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日本戰(zhàn)國史·甲越春秋(17)武田家與御館之亂

2023-04-17 17:44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武田勝賴的外交政策


天正四年(1576年)二月,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的和談失敗,不得不流亡毛利家。由于此時的毛利家和織田家還是盟友,因此毛利輝元不敢將足利義昭接到根據(jù)地安藝國,而是安排其在備后國的鞆住下。不過,此時的毛利家與織田家早已是面和心不和,隨著織田家向西國擴張,兩家的邊境越來越接近,許多西國的國人們也分別以織田家和毛利家為后盾展開了合戰(zhàn)。

三月七日,武田勝賴派遣使者前往北陸,向一向一揆傳達了自己即將再次出陣三河國、尾張國和美濃國的消息,希望一向一揆不要屈服于織田信長。五月,毛利輝元在與家老們商議之后,決定與織田家斷交。六月十二日,足利義昭給武田、上杉、北條三家送去御內(nèi)書,命令三家和談,之后共同上洛討伐織田家。隨著毛利家在七月十三日于木津川海戰(zhàn)中大勝織田家,反織田勢力士氣大振,武田勝賴也給足利義昭和毛利輝元送來使者,希望能夠與毛利家締結(jié)同盟。九月,武田家與毛利家締結(jié)了“甲藝同盟”,武田勝賴還請求毛利輝元與大友宗麟和談,這樣就能夠全力對付織田家了。另外一方面,上杉謙信也在同年與一向一揆和談,加賀一向一揆悉數(shù)加入上杉軍麾下,接受上杉謙信的指揮。武田、上杉、毛利、一向一揆結(jié)成了新的“信長包圍網(wǎng)”。

為了更好地與織田家對戰(zhàn),武田勝賴還強化了與北條家的聯(lián)系。自從武田信玄的女兒、北條氏政的正室夫人黃梅院殿在永祿十二年(1569年)病逝以后,武田家與北條家就失去了同盟之間的紐帶。在《甲陽軍鑒》的記載中,春日虎綱建議讓正室夫人早逝的武田勝賴迎娶北條氏政的妹妹為妻,通過締結(jié)姻親關(guān)系來強化與北條家的同盟。天正五年(1577年)正月二十二日,十四歲的桂林院殿在侍女和家臣們的護衛(wèi)下進入甲府,與武田勝賴舉行了婚禮。據(jù)說春日虎綱在婚禮之后,高興地對旁人說到:“自從長筱敗仗以來,今晚終于可以睡個安心覺了。”


遠江、駿河的危機


自從長筱合戰(zhàn)以后,德川家的勢力不斷地朝遠江國東部、駿河國擴張,犬居城、樽山城都落入了德川家的手中,威脅到了武田家在大井川一帶的領地。在大井川的上游部分,有著一股由田代、上田、藥澤、中野、巖崎、上坂本、小河內(nèi)七個村落締結(jié)成的“井川一揆”,武田家正是依靠著“井川一揆”的勢力防御著德川家對當?shù)氐倪M攻。

天正五年(1577年)正月,武田勝賴擔心高天神城城主小笠原信興(即小笠原氏助)會再次叛變,因此將小笠原信興給轉(zhuǎn)封至了駿河國。高天神城是武田家在東遠江的最大據(jù)點,一旦高天神城失陷,那么遠江國就將不保,同時駿河國也會受到威脅。作為替代,武田勝賴派遣原今川家的舊臣岡部元信進入了高天神城防守。岡部元信的一族在武田水軍中出任著重要的職位,例如長筱合戰(zhàn)中戰(zhàn)死的土屋貞綱便是岡部一族出身,因此作為岡部氏總領的岡部元信十分受到武田勝賴的信任。

五月,德川家康命令家臣安部元貞、安部信勝父子進入樽山城攻略井川地區(qū),德川軍曾多次對井川一帶發(fā)起攻擊,但是都被占有地利之便的井川一揆給擊退了。進入樽山城之后的安部元貞決定從內(nèi)部瓦解井川一揆,將井川一揆中的領導者之一七郎左衛(wèi)門、市之丞拉攏到了己方。隨后,安部元貞便派遣使者前往浜松城向德川家康報告此事。沒想到,這名傳令的使者在前往浜松城途中留宿時,不小心將這件事透露給了一個流浪的和尚,結(jié)果被這個和尚舉報給了江尻城城代穴山信君,導致七郎左衛(wèi)門、市之丞被武田家逮捕處死。

閏七月五日,武田勝賴在領內(nèi)頒布了著名的三條軍役,除了要重視鐵炮、武具、兵員以外,其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改變了武田信玄時代以來的軍役制度。在武田信玄時代,武田家為了保證軍隊的忠誠度與戰(zhàn)斗力,武田信玄將領民們分為“軍役眾”和“總百姓”,其中“軍役眾”需要參軍打仗,作為酬勞他們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的稅賦和徭役,“總百姓”則可以不參軍打仗,但是需要承擔正常的稅賦和徭役。武田勝賴的這次改制,規(guī)定領內(nèi)不論貴賤,只要是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便需要在戰(zhàn)爭時隨軍出征二十日,在二十日之后方才可以離開軍隊返回家中。從這點也可以看出,長筱合戰(zhàn)后的武田家面對著非常嚴重的兵員匱乏的現(xiàn)象。

九月,武田家的小長谷城守將三浦元久對樽山城發(fā)起攻擊,在安部元貞父子的抵抗之下,武田軍敗北另外,失去了根據(jù)地犬居城的天野藤秀也利用自己對犬居谷一帶的熟悉,不斷地與德川家展開游擊戰(zhàn),給德川家康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墒?,盡管三浦元久、天野藤秀等人在遠江國頑強地與德川家作戰(zhàn),武田家在遠江國、駿河國的頹勢已是無法避免。

十一月,武田勝賴派遣郡內(nèi)國人加藤信景進入小長谷城協(xié)助防守,加藤信景是武田一族出身,乃是武田信虎的弟弟勝沼信友的兒子,后來被送入郡內(nèi)上野原城成為加藤景忠的養(yǎng)子。面對德川家康凌厲的攻勢,武田勝賴對境目地區(qū)的國人的忠誠度并不放心,只得將信賴的重臣與一門眾派往前線,希望能夠抵擋得住德川家的擴張。


上杉家的繼承人


天正六年(1578年)三月十三日,上杉謙信在越后國春日山城病逝,由于謙信死得突然,沒有留下遺言讓誰繼承家業(yè),因此其養(yǎng)子上杉景勝在實家上田長尾家的家臣們的擁戴下進入了春日山城的本丸,以上杉家家督身份開始發(fā)號施令。

在目前的學界中,對上杉謙信的繼承人一般有三種看法:其一是景勝說,也就是說上杉謙信想要立上杉景勝為繼承人。其二為景虎說,說上杉謙信想立上杉景虎為繼承人。其三便是景勝、景虎并立說,上杉謙信想立上杉景勝為越后國國主,而上杉景虎則繼承山內(nèi)上杉家、關(guān)東管領。

江戶時代的米澤藩為了確立上杉景勝的正統(tǒng)地位,在《上杉家御年譜》中記載到,當上杉謙信病入膏肓時,重臣直江景綱的后室夫人曾在謙信的床頭詢問是否將家督傳給上杉景勝,無法說話的上杉謙信點了點頭,因此家臣們便擁戴上杉景勝為繼承人,這也成為了景勝說的有力證據(jù)之一??墒牵渡仙技矣曜V》畢竟是米澤藩的作品,其間美化上杉景勝的內(nèi)容數(shù)不勝數(shù),在爭奪家督這種大事上自然需要慎言,因此可信度大打折扣。

近年來,景虎說的支持者變得越來越多,其有力證據(jù)便是上杉景虎先于上杉景勝獲得了“上杉”的苗字,并且還得到了上杉謙信的舊名“景虎”。在《天正三年上杉氏軍役帳》中,上杉景勝位列軍役帳名單中,但是卻看不到上杉景虎的影子,此舉表明上杉景虎在上杉家并不需要承擔軍役,而是以頒布軍役的形象示人。除此以外,上杉謙信多次南下關(guān)東均未攜帶上杉景勝出陣,但是卻兩次帶著上杉景虎出陣,說明這是在給上杉景虎繼承家督鋪路。

景勝、景虎并立說的說法呼聲其實也不低,畢竟這種說法兩邊都不得罪。上杉謙信想要讓上杉景勝繼承“彈正少弼”的官位和越后國國主的地位,因為有著上田長尾家支持的上杉景勝能夠更好地統(tǒng)領越后國。相對來說,上杉景虎在越后國沒有根基,但是在關(guān)東卻有著實家北條家的支持,因此上杉謙信讓上杉景虎繼承山內(nèi)上杉家的領地和關(guān)東管領的職役,讓上杉景勝成為上杉景虎的下屬,這樣既不會分裂上杉家,也不會因此得罪北條家。

不過,目前上述的三種見解都為推論,究竟上杉謙信想要立哪個養(yǎng)子為繼承人,恐怕得需要更多的史料來證明了。


御館之亂勃發(fā)


在《北越軍記》的記載中,上杉景勝在三月二十四日搶先進入了春日山城的本丸中,上田長尾家的家臣們迅速占領了本丸的各個出入口,阻止上杉景虎進入本丸。而占據(jù)二之丸的上杉景虎則命令家臣們用弓箭、鐵炮與本丸對射。五月三日,上杉景虎前往前關(guān)東管領上杉憲政的住所中商談,在得到了繼承家督的許可以后,對春日山城本丸發(fā)起攻擊。

另外,在《越后古實聞書》的記載中,上杉景勝曾命令安田顯元在上杉景虎進入春日山城時將其刺殺。然而當時上杉景勝的母親仙洞院正在上杉景虎的住處(上杉景虎迎娶了上杉景勝的妹妹),因而景勝給仙洞院送去了密信,讓母親盡快離開。仙洞院收到密信之后十分驚訝,為了保住女婿的性命將上杉景勝的計劃告知了上杉景虎,這才使得上杉景虎逃過一劫。

然而,從當時的史料中來看,在上杉謙信去世的三月至五月期間,并沒有發(fā)現(xiàn)春日山城內(nèi)有發(fā)生合戰(zhàn)的記錄。如果此時上杉家內(nèi)真的因為爭奪家督之位大打出手,上杉景勝和上杉景虎為了拉攏上杉家諸將的文書早就漫天飛了。因此,上杉景勝和上杉景虎在謙信死后立即展開斗爭的記載,很可能都是后世的人們進行藝術(shù)加工得出的。

那么,御館之亂的真正原因如何呢?實際上,御館之亂的起因,乃是上杉景勝與三條城城主神余親綱的對立。三條城位于越后國中部的蒲原郡,與會津蘆名家的領地十分接近。在上杉謙信去世后的三月二十八日,有傳言說神余親綱在向領內(nèi)的家臣征收人質(zhì),這是想要謀反的行為。而神余親綱的解釋則是因為上杉謙信的去世,導致領內(nèi)人心不穩(wěn),自己是為了穩(wěn)定局面才征收人質(zhì)的。

四月三日,上杉景勝給蘆名盛氏去信,表示自己已經(jīng)繼承了上杉家,希望能夠一改從前的關(guān)系與蘆名家交好。然而蘆名盛氏卻沒有答應上杉景勝的請求,而是對越后國發(fā)起了攻擊,盡管上杉景勝在四月十六日擊敗了蘆名軍,但是他卻始終懷疑蘆名家的這次進攻與神余親綱有關(guān)。

神余親綱所領的三條城附近有許多前關(guān)東管領上杉憲政的領地,為了保障三條領的安定,上杉憲政開始作為中介為上杉景勝與神余親綱的和談而奔走。然而,上杉景勝給神余親綱開出了十分苛刻的調(diào)解,導致兩家的和談一直沒有進展。五月一日,上杉景勝宣布神余親綱謀反,準備舉兵討伐神余家。

上杉景勝的強硬姿態(tài)引起了許多越后國國人的反感,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會是下一個神余親綱。此外由于上杉景勝不給面子,負責中介調(diào)解的上杉憲政、山本寺定長、上杉景信(古志長尾家)等人也都站到了神余親綱的一方。四月下旬,栃尾城城主本莊秀綱舉兵加入了神余親綱一方,對直江信綱的居城與板城發(fā)起了攻擊。

可以看出,“御館之亂”的前期戰(zhàn)爭并非是因爭奪上杉家家督之位爆發(fā)的,而是上杉景勝想要強化家督的權(quán)力,從而施行鐵腕政治,最終導致國人們掀起叛亂,反抗上杉景勝的統(tǒng)治的戰(zhàn)爭。上杉景勝既是上杉謙信的繼承人,同時又是上田長尾家的領導者,在上杉景勝繼嗣以后,上田長尾家想要趁機擴大影響力,這才引起了上杉家舊臣的反撲。

四月下旬,反景勝的國人們想要擁立一位新家督取代上杉景勝,在上杉憲政的邀請之下,上杉景虎秘密成為了反景勝派的共主。上杉景勝本就有著強大的北條家作為后盾,如今又得到了上杉家內(nèi)反景勝派家臣的支持,因此許多上野國的國人們紛紛動搖,開始與反景勝派聯(lián)系。五月六日,上杉景勝聽聞上野國廄橋城守將北條高廣與反景勝派內(nèi)通,在春日山城內(nèi)殺死了北條高廣一族的北條高定及其子北條助五郎。

五月十三日,上杉景虎帶著妻子以及家臣們偷偷離開了春日山城,進入了上杉憲政隱居的御館之中,正式與上杉景勝決裂。令人意外的是,在上杉景虎離開之際,許多春日山城的守軍竟然都追隨景虎而去,導致春日山城的守軍兵力嚴重不足。十六日上午,春日山城下的三條町的奉行東條佐渡守與上杉景虎內(nèi)通,在春日山城的城下町縱火,燒毀了三千多間房屋。此外信越邊境上的鮫尾城城將堀江宗親、飯山城城將桃井義孝、本田石見守等相繼進入了御館,上杉景虎方占據(jù)了上風。

五月十七日,上杉景虎率軍對春日山城發(fā)起猛攻,然而因為上田眾的頑強抵抗,上杉景虎在損失了大將桃井義孝之后敗退。盡管上杉景勝取得了春日山城合戰(zhàn)的勝利,但是此時的局勢對他依舊十分不樂觀,除了蘆名盛氏給上杉景虎派來援軍以外,北條氏政、武田勝賴等上杉景虎的親戚與盟友也正在摩拳擦掌,直奔越后國而來。


武田勝賴的北進


“御館之亂”發(fā)生時,北條氏政正在下總國與常陸佐竹氏等北關(guān)東眾對峙,無法及時對越后國進行支援。就在這時,北條氏政想起了自己的盟友武田勝賴,便請求武田勝賴出兵越后國,拉小舅子上杉景虎一把。五月中旬,武田勝賴派遣武田信豐作為前鋒部隊前往信濃國海津城,與海津城城代春日虎綱合流。二十三日,武田信豐率軍朝著越后國進軍。

與此同時,信越邊境上也因為“御館之亂”而爆發(fā)了戰(zhàn)爭。五月二十七日,上杉景勝方的越后國妻有城守將小森澤政秀率軍對信濃國飯山城發(fā)起攻擊,最終被飯山城守軍擊敗。

六月四日,武田勝賴親自率領本陣大軍自甲府出陣,直奔越后國而來,此時的上杉景勝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會津蘆名家侵入了越后國,織田家則對越中國發(fā)起了進攻,再加上武田軍、北條軍也都奔著越后國而來。若是武田軍加入了“御館之亂”的戰(zhàn)局,寡不敵眾的上杉景勝將必敗無疑。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杉景勝決定孤注一擲,與武田家進行和談,派遣使者前往武田軍前鋒武田信豐的陣中。

讓上杉景勝感到欣喜的是,六月七日他就收到了武田家重臣跡部勝資的回信,在信中跡部勝資表示武田勝賴愿意與上杉景勝和談。十二日,武田信豐在收到上杉景勝所寫的盟約誓書以后,再度給上杉家去信,告知武田勝賴已經(jīng)在海津城著陣的消息。就在武田勝賴進入海津城的兩天之后,海津城城代春日虎綱在城中病逝,其子春日信達繼承了父親的城代之位。

上杉景勝提出的和談條件主要內(nèi)容有三:其一是上杉家將割讓奧信濃、東上野的領地。其二是上杉家將會給武田家獻上黃金。其三則是上杉景勝希望能夠同武田家締結(jié)姻親關(guān)系。武田勝賴對此照單全收,一邊接受盟約中割讓的北信濃領地,一邊繼續(xù)朝著越后國進軍,還派遣弟弟仁科盛信攻取了越后國的根知城。

六月二十九日,武田勝賴率軍來到了春日山城下著陣,武田信豐隨后派遣使者前往春日山城中,向上杉景勝報告了此事。同時,武田信豐的使者還表示武田家雖然同意與上杉景勝和談,但是卻并不會拋棄上杉景虎,而是希望讓上杉景勝、上杉景虎兄弟達成和睦,結(jié)束這場內(nèi)亂。

武田勝賴為什么會冒著背叛盟友的風險與上杉景勝和談?他的想法究竟為何呢?國內(nèi)有人推測說武田勝賴是擔心上杉景虎繼承家督之后,武田家被北條家的勢力給包圍,因此才想保住上杉景勝的家督之位。這種說法其實相當離譜,完全是不了解戰(zhàn)國大名家中制度的人想當然提出來的觀點。且不說在戰(zhàn)國時代父子、兄弟相殘比比皆是,當時的戰(zhàn)國大名其實在家中并沒有絕對的話語權(quán),很多政策都必須與重臣商議后才能決定,武田家是如此,上杉家是如此,甚至織田家、德川家都是如此。比如武田信玄流放武田信虎時,他就真的想和父親決裂,落個不孝子的罵名嗎?非也,流放信虎的真正幕后黑手并非是武田信玄,而是家督背后的家臣團。因此即便上杉景虎繼承了上杉家,就上杉謙信留下的這些重臣,他們真的會放任有著關(guān)東管領家格的山內(nèi)上杉家淪為北條家的家臣嗎?

實際上,武田勝賴的想法相當簡單。此時的武田家、上杉家都位于同織田家交戰(zhàn)的第一線,如果上杉家的“御館之亂”長期化的話,足利義昭與毛利輝元構(gòu)筑的“信長包圍網(wǎng)”就將出現(xiàn)漏洞。而武田勝賴因為北條家請求加入了戰(zhàn)局,如果武田軍的到來也沒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平定越后國亂局的話,一旦織田家、德川家趁武田勝賴在陣越后入侵武田領的話,那么對武田家來說就將是滅頂之災。因此,對武田勝賴來說讓“御館之亂”盡快趨于平靜是此時最好的選擇,而讓上杉景勝、上杉景虎和談則是平定動亂最快的方法。

然而,武田勝賴千算萬算,就是沒有想到一個最關(guān)鍵的事情。武田家與上杉景勝和談并非不可,但是前提條件必須要有一個,就是得事先知會盟友北條氏政。北條氏政對越后國的局勢渾然不覺,還以為武田勝賴進軍越后國是為了攻打春日山城而去的,就差在家開香檳慶祝弟弟上杉景虎繼承山內(nèi)上杉家了。就在這時候,武田家的上野國巖柜城城代真田昌幸突然發(fā)兵攻取了上杉景虎一方的沼田城,這讓北條氏政一頭霧水。在向武田勝賴抗議以后,武田勝賴才命令真田昌幸從沼田城撤軍。

八月十九日,武田勝賴與上杉景勝互相交換了起請文,雙方正式締結(jié)了盟約。在盟約之中,武田勝賴強調(diào)了自己在“御館之亂”中的中立立場,并且與上杉景勝結(jié)成了針對織田信長的攻守同盟。上杉景虎原本并不同意與上杉景勝和談,可是迫于武田軍的壓力,在次日勉強同意了武田勝賴的請求,與上杉景勝達成了和睦。為了感謝武田勝賴,上杉景勝給武田勝賴送去了太刀一把與錢一千疋,武田家的重臣們也紛紛都收到了上杉家送來的禮品。


鮫尾城的末路


八月二十四日,德川家對遠江國小山城發(fā)起了攻擊,同時德川家康還派出了一支別動隊越過大井川,在駿河國田中城附近割取成熟的稻谷。德川家在遠江國、駿河國的攻勢讓武田勝賴十分擔心,再加上此次出兵越后收獲頗豐,因此他在二十八日開始從越后國撤軍。

在武田軍撤退期間,上杉景勝、上杉景虎兩人戰(zhàn)端再起,非得拼個你死我活方才罷休。另外一方面,由于與武田勝賴結(jié)盟的關(guān)系,上杉景勝得以撤去防備信濃國的軍勢,專心在越后國上田莊布置防御,而上田莊正是北條軍從上野國進入越后國的必經(jīng)之地。此時的北條軍也因為武田勝賴的撤退壓力倍增,北條軍主將北條氏邦和上杉家的景虎派家臣北條高廣、河田重親一同對上田長尾家的坂戶城發(fā)起猛攻,但是守城的上田眾也意識到了坂戶城是御館之亂的關(guān)鍵所在,因此他們的抵抗十分頑強。九月,北條高廣離開了攻打坂戶城的軍勢,返回了老家北條城,之后又在十月率軍進入了御館與上杉景虎合流。

進入十月以后,越后國開始降雪,上越邊境也因為大雪的緣故變得十分難以進軍,已經(jīng)抵達上野國的北條氏政只得放棄在冬天進入越后國的計劃。另外,由于氣溫驟降的緣故,坂戶城下的北條軍主將北條氏邦將攻城任務安排給了東上野的國人,自己則返回關(guān)東老婆孩子熱炕頭了。北條氏邦此舉引起了東上野眾極大的不滿,因而對坂戶城的攻勢也放緩了下來。趁著北條軍被阻擋在坂戶城的機會,上杉景勝對御館發(fā)起了猛攻,上杉景虎方損失慘重。十一月,景虎派的本莊秀綱從御館中出逃,上杉景虎的軍心開始動搖。

天正七年(1579年)二月,上杉景勝對御館發(fā)起了總攻,上杉景虎的重臣北條景廣戰(zhàn)死,景虎方士氣低落,開始出現(xiàn)士兵逃亡的現(xiàn)象。另外在上田莊方向,坂戶城的守軍趁著北條軍不在的機會,對景虎派東上野眾防守的樺澤城發(fā)起強攻,并在二月中旬攻陷了城池,支援上杉景虎的東上野眾退回了關(guān)東。

三月十七日,由于御館內(nèi)的軍糧嚴重不足,前關(guān)東管領上杉憲政便勸說上杉景虎投降,將兒子道滿丸送入春日山城做人質(zhì),他則親自前往上杉景勝的陣中進行調(diào)解??墒牵谝扇速|(zhì)的時候,上杉憲政與道滿丸卻突然遭到了上杉景勝家臣的襲擊,二人也因此遇難。斷絕了和談的道路之后,御館內(nèi)的守軍更是人心惶惶,士兵逃亡的現(xiàn)象更加嚴重。

三月十八日夜里,上杉景虎縱火燒毀了御館,帶著殘兵朝著信濃國逃去,上杉景虎的夫人則在御館中自盡而死。在路過鮫尾城時,已經(jīng)投入上杉景勝麾下的堀江宗親見到狼狽的上杉景虎,動了惻隱之心并未攻擊他們,而是將一行人迎入了鮫尾城之中。然而,上杉景勝自然不愿意放過上杉景虎,景勝派的軍隊很快就來到了鮫尾城下,包圍了城池。二十四日,鮫尾城城主堀江宗親開城投降,在景勝派的軍隊攻入城中的同時,上杉景虎自盡而死,享年二十六歲。


日本戰(zhàn)國史·甲越春秋(17)武田家與御館之亂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广汉市| 泰兴市| 内黄县| 漳平市| 五峰| 响水县| 宁明县| 五家渠市| 辽阳市| 吉木乃县| 包头市| 孙吴县| 齐河县| 桃源县| 那坡县| 安龙县| 两当县| 贵德县| 泾源县| 柞水县| 廉江市| 平顶山市| 唐河县| 周宁县| 瑞安市| 海城市| 涞源县| 华池县| 江口县| 涪陵区| 东兰县| 宜章县| 固镇县| 锡林浩特市| 花莲市| 响水县| 师宗县| 小金县| 伊宁县| 北碚区| 永定县|