將舊居交公,作為辦托兒所、辦學校使用,不準讓人去參觀?!?/strong>
萬貞則順勢介紹了家鄉(xiāng)親人的一些情況,周總理也不時地插話詢問。
兩人越聊越親切,中間還出現(xiàn)了一個小插曲,萬貞因為過于激動,癲癇病復發(fā),幸虧總理的保健醫(yī)生卞志強在場,他和陳珍華現(xiàn)場緊急處理,這才轉危為安。

周恩來
周總理隨即詢問了一下表妹這些年來的經歷和現(xiàn)狀,得知表妹除了身體不太好,家里的生活也稍顯窘迫。因為剛剛經歷三年自然災害,周總理關心地問起萬貞家里的糧食可夠吃?
鐘則朱從床底下拖出來一麻袋土豆,同時指著窗外的一塊空地說:“我們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了些土豆和南瓜,可以補充口糧的欠缺。”
周總理站起來,朝菜地看了看,緩緩地點了點頭,然后對身邊的秘書小聲地說道:“回北京后,從我的工資中給這里寄點錢。”鐘則朱聽后連忙推辭,再三表示自己夫妻倆都有工作,完全能夠照顧好母親。
時間過得很快,當秘書提醒周總理下面還有活動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半小時。周總理讓陳珍華不要再加茶水了,自己得走了。

周恩來
臨別之際,周總理緊緊地握住萬貞的手,叮囑她一定要注意身體,有什么需要,就讓兒子和兒媳婦去買。并歡迎她在條件成熟時去北京再相聚。
萬貞也是眼眶濕潤地點頭答應道:“七哥,放心吧!我們分別五十年了,能在這里見到你,我已經很知足了。你也要多保重自己啊,代我向嫂子問個好!”
兩人依依惜別,萬貞站在家門口,目送著周總理乘坐的轎車離開,直至消失在路口的盡頭。這次會見,雖然時間短暫,但是了卻了萬貞多年的心愿。
萬貞回家后囑咐兒子不要把周總理是表舅的事情掛在嘴邊,要低調做人。這次會面也成為了萬貞一家人美好的回憶,萬貞1980年病逝于揚州,享年80歲。

周恩來
回不去的故鄉(xiāng)淮安
其實,在這次會面中,萬貞還向周總理問出了一個埋藏在心底已久的問題:“現(xiàn)在解放了,你為什么不回一趟淮安?”按她的理解,就算不是衣錦還鄉(xiāng),光宗耀祖,至少也應該回去看看。
周總理當時沉默了一會,還是正面說出了兩點理由:一是工作確實太忙,抽不出時間。
在領導人當中,周總理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個,他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周總理也曾經幾次動過回鄉(xiāng)給母親掃墓的念頭。
1946年5月,周總理率領中共代表團入駐南京梅園新村,與國民黨政府進行談判,這是他參加革命后,距離淮安最近的一次??墒撬麚挠H朋受到連累,依然沒能成行回鄉(xiāng)。

周恩來
其次,周總理主要還是不想興師動眾,給當?shù)卣畮砺闊┖蛪毫?。再加上老家的親朋眾多,勢必會有一些人提出來一些個人要求,或者打著自己的旗號辦一些事情,這些都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為了公平公正、耳根清靜,他干脆就不回去了。就連他的弟弟打算回去一趟老家時,周總理也沒有同意。
回鄉(xiāng)省親的愿望就這樣一拖再拖,從他12歲離開淮安,直至1976年逝世,66年間,周總理再也沒能回去過故鄉(xiāng)。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周總理不思戀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和那里的親人們。據(jù)周總理秘書回憶,1959年,周總理乘坐專機從廣州返回北京。
當飛機到達淮安上空時,周總理來到駕駛艙,向飛行員提出了一個請求:“能否降低一下高度,讓我在前面看一下家鄉(xiāng)?”

周恩來
機長特意駕機在淮安上空盤旋了三圈。周總理默默不語,眼睛緊盯著下面的這片土地,周圍的工作人員無不為之動容。
周總理一生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但他最喜歡吃的還是家鄉(xiāng)的淮揚菜。每逢春節(jié),他請身邊的工作人員吃年夜飯時,總要親自下廚燒一道家鄉(xiāng)的名菜——紅燒獅子頭。
周總理雖然不允許親人沾公家的便宜,并向他們“約法三章”。但在私人范圍內,他又會盡全力幫助他們。
周總理的弟弟周恩溥在革命中犧牲,解放后,弟媳王蘭芳帶著侄子周榮慶來北京找到周總理,希望給予照顧??偫頉]有讓周榮慶留在北京,而是安排他去了焦作九里山鋼鐵廠工作,周榮慶在當?shù)爻闪思摇?/p>
周恩溥
同時,周總理把王蘭芳留在了北京治病,并每月從自己404.8元的工資中拿出50元錢資助王蘭芳的生活。
周總理不允許自己的親屬向當?shù)卣暾埨щy補助,而是自己私下掏錢來貼補他們。
據(jù)統(tǒng)計,從1958年到周總理去世,他用于補貼親屬的支出高達3.6萬余元,幫助工作人員的花費超過1萬元。這就意味著周總理近一半的工資用來幫助和接濟親戚和朋友了,難怪鄧穎超老是說家里財政是入不敷出。
周總理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他的心中早已超脫自我的概念,心里想的是全國的黎明百姓。正是這種大愛,才讓他贏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熱愛。周總理病逝后,百萬群眾十里長街揮淚送別就是對他最好的評價。
周總理對親人大公無私的背后,也充滿著溫情。廬山會議期間與表妹的會見,正是他內心對家鄉(xiāng)和親人懷有真摯感情的體現(xiàn)。
參考資料
吳雪,《周恩來為何一直沒回故鄉(xiāng)》,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09年2月4日;
尹婕,《探訪周恩來同志故里淮安》,人民網,2018年3月3日;
《周恩來怎樣對親戚“不近人情”》,人民網,2022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